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数学 /沪科版 /九年级下册 /第24章 圆 /2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4.4.1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2018学年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24.4直线与圆的...

更新时间:2018-07-31 浏览次数:321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2017-2018</b><b>学年数学沪科版九年级下册</b><b>24.4</b><b>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b><b> </b><b>第</b><b>2</b><b>课时</b><b> </b><b>切线的性质和判定</b><b> </b><b>同步训练</b><b></b>
  • 1. 如图,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OC,AC,若∠D=50°,则∠A的度数是( )


    A . 20° B . 25° C . 40° D . 50°
  • 2. 如图,△ABC的边AC与⊙O相交于C,D两点,且经过圆心O,边AB与⊙O相切,切点为B.如果∠A=34°,那么∠C等于(    )


    A . 28° B . 33° C . 34° D . 56°
  • 3. 如图,PA为⊙O的切线,A为切点,PO交⊙O于点B,PA=8,OA=6,sin∠APO的值为(    )

    A . B . C . D .
  • 4. 如图,AT切⊙O于点A,AB是⊙O的直径.若∠ABT=40°,则∠ATB=.


  • 5. 如图,AB是⊙O的直径,AD是⊙O的切线,点C在⊙O上,BC∥OD,AB=2,OD=3,则BC的长为.

  • 6. 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的点,∠CDB=3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E,则sinE的值为.

  • 7. 如图,已知点O为Rt△ABC斜边AC上一点,以点O为圆心,OA长为半径的⊙O与BC相切于点E,与AC相交于点D,连接AE.

    求证:AE平分∠CAB;


  • 8. 已知⊙O中,AC为直径,MA、MB分别切⊙O于点A、B.
    1. (1) 如图①,若∠BAC=23°,求∠AMB的大小;

    2. (2) 如图②,过点B作BD∥MA,交AC于点E,交⊙O于点D,若BD=MA,求∠AMB的大小.


  • 9. 过圆上一点可以作圆的条切线;过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条切线;过圆内一点

    的圆的切线

  • 10. 以三角形一边为直径的圆恰好与另一边相切,则此三角形是
  • 11. 下列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是(    )
    A . 与圆有公共点的直线  B . 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直线 C . 垂直于圆的半径的直线 D . 过圆直径外端点的直线
  • 12. OA平分∠BOC,P是OA上任意一点(O除外),若以P为圆心的⊙P与OC相切,那么⊙P与OB的位置是(    )


    A . 相交 B . 相切 C . 相离 D . 相交或相切
  • 13. △ABC中,∠C=90°,AB=13,AC=12,以B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与直线AC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切 B . 相交 C . 相离 D . 不能确定
  • 14. 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O,以O为圆心,以点O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半径的⊙O与菱形其它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交 B . 相离 C . 相切 D . 无法确定
  • 15.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4),以点A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与直线y=-x的位置关系是(    )
    A . 相离 B . 相切 C . 相交 D . 以上都有可能
  • 16. 如图,AB是半径⊙O的直径,弦AC与AB成30°角,且AC=CD.


    1. (1) 求证:CD是⊙O的切线;
    2. (2) 若OA=2,求AC的长.
  • 17. 如图,AB是半圆O的直径,AD为弦,∠DBC=∠A.


    1. (1) 求证:BC是半圆O的切线;
    2. (2) 若OC∥AD,OC交BD于E,BD=6,CE=4,求AD的长.
  • 18. 如图,AB为⊙O的直径,弦CD⊥AB于点M,过点B作BE∥CD,交AC的延长线于点E,连结BC.


    1. (1) 求证:BE为⊙O的切线;
    2. (2) 如果CD=6,tan∠BCD= ,求⊙O的直径.
  • 19. 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点D在OC的延长线上,sinB= ,∠D=30°.


    1. (1) 求证:AD是⊙O的切线;
    2. (2) 若AC=6,求AD的长.
  • 20. 已知:如图,A是⊙O上一点,半径OC的延长线与过点A的直线交于B点,OC=BC,AC= OB.



    1. (1) 求证:AB是⊙O的切线;
    2. (2) 若∠ACD=45°,OC=2,求弦CD的长.
  • 21. 如图,P为⊙O外一点,PO交⊙O于C,过⊙O上一点A作弦AB⊥PO于E,若∠EAC=∠CAP,求证:PA是⊙O的切线.


  • 22. 如图,A是以BC为直径的⊙O上一点,AD⊥BC于点D,过点B作⊙O的切线,与C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E,G是AD的中点,连结OG并延长与BE相交于点F,延长AF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


    1. (1) 求证:BF=EF;
    2. (2) 求证:PA是⊙O的切线;
    3. (3) 若FG=BF,且⊙O的半径长为3 ,求BD和FG的长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