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二单元 /5 /本课综合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5《 阿Q正传》(节选)《 边...

更新时间:2024-06-20 浏览次数:5 类型:同步测试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1. 阅读

    鲁迅的文学观是“为人生”的,但他的文学表达从来不是单一乏味、____的。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时隔百年再读这部小说,其价值绝不只是表现在艺术形式的____,还在于作品对现实的倾情关注。《狂人日记》将现实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表达了那一代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忧思。回望鲁迅的《呐喊》《彷徨》,无不是针对现实而写就的,无不呈现出一个作家对于现实的深度关怀。《故乡》,写“我”与闰土从____到形同陌路,也正像茅盾所言,“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阿Q正传》生动描绘了旧式农民的两重性格及国民的“精神胜利法”。《祝福》更是写出了女性在“夫权”“族权”的桎梏下对于自我灵魂无所依归的恐惧。《孔乙己》和《孤独者》写出了旧式文人、新知识分子的无路可走与精神沉沦。鲁迅的“开创性”价值,正在于他对现实的介入之深。“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世之心。”文艺之途从来就是人生之途。每一个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最大的挑战、最大的财富,正是他所处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激动人心的深刻变革,正进行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实践,____、英雄辈出的新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时代是出卷人,作家艺术家会将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等着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

    1.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墨守成规  绝世独立  青梅竹马  同舟共济 B . 故步自封  独一无二  亲密无间  风云际会 C . 墨守成规  独一无二  亲密无间  同舟共济 D . 故步自封  绝世独立  青梅竹马  风云际会
    2. (2)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问世,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被拉开了 B . 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该小说成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 C . 以第一部现代意义白话小说问世为标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 D . 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被拉开了,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白话小说问世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一项是(  )
      A . 一张张壮丽卷轴已被卷起,留待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 B . 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等待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 C . 铺开一张张壮丽卷轴,等待作家艺术家们完成并给出答案。 D . 等着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
  •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有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的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 . ④⑥①②⑤③ B . ④①⑥⑤③② C . ⑤③②④⑥① D . ⑤③①⑥②④
  • 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水样的沈从文用水浇灌了他水样的作品。沈从文,这条湘西的清水征服了峭岩,①,滴穿了磐石;托起了白浪滩头的乌篷船,润泽了苍崖翠壁间的杜鹃花,②。③,他的生活美如水,他的作品纯如水,他永远光鲜,永远芳醇,永远润泽世人。

  • 4. 下面是鲁迅《阿Q正传》中的一段文字的原稿及修改稿,请简析画线处修改后产生的效果。 

    原稿:天色将黑,他(阿Q)睡眼朦胧的在酒店前出现了,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钱 , 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修改稿:天色将黑,他睡眼朦胧的在酒店前出现了,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的和铜的 , 在柜上一扔说:“现钱!打酒来!” 

  • 5. 将下面的文字改写为句式整齐的一段话。(可适当更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边城是一幅五彩的画,她如诗,她又像一曲婉转的歌。假如置身其中,浑身的污垢自然澄清,日常的烦恼可以洗尽。她可以冲散劳累和忧愁,她还能滋润我们的心灵,留下甜蜜与欢乐。我爱边城的美,也爱她的奉献与辛勤,同样也爱她的有滋有味与不倦拼搏。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酷夏,心不静,气不顺,____之余,除了听听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以外,唯靠读书静心。

    鲁迅的《故事新编》共八篇小说,是鲁迅辗转京、厦、广、沪四地而做。用时竞达十四年。在给友人的信中,他一再强调自己不太爱惜身体……在我看来,他并非厌世,而是身不由己。

    一个读透古书的人,写起拟古之作,可谓____。巧妙的架构,灵气飞溅的对话体,每读一遍,便激赏一次,让人____。

    《故事新编》的脉络,分明是鲁迅的心迹。他写《补天》,契合着欲补苍天的志向:写大禹的《理水》篇他精神的务实趋真得以践行;表现“隐”与“退”的是《采薇》:对于威权《铸剑》则是轻蔑与挑战;《非攻》篇,借墨子这潭深水,倒映出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再然后,以《出关》《起死》,涂抹出人生与社会的苍凉。

    调皮的文笔、始终蓬勃着的少年气及沉浸式的浪漫,让这个故去八十六年的、也曾壮怀激烈过的人,依然是我们的恩师和益友。如今,我们读他的书,就当是吹一吹空调,仰仗他的冷峻和深远,让酷热笼罩的心头又一次享受清凉。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 (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着结构混乱、语句不通、标点不妥等问题,请加以修改,变成结构整齐、表达流畅的整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3.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及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7. 阅读

    大团圆

    鲁 迅

    老头子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说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于是一个长衫人物拿了一张纸,并一支笔送到阿Q的面前,要将笔塞在他手里。阿Q这时很吃惊,几乎“魂飞魄散”了:因为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样拿;那人却又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花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惶恐而且惭愧的说。

    “那么,便宜你,画一个圆圈!”

