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常熟一中九年级上学期段考政...

更新时间:2017-01-18 浏览次数:1151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 1. 某校“雷锋班”志愿者服务队,先后八百多名同学爱心接力,20年悉心照顾着孤身老人陈阿伯。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 )

    ①是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②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许及社会的回报

    ③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    ④是善于明辨是非、忠于职守的表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2. 明代学者顾宪成说过:“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话告诉我们( )

    A . 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B . 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C . 要积极关心社会的变化发展 D . 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 3. 有一位伟人曾说过,就算你注定要做个扫大街的清洁工人,也要对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就好像贝多芬作曲或是莎士比亚写诗那般投入。倾注全力达到最高境界的工作表现,让每个人都为我们驻足赞叹。这告诉我们亲近社会、服务社会,首先必须(  )

    A . 自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义务 B . 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C . 遵守社会公德 D . 关注时事政治
  • 4. 在现实生活中,下列属于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心态的是(  )

    A . 看到公共场所乱扔的垃圾熟视无睹 B . 在大街上过马路闯红灯、不走斑马线 C . 在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吸烟、讲话、乱扔瓜皮果壳 D . 在公园里随意践踏草坪
  • 5. “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这表明( )

    ①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②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

    ③人们的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等活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6.

    下列说法能体现与漫画“变与不变”意思的是( )

    ①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化 
    ②物质上富有是最重要的,精神上其次

    ③当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不和谐的                    
    ④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 7. 鲁迅说:“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这种国魂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 爱好和平 B . 团结统一 C . 爱国主义 D . 自强不息
  • 8. 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因为( )

    A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B . 文化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C . 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D . 文化形成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精神力量
  • 9.

    如图漫画《动口不动手》带给我们青少年的警示是( )

    ①要克服对社会的冷漠情绪和“看客”现象  
    ②必须遵守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

    ③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④要乐于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10. 2013年8月2日,《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成功首播后,在全社会迅速掀起了一股手写汉字的热潮。2014年7月13日,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横平竖直写字”与“堂堂正正做人”紧密相连,汉字的一笔一画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从形意到声韵都极富美感。这主要体现中华文化的特征是( )

    A . 源远流长 B . 博大精深 C . 具有包容性 D . 历史悠久
  • 11. “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是挫折使人战无不胜。”这一外国格言表明( )

    A . 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B . 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 C . 挫折也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D . 挫折具有双重影响
  • 12. 下列对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学习活动不可能没有压力 B . 考试焦虑有利于考试水平的发挥 C . 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D . 要将考试焦虑维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 13.

    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 人生难免有挫折 B . 挫折对人有双重影响 C . 人生的关键在于是否有挫折 D . 挫折不可怕,要积极应对挫折
  • 14. 苏州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倡导学生假期“三会”。即“会休息、会自学、会健体”。以下关于“会自学”看法不妥当的是( )

    A .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B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 . 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D . 保持过重的学习压力
  • 1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学会生存”的研究报告,把学习同生存直接联系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现代社会,学习已经成为生存的一种方式 B . 学习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 C . 学习能使自己得到发展,为此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D . 学习是公民的一种权利,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
  • 16. 从公民层面看,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A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 . 忠于职守、乐于奉献
二、判断题.
三、简答题.
  • 27. 材料一:上海世界博览会是人类文明的驿站。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至今,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世博会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上海世博会为中国了解世界文化打开了窗口,更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启了大门。

    材料二:我们苏州以“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苏州案例馆在世博会期间,将一座积淀了2500年历史的城市,从核雕、泥塑、棕编、石雕,到拓碑、画扇、桃花坞木刻年画等,苏州人把自己的 “绝活”,在上海世博会上一一展示出来,成为城市最佳实践区最受欢迎的案例馆之一。

    阅读教材,结合书本知识回答:

    1. (1) “世博会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文化对本民族发展及国际竞争有何作用?

    2. (2) 阅读材料三,结合“融入民族文化”的有关知识回答:如何把我们苏州的“绝活”发扬光大?

  • 28. 材料: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 继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又获评“201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下表列举了于敏的一些事迹:

    于敏的事迹

    启示

    他把他科研的精神动力归结为“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的民族情感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他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但始终没有退缩放弃

    年近90,他每天至少要用3个小时来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他为了中国核武器研究从60年代开始,放弃了个人喜爱的基础物理专业,“隐身”长达三十年

    请你运用九年级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于敏的事迹对当代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启示。(请按序对应作答)

  • 29. 【感悟中国梦】

    近十年,是圆梦的十年。2003年10月15日9时,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终圆梦。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国人百年奥运终圆梦。2010年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一座座场馆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2012年“神九”飞天、“蛟龙”探海,实现了中国人上天“揽月”下洋“捉鳖”的梦想。2013年“神十”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月……

    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感受发展现状】

    在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人口问题突出、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以及由此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影响着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也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因此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遇到一些挫折也是难免的。为此,党和国家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汇聚个人梦】

    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百姓梦,中国梦的伟大就在于他基于民生,利于民生,与其说是中国梦,不如说是每个中国人的共同梦,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

    1. (1) 结合材料,请运用“成长在社会”及“融入民族文化”的相关知识说明“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物质基础和依据。

    2. (2) 有同学认为,只要坚持创新,就能战胜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请联系“笑对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看法。

    3. (3) 请用第一单元“亲近社会”的知识,来说说我们青年学生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发挥自己的正能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