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地理 /湘教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6.1 亚洲及欧洲 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7-02-17 浏览次数:523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是(    )

    A . 亚洲西部 B . 亚洲东部 C . 亚洲中部 D . 亚洲北部
  • 2. 亚洲人口众多,因受自然、经济等因素影响,人口分布不均,其人口最稀疏的地区是(     )

    A . 北亚、西亚和中亚 B . 中亚、西亚和南亚 C . 北亚、南亚和西亚 D .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
  • 3. 关于东亚东部的正确叙述是(    )

    A . 大陆性气候显著,经济以畜牧业为主 B . 海洋性气候显著,工农业发达 C . 季风性气候显著,雨热同期,农业较发达 D . 有世界著名的工业区,工农业发达
  • 4.

    读亚洲大陆沿30°N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

    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是(   )

    A . 恒河平原、阿拉伯高原、恒河高原、华北平原 B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C .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伯高原、恒河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D . 恒河平原、伊朗高原、印度河平原、华北平原
  • 5. 世界上各种气候类型中,在亚洲没有分布的是 ( )

    A . 温带季风气候 B .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 地中海气候 D . 热带雨林气候
  • 6. 下列不属于亚洲与其他大洲的分界线的是(   )

    A . 苏伊士运河 B . 土耳其海峡 C . 马六甲海峡 D . 白令海峡
  • 7. 藏族人的服饰和阿拉伯人的服饰不同,这体现了两地(   )

    A . 气候差异大 B . 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C . 人口分布特点 D . 运输条件不同
  • 8. 下列“亚洲之最”中不正确的是(    )

    A . 亚洲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B . 亚洲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 C . 亚洲最大的湖泊──死海 D . 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
  • 9. “我们生活的大洲面积辽阔,气候复杂,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多呈放射状注入周边的海洋。”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 北美洲 B . 亚洲 C . 欧洲 D . 非洲
  • 10. 下列有关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亚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 B . 亚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 C .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D . 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贝加尔湖
  • 11. 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是(   )

    A . 非洲大陆 B . 亚欧大陆 C . 北美大陆 D . 澳大利亚大陆
  • 12. 亚洲南北跨越的纬度大约是(   )

    A . 90°以上 B . 80° C . 70° D . 小于90°
  • 13. 地理主题班会上,几位同学正在描述到亚洲各地假想旅游的情景。其中不可能的是(   )

    A . 小明:在阿拉伯半岛上,我乘着雪橇逛街 B . 小悦:我在去蒙古乌拉巴托的火车上看见大草原 C . 小畅:我不会游泳却可以不带救生圈在死海中畅游 D . 小华:在沙特阿拉伯,旅店安排我们在屋顶上睡觉
  • 14. 死海湖面海拔-415米,它之所以成为世界陆地的最低点,且湖面还在继续下降,主要原因分析不恰当的是(    )

    A . 地壳运动剧烈,地层迅速断裂下陷 B . 气候干旱,水面蒸发旺盛 C . 当地居民饮水、灌溉、工业过度取水 D . 降水稀少,支流来水不足
  • 15.

    关于下图所示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 . 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 C . 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D . 气候呈带状分布,南北对称
  • 16. 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   )

    A . 多→少 B . 少→多 C . 多→少→多 D . 少→多→少
  • 17. (2019七下·安仁期中) “亚细亚”意为(    )

    A . 日落之地 B . 日出之地 C . 东方日出之地 D . 西方世界
  • 18.

    亚洲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下列名胜古迹位于亚洲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9. 在亚洲同一天里,有的人因炎热而纳凉,有的人因寒冷而烤火,有的人为雨水过多发愁,有的人为长期干旱焦虑......这些都说明亚洲范围大,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关于亚洲气候差异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洲东部和西部都分布有季风气候 B .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平均,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 . 因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所以亚洲降水中部最多 D .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 20. 亚洲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   )

    A . 2个 B . 6个 C . 7个 D . 8个
  • 21.

    如图为亚洲略图,小明读图判断出来的地理信息,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东、南、北分别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B . 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C .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 亚洲是大河最多的大洲,所有的河流都自西向东流
  • 22. 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 B . 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 C .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 地形的影响
  • 23. 亚洲没有濒临(  )。

    A . 太平洋 B . 北冰洋 C . 印度洋 D . 大西洋
  • 24. 下列有关亚洲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B .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 C .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D .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 25. 在世界七大洲中,只有亚洲才有的气候类型是( )

    A .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热带雨林气候 C . 高原山地气候 D . 季风气候
  • 26. 世界上陆地最高和最低点,分别是( )

    A . 喜马拉雅山、贝加尔湖  B . 乞力马扎罗山、黑海 C . 珠穆朗玛峰、死海  D . 阿空加瓜山、里海
  • 27. 亚洲河流的分布形态可以用下列哪个简图示意( )

    A . B . C . D .
  • 28. (2016·济南)

    读图,读图判断,下列对该大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雄踞东方的大洲 B . 世界第一大洲 C . 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D . 气候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 29. (2016七下·深圳期中) 关于欧洲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山脉分布较广 B . 芬兰成为“千湖之国”都是深受冰川作用的产物 C . 海岸线较为平直,海峡、海湾、岛屿较少 D . 东西部多山地,南北多平原分布
  • 30. (2016七下·深圳期中) “蓝色多瑙河”是贝多芬的著名钢琴曲,它让我们认识欧洲著名的河流——多瑙河,下列有关欧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欧洲大部分河流向北注入北冰洋 B . 欧洲最长的河流是伏尔加河 C . 欧洲地势起伏大,因此河流航运价值小 D . 欧洲流入黑海的河流是莱茵河
二、综合题
  • 31.

    读“亚洲地区图”,回答问题:

    1. (1) 与亚洲位于同一大陆的是 洲。A是两洲的分界线  山脉

    2. (2) 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E ,注入北冰洋的是F ,注入印度洋的是D 。

    3. (3) 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图后得出的结论。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们补充一些证据:
      甲同学: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你的证据:(从地形和河流的分布情况写两条)
      证据1: 
      证据2: 

    4. (4) 亚洲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 和 ,水域广阔,因而东部和南部地区具有显著的 气候特征。

    5. (5) 在亚洲,有的地方终年炎热,有的地方长冬无夏,有的地方雨水丰沛,有的地方常年干旱……这些都说明了亚洲范围广,各地气候差异大。下面有关亚洲气候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亚洲东部和西部均分布有季风气候 B . 季风气候各月降水均匀,一般没有旱涝灾害 C .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亚洲中部降水最多 D . 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共有三种气候类型
  • 32.

    读亚洲人口分布略图,回答问题.

    1. (1) 亚洲三面临海,地跨五个温度带中的  、   、   三个温度带,地形类型以  、  为主,   是亚洲第一大河.

    2. (2) 亚洲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  )

      A . 东部、北部 B . 东部、南部 C . 东部、西部  D . 中部、北部
    3. (3) 图中M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4. (4) 用字母P在图中适当的位置标注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