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新疆昌吉州阜康二中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27 浏览次数:104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选择题</b>
  • 1.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 . 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 . 一批中国人毁于鸦片 C . 开放通商口岸 D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2.

    如图的残垣断壁,是列强摧残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虎门销烟
  • 3. 2014年2月10日,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进行了12年。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

    A . B . C . D .
  • 4. 博物馆近代展馆前,导游小王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如何一 步步侵略中国,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起初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①”;接下来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②;后来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③;最后还趁机割占我国北方领土达150万平方千米 ④。”显然小王把史实的顺序弄错了,那么正确的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④①③
  • 5. 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即东北地区)、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摘自1943年《开罗宣言》其中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是在什么时候被日本占领的(    )

    A . 中日甲午战争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二战
  • 6. 1871年,直接出兵侵占我国伊犁地区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日本 C . 俄国 D . 美国
  • 7.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先后是(    )

    ①设置伊犁将军   ②中俄两国签约收回伊犁   ③痛击阿古柏   ④设立行省

    A . ②①④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①④②
  • 8. 有一位老人生于1850年,卒于1926年,他这一生能够见证到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战争    ④八一南昌起义  ⑤中国共产党诞生   ⑥辛亥革命    ⑦洋务运动

    A . ②⑦③⑥⑤ B . ②③⑦⑥⑤ C . ②③④⑤⑥ D . ②③④⑤⑥⑦
  • 9.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失联以来后,中国先后派遣了10余艘舰艇奔赴澳大利亚以西印度洋“疑似残骸”海域全力搜救。近代以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一直成为国人的梦想并为之苦苦求索。中国海军近代化开始于哪一时期(    )

    A . 鸦片战争 B . 洋务运动 C . 抗日战争 D . 新中国成立后
  • 10.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事实的议论是(    )

    A . 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 B . 他是没地方可逃 C . 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 D . 他甘为变法而捐躯
  • 11. 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 12. 2010年“两会”主题叫“民生”,人大代表提出了医疗改革、教育公平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    )

    A . 李鸿章 B . 孙中山 C . 毛泽东 D . 邓小平
  • 13.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是关于孙中山先生革命活动论述评价错误的一项是(    )

    A .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B . 1911年孙中山领导和亲自参加武昌起义,建立了中华民国 C . 他“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帝反封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 . 1919年孙中山创建国民党,后来又同共产党合作进行国民革命运动
  • 14. 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此地该是(    )

    A . 日本东京 B . 江苏南京 C . 湖北武昌 D . 广东广州
  • 15. 新文化运动中,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新文学典范的是(    )

    A . 《狂人日记》 B . 《文学改良刍议》 C . 《敬告青年》 D . 《庶民的胜利》
  • 16. 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对于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B . 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C . 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D . 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 17.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反对清朝的统治 B . 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 .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D . 都要求实行民主、反对专制
二、<b >综合题</b>
  •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流毒天下,则为害甚巨……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材料二:“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材料三:“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光绪

    1. (1) 材料一是哪位伟大的民族英雄的话?他领导了哪一伟大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 (3) 材料三中“公”指的是谁?他牺牲在哪一战役中?

    4. (4) 你认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要从以上这三个英雄人物身上学习什么?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

    材料二: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甲午战争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摘自许知远《醒来•110年的中国变革》

    材料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挫折扣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思想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改编自华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 (1) 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 (2) 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试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 (3) 新文化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

    4. (4) 根据材料三,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目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