    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

    阿Q正羞愧自己画得不圆,那人却不计较,早已掣了纸笔去,许多人又将他第二次抓进栅栏门。

    他第二次进了栅栏,倒也并不十分懊恼。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进抓出,有时要在纸上画圆圈的,惟有圈而不圆,却是他“行状”上的一个污点。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于是他睡着了。

    阿Q第三次被抓出栅栏门的时候,便是举人老爷睡不着的那一夜的明天的上午了。他到了大堂,上面还坐着照例的光头老头子;阿Q也照例的下了跪。

    老头子很和气的问道,“你还有什么话么?”

    阿Q一想,没有话,便回答说,“没有。”

    许多长衫和短衫人物,忽然给他穿上一件洋布的白背心,上面有些黑字。阿Q很气苦:因为这很像是带孝,而带孝是晦气的。然而同时他的两手反缚了,同时又被一直抓出衙门外去了。

    阿Q被抬上了一辆没有蓬的车,几个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处。这车立刻走动了,前面是一班背着洋炮的兵们和团丁,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后面怎样,阿Q没有见。但他突然觉到了:这岂不是去杀头么?他一急,两眼发黑,耳朵里喤的一声,似乎发昏了。然而他又没有全发昏,有时虽然着急,有时却也泰然;他意思之间,似乎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杀头的。

    他还认得路,于是有些诧异了:怎么不向着法场走呢?他不知道这是在游街,在示众。但即使知道也一样,他不过便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也未免要游街要示众罢了。他省悟了,这是绕到法场去的路,这一定是“嚓”的去杀头。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蚂蚁似的人,而在无意中,却在路旁的人丛中发见了一个吴妈。很久违,伊原来在城里做工了。阿Q忽然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竟没有唱几句戏。他的思想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小孤孀上坟》欠堂皇,《龙虎斗》里的“悔不该……”也太乏,还是“手执钢鞭将你打”罢。

    他同时想手一扬,才记得这两手原来都捆着,于是“手执钢鞭”也不唱了。

    “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阿Q在百忙中,“无师自通”的说出半句从来不说的话。

    “好!!!”从人丛里,便发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声音来。

    车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彩声中,轮转眼睛去看吴妈,似乎伊一向并没有见他,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

    阿Q于是再看那些喝彩的人们。

    这刹那中,他的思想又仿佛旋风似的在脑里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脚下遇见一只饿狼,永是不近不远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时吓得几乎要死,幸而手里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这壮了胆,支持到未庄;可是永远记得那狼眼睛,又凶又怯,闪闪的像两颗鬼火,似乎远远的来穿透了他的皮肉。而这回他又看见从来没有见过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钝又锋利,不但已经咀嚼了他的话,并且还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东西,永是不近不远的跟他走。

    这些眼睛们似乎连成一气,已经在那里咬他的灵魂。“救命,……”

    然而阿Q没有说。他早就两眼发黑,耳朵里嗡的一声,觉得全身仿佛微尘似的迸散了。至于当时的影响,最大的倒反在举人老爷,因为终于没有追赃,他全家都号啕了。其次是赵府,非特秀才因为上城去报官,被不好的革命党剪了辫子,而且又破费了二十千的赏钱,所以全家也号啕了。从这一天以来,他们便渐渐的都发生了遗老的气味。至于舆论,在未庄是无异议,自然都说阿Q坏,被枪毙便是他的坏的证据:不坏又何至于被枪毙呢?而城里的舆论却不佳,他们多半不满足,以为枪毙并无杀头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样的一个可笑的死囚呵,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有唱一句戏:他们白跟一趟了。(选自鲁迅《呐喊》,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精神胜利法贯穿阿Q的一生,他就要被处决了,还在用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忘记苦楚,文中多次出现的“他以为人生天地之间”便是其表现。 B . 作者着力刻画阿Q画圆圈时的心理活动和一系列言行,旨在运用场面描写揭示他的精神麻木与愚昧,以及他对自己罪行的忏悔。 C . 人丛中的吴妈并未关注囚车中的阿Q,“却只是出神的看着兵们背上的洋炮”,可见吴妈也是一位麻木而缺乏同情心的看客。 D . 阿Q死后,举人老爷、赵府的反应和未庄、城里的舆论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典型的社会环境,也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和回味余地。
    2. (2) 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狼”的含义。
    3. (3) 小说这一章为什么命名为“大团圆”?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8. 阅读

    沈从文

    和尚拿刀在手,略一挥动,飕飕风生,寒光四溢。弟弟抚掌:“师傅大高明,大高明。”

    和尚笑了:“两个年青人各带这样一把好刀,今天为什么事来到这里?”

