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 | 3.5~4.5 | 2.9~3.3 | 6.3~6.6 | 7.6~8.0 |
食物 | A.葡萄汁 | B.苹果汁 | C.牛奶 | D.鸡蛋清 |
选项 | 实验方案 | 实验目的 |
A |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
B | 通入氧气后,点燃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C | 往CaO中加入水,测温度 | 证明CaO能与水反应 |
D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 除去Na2CO3中NaOH |
C60属于________(填字母序号)。
由铝制成的铝箔厚度仅为0.01 mm,广泛用于食品包装等。铝能制成铝箔,主要利用的铝的性质是。
上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图中反应后溶液中“ ”代表的离子符号。
①,
②。
实验步骤 | 解释或结论 |
①将清新洁净的空气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通过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通过浓硫酸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 |
②将气体通过能与氧气反应的物质(提示:反应不能生成新的气体)。 | 请写出能用于除去氧气的物质名称:。 |
③收集剩余气体,并测定该气体的密度。 | 密度:1.257 2 g˙L-1 |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8 | ˗195.8 | ˗183.0 | ˗33.35 |
工业上制取氧气,控制温度在˗195.8℃<T<℃时,可以将液态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分离开.
①仪器X的名称是。
②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有(填字母,下同)。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若要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③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收集一段时间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火焰熄灭,则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提出问题】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①可能与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②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用100mL不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和5g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如下实验(时间为3分钟)。
编号 | 硫酸的质量分数 (均取20mL) | 锌的形状 (均取1g) | 氢气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
1 | 20% | 锌粒 | 31.7 |
2 | 20% | 锌片 | 50.9 |
3 | 30% | 锌粒 | 61.7 |
4 | 30% | 锌片 | 79.9 |
要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
【得出结论】依据上表得出的结论是。
下表是兴趣小组第①组实验根据前6分钟记录详细数据(每分钟记录一次产生氢气的体积)。
时段(均为1分钟) | 第1分钟 | 第2分钟 | 第3分钟 | 第4分钟 | 第5分钟 | 第6分钟 |
H2的体积/mL | 3.1 | 16.7 | 11.9 | 9.6 | 7.6 | 6.0 |
请解释锌与稀硫酸反应由快变慢的原因。
【查阅资料】BaSO4是白色固体,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一】同学们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定量4种溶液于试管中,再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硫酸。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1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
2号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 |
3号试管中……….. | |
4号试管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
【实验二】同学们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现象 |
5号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滴加一定量稀硫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
6号试管中始终无明显现象 |
5号试管中的现象能证明NaOH与稀硫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下图为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同学们发现3号、4号试管中的微粒数也有变化:4号试管中的Ba2+、SO42-因生成沉淀而减少,3号试管中减少的微粒是。
该实验证明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请结合实验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滴加石蕊溶液的目的是。
②试剂1和现象1分别是。
A.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B.从微观上看,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溶液中某些离子相互结合使离子数目减少
C.判断化学反应发生,可依据有新物质生成,也可依据某一反应物消失
D.证明复分解反应没有发生,可验证某一反应物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