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驿道上回荡着声声驼铃,大漠里飘起袅袅孤烟。这样的景象总是令人想起古丝绸之路的繁盛。中国人民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人民互通有无、互学互鉴,创造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书写了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华章,凝结成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丝绸之路上无数文物见证了历史,展现着文明交流互鉴的力量。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件用整块玛瑙雕刻的精美文物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的唐代窖藏,是中外文明互鉴的宝贵实物。据考证,该杯的原始造型来自小亚细亚赫梯文明的来通杯,玛瑙原料来自古波斯地区,整件器物有可能是粟特商人通过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来通杯在其起源地是祭祀用具,但历经千年,在唐代来到中国时,已演变为实用酒具。如今这件历经2000多年沧桑的文物已成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

    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是人类历史的常态,通过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历史证明,那些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热情拥抱和吸收不同文化不同文明的国家,会获得持久的发展活力,创造辉煌的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既善于吸收借鉴,也善于创新创造的民族,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时能推陈出新,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时能别开生面,从而为中华文明绵延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唐代是我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唐代文化的兴盛,源自文化的自信、开放和包容。因其自信,所以对于外来文化大胆地摄取、大刀阔斧地改造;因其开放,所以为世界各地的文化进入中国提供便利渠道;因其包容,所以面对迥然不同的异域文化能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唐代舞蹈、音乐、绘画等大量吸纳了外来文化因素。敦煌壁画著名的飞天形象,是融合了印度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因素的混合产物。闻名遐迩的《羽衣霓裳舞曲》,既有中国本土的元素,也吸收了印度婆罗门曲,还加入了中亚歌舞元素。隋唐之际,因翻译佛经而创造的新词语多达数万。唐代文化因博采众长而蔚为大观,其宏大的气魄、豁达的胸怀是在多姿多彩的多元文明滋养下孕育出来的。

    四方辐辏、八面来风,中国自古就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也是一部广泛开展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末期,青铜冶炼技术以及小麦、大麦、山羊、绵羊等作物家畜就传入中国。汉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刷术远播海外,而来自西域的胡椒、西瓜、葡萄等农作物以及金银器制作技术、宗教文化等也传入中国。此后,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中国发明传入西方,引发西方文明的深刻变迁。中外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对于推动双方发展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中华文明历来赞赏不同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历史充分证明,只要坚持兼容并包、开放包容,人类文明就能不断发展繁荣。

    (摘编自张贺《文明互鉴的力量》)

    材料二

    交流互鉴需要通过媒介,需要依托平台。随着网络技术特别是5G应用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广阔平台。

    互联网打破了文化交流的时空限制。互联网时代,文明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同国别、地域、文化背景的人哪怕远在天边,也能随时随地建立文化联系,这极大拓展了多元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例如,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将甲骨文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殷契文渊”大型免费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为基础,实现了甲骨文数字化工程的试点建模,让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民能够随时跨越时空屏障而全面感受甲骨文的文化意蕴。

    互联网催化了多元文明的交融共生。一种文明如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关键!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跨文化传播为多元文明的激荡、融合与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内驱力。互联网在为文化交流互鉴提供新渠道、创发新形式、激发新动力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失真、噪音传播以及意识形态冲突等各种问题,因而可谓一把“双刃剑”。对此,必须始终保持清醒意识,通过多主体的紧密协作,共同为文明的交流互鉴打造干净、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

    (摘编自张建宝《以网为媒深化文明的交流互鉴》〉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唐代因为具有宏大的气魄、豁达的胸怀,所以才能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多元文明,使其成为文化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B . 敦煌壁画著名的飞天形象不仅与我国的道教有关,还融合了印度、希腊等宗教里的多元文化因素。这一形象的形成与唐代对文化的自信、开放、包容等有关。 C . 中国的文明互鉴自古已有。出土于西安南郊何家村的镶金兽首玛瑙杯就是被粟特商人带到中国的,而它的原始造型是小亚西亚赫梯文明中的来通杯。 D . 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也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如丝绸、瓷器、火药和印刷术等也引发了西方文明的深刻变革。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能打破时空限制的互联网已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平台,也使文明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远超以往的任何时期。 B . 互联网在文明交流中的应用使多元文明的交融创新更快更好,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信息失真、意识形态冲突等。 C . 人们能通过“殷契文渊”大型免费甲骨文资源共享平台,随时随地感受到甲骨文的文化意蕴,这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对文明交流的促进作用。 D . 中华文明是通过交流互鉴取长补短而取得发展进步的。可见,只有坚持开放包容,才能推动文明的不断繁荣。
    3. (3) 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
      A . 圆明园内有许多精美的建筑,如仁寿殿、石佛寺、海晏堂、坛教寺等。 B . 当时钟敲响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了。(英国谚语) C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D .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
    4.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的论证结构。
    5. (5) 材料二中提到“通过多主体的紧密协作”“打造干净、清朗、和谐的网络空间”。请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如何才能打造这样的网络空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