    哥哥说:“因为村中毒鱼,派我们坐船来倒药。”

    “众生在劫,阿弥陀佛。”

    “我们在滩下听到木鱼声音,才想起上山来看看。到了这里,又恐怕妨碍了师傅晚课,所以就在门前玩。”

    “我听到你们唱歌,先很奇怪,因为夜间这里是不会有人来的。这歌是谁唱的,太好了,你们谁是哥哥呢?我只听人说到过××先生得过一对双生。”

    “师傅看不出么?”

    那哥哥说着且笑,具有风趣的长年和尚就指他:“你是大哥,一定了。那唱歌的是这一位了。”

    弟弟被指定了,就带羞地说:“很可笑的事,是为师傅听到。”

    “不要紧,师傅耳朵听过很多了,还不止听,在年青时也就做着这样事,过了一些日子。你说天堂的门,可惜这里只一个庙门,庙里除了菩萨就只老僧。但是既然来了,也就请进吧。看看这庙,喝一杯茶,天气还早得很。”

    这弟兄无法推辞,就伴同和尚从小角门走进庙里,一进去是一个小小的天井,有南瓜藤牵满的棚架,又有指甲草花,有鱼缸同高脚香炉,光洒满院中,景致极美。他们就在院中略站,那弟弟是初来,且正唱完歌,情调与这地方同样有诗意,就说:“真是好地方,想不到这样好!”

    “那里的事。地方小,不太肮脏就是了。我一个人在这里,无事一点花草,这南瓜,今年倒不错,你瞧,没有撑架子,恐怕全要倒了。”

    和尚为指点南瓜看,到后几人就进了佛堂,师傅的住处在佛堂左边,他们便到了禅房,很洒脱地坐到功夫粗糙的大木椅上,喝着和尚特制款客的蜜茶。

    谈了一会儿。把乌鸡河作中心,凡是两族过去许多争斗故事皆谈到了,有些为这两个年青人不知道,有些虽知道也没有这样清楚,谈得两个年青人非常满意。并且,从和尚方面,又隐隐约约地知道所谓朝字辈甘姓族人还有存在的事情。这弟兄把这事都各默默记到心上,不多言语。他们到后又谈到乌鸡河沿岸的女人……和尚所知道太多,正像知道太多,所以成为和尚了。

    当这两个弟兄起身与和尚告辞时,还定下了后一回约。两个年青人一前一后的下了山,不到一会儿就到了近河的高岸了。

    月色如银,一切都显得美丽和平。风景因夜静而转凄清,这时天上正降着薄露。那弟弟轻轻地吹着口哨,在哥哥身后追随。他们下了高岸降到干滩上,故意从此一大石上跃过彼一大石,不久就到了船边。

    弟弟到船上取酒取肉,手摸着已凝着湿露的铜锣,才想到不知定时香是否还在燃。过去一看,在还余着三转的一个记号上已熄灭了,那弟弟就同岸上的哥哥说:“香熄了,还剩三盘,不知在什么时候熄去?”

    “那末看星,姊妹星从北方现出,是三更子正,你看吧,还早!”

    “远天好像有风。”

    “不要紧,风从南方过去,云在东,也无妨。”

    “你瞧,星子全在眨眼!”

    “是咧,不要紧。”

    阿哥说着也走近船边了,用手扶着船头一枝篙,摇荡着,且说:“在船上喝吧,好坐。”

    那弟弟不同意,到底这人心上天真较多,他要把酒拿到河滩大石上去喝,因为那较之在船中有趣。这事自然仍然是他胜利了,他们一面在石上喝酒,一面拔刀割麂肉吃,哥哥把酒葫芦倒举,嘴与葫芦嘴相接咕嘟咕嘟向肚中灌。

    天气忽然变了。先见东方小小的云,这时已渐扯渐阔,星子闪动的更多了。

    “天气坏下来了,怎么办?”

    “我们应当在此等候,我想半夜决不会落雨。”

    “恐怕无星子,看不出时间。”

    “那有鸡叫。听鸡叫三更,就倒药下水。”

    “我怕有雨。”

    “有雨也总要到天明时,这时也应当快转三更了。”

    ……

    “怎么?”

    “我想若是落了雨,不如坐船下去,告诉他们,省得涨了水可惜这一船药。”

    “你瞧,这哪里会落雨?你瞧月亮,那么明朗。”

    那哥哥,抬头对月出神,过了一会儿,忽然说:“山上那和尚倒不错,他说他知道我们的仇人,同父亲也认识。”

    “我们为什么忘了问他俗姓。”

    “那他随便说说也得。”

    “他还说唱歌,那和尚年青时可不知做了些什么坏事,直到了这样一把年纪,出了家,还讲究这些事情!”

    ……

    把和尚作中心,谈到后来,那一葫芦酒完了,那一腿野羊肉也完了。到了只剩下一堆豆子时,远处什么地方听到鸡叫了。

    鸡叫只一声,则还不可信,应当来回叫,互相传递才为子时。这鸡声,先是一处,到后各处远地方都有了回唱,那哥哥向天上北方星群中搜索那姊妹星,还不曾见到那星子。弟弟说:“幸而好,今夜天气仍然是好的。鸡叫了,我们放炮倒药吧。”

    “不行,还早得很,星子还不出来!”

    “把船撑到河中去不好么?”

    “星子还不出,到时星子会出的。”

    那作弟弟的,虽然听到哥哥说这样话,但酒肉已经告罄,也没有必需呆坐在这石上的理由了,就跳下石头向船边奔去。

    他看了一会儿汤汤流去的水,又抬起头来看天上的星。

    这时风已全息了。山上的木鱼声亦已寂然无闻。虽远处的鸡与近身荒滩上的虫,声音皆无一时停止,但因此并不显出这世界是醒着的。

    过一会儿,两人脱了衣,把一切东西放到滩上干处,赤身的慢慢把船摇到河中去。船应撑到滩口水急处,那弟弟就先下水,推着船尾前进,在长潭中游泳着,用脚拍水,身后的浪花照到月光下皆如银子。

    不久候在下游的人就听到炮声了,本来是火把已经熄了的,于是全重新点燃了,沿河数里皆火把照耀,人人低声呐喊,有如赴敌,时间是正三更,姊妹星刚刚发现。过了一小时左右,吴家弟兄已在乌鸡河下游深可及膝的水中,挥刀斫取鱼类了。那哥哥,勇敢如昔年战士,在月光下挥刀撩砍水面为药所醉的水蛇,似也报了大仇。那弟弟则一心想到旁的事情,篓中无一成绩。

    关于报仇,关于女人恋爱,都不是今夜的事,今夜是“渔”。当夜是真有许多幸运的人,到天明以前,就得到许多鱼回家,使家中人欢喜到吃惊的事。那吴家年青一点的汉子,他只得一束憔悴的花。

    下过药的乌鸡河,直到第二天,还有小孩子在浅滩上捡拾鱼虾。这事情每年有一次,像过节划龙船。

    作于一九二九年

    (有删改)

    1.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长年和尚轻松地猜测出说笑的人是大哥,唱歌的是弟弟,可见兄弟俩虽然是“双生”相近,不过气质不同,性格有异。 B . “那弟弟轻轻地吹着口哨,在哥哥身后追随”,“这事自然仍然是他胜利了”,表现了兄弟二人的友悌和睦,也暗示了弟弟的率性天真。 C . 兄弟俩观测到“天气坏下来”,害怕“落了雨”“涨了水可惜这一船药”,体现出兄弟二人做事认真,担忧自己二人出力不讨好。 D . “那吴家年青一点的汉子,他只得一束憔悴的花”,暗示了弟弟与众不同的追求、执着和信念,让这一形象更加丰满。
    2.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设计精巧,开始写兄弟俩忙里偷闲,造访寺庙;和尚的出现,增加了小说的历史感,也为表达主题做了铺垫。 B . 小说运用对话描写,着力描绘两幅场景,极富特色,既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又设置了悬念,埋下了伏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C . 小说语言质朴清新,运用了景物描写,描绘了月色如银、美丽和平的夜晚,展示了一幅幽美撩人的湘西画卷。 D . 小说风格别致,既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又有诗歌般的意境,富有浪漫的情味,给读者以无限美的遐想。
    3. (3) 和尚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人物,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用意?
    4. (4) 有人认为,该小说所写的渔事既有过去族间械斗的痕迹,又有新的特点,意蕴丰富。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