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 /第1章 科学入门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章 科学入...

更新时间:2018-09-26 浏览次数:81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2018七上·温岭期中) 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 . 试管 B . 量筒 C . 燃烧匙 D . 蒸发皿
  • 2. (2018七上·绍兴月考) 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下列常见仪器的使用正确的是(  )
    A . 量筒可用作反应的容器 B . 烧杯加热时应放置在石棉网上 C . 温度计可用于搅拌溶液 D . 熄灭酒精灯,可用灯帽盖灭,也可用嘴吹灭
  • 4.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①合作与交流;②制订计划;③作出猜测和假设;④提出问题;⑤检验与评价;⑥获取事实与证据。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④⑥⑤③②① C . ④③②⑥⑤① D . ③④⑥①②⑤
  • 5. 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
    A .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B .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C .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D .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
  • 6.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用嘴吹灭燃着的酒精灯 B . 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 . 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 .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布盖灭
  • 7. (2023七上·柯桥期中) 判断下列测量数据:0.3260米, 7.59米, 759毫米, 759分米, 各自对应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
    A . 分米、毫米、厘米、米 B . 厘米、分米、毫米、米  C . 毫米、厘米、分米、米 D . 毫米、分米、厘米、米
  • 8.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较好的方法是(  )
    A . 用直尺直接测量 B . 用准确度较高的直尺测量 C . 用弹性不大的棉线跟曲线重合,拉直后测出棉线的长度 D . 不能测量
  • 9. (2019七上·绍兴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没有说明药品用量时可以取任意量 B .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药品或尝药品的味道 C . 实验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中,以免浪费药品 D .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 10. 某同学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测量结果是35.5 ℃,所测量温度低于实际温度,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 体温计本身刻度不准 B . 没有及时读数 C . 体温计与人体接触时间不够长 D . 体温计显示的是腋下温度
  • 11. 量筒中盛有一定量的液体。如果将量筒举过头顶读数,则读取的体积读数与液体实际体积相比(  )
    A . 偏小 B . 偏大 C . 没有影响 D . 与人的身高有关
  • 12. 要准确量取70毫升氯化钠溶液,最好选用以下哪种规格的量筒(  )
    A . 100毫升 B . 50毫升 C . 200毫升 D . 10毫升
  • 13. (2020七上·镇海期末) 量程相同、最小刻度都是1 ℃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甲稍大一些,乙和丙相同;丙玻璃管的内径稍粗一些,甲和乙相同。由此可判断相邻两刻度之间的距离是(  )
    A . 甲最长 B . 乙最长 C . 丙最长 D . 一样长
  • 14. 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是什么物质,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 B .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 . 合作与交流
二、填空题
  • 15. 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 (1) 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1
    2. (2) 一个量筒的测量范围为500
    3. (3) 小明跳高的成绩为110米;
    4. (4) 普通热水瓶的容积是2
  • 16.                                   

    1. (1)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如图甲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是 ℃。
    2. (2) 如图乙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厘米,分度值是毫米。
  • 17. 描述从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度时,应该选用作为单位比较合适;描述一个中学生的身高时,应该选用作为单位比较合适。(填“千米”“厘米”或“微米”)
  • 18. 请指出下列实验操作行为的错误之处。

    A.

    B.

    C.

  • 19. 把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会迅速扩散,把同样的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的现象是否一样?请你做一做,你的发现是
三、简答题
  • 20. 小明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科学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
    1. (1) 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L;(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h=L/10。

      小明的做法有几处错误?分别是什么?

  • 21. 护士小王取来一支体温计,看到水银柱的位置在35 ℃以下,她用这支体温计测量甲的体温后,忙碌中把体温计直接夹到乙的腋下,结果两个人的体温记录都是39 ℃。请问甲、乙两人中谁可能没有发烧?试结合体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说明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
四、实验题
  • 22. “吹泡泡”是一种很流行的儿童很喜欢玩的游戏。七(4)班的亮亮同学自制了一套“吹泡泡”的玩具,看着自己吹出的那一个个美丽的水晶般美妙的泡泡,特别开心。可是他发现有时能吹出泡泡,有时又吹不出泡泡。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泡泡的产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 (1) 同桌的梅梅猜想:
    2. (2) 于是她设计并科学地进行了实验,记录了如下实验结果:

      液  体

      肥  皂  液

      管子直径(毫米)

      3

      5

      10

      20

      50

      泡泡产生的情况

      容易

      较易

      较难

      不产生

      分析以上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

    3. (3) 根据你吹泡泡的经验,你认为泡泡的产生可能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至少答两个因素)。
  • 23. 小明准备骑自行车外出时发现车胎瘪了。他感到很奇怪,昨天还是好好的,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呢?他应用自己对自行车了解的常识和经验想到,也许是车外胎破了,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或者是气嘴里的小橡皮管坏了……究竟上述哪一种可能是正确的呢?小明开始寻找证据。他仔细查看了外胎,没有发现有破的痕迹,他又查看了气嘴的螺丝,也没有发现松动。后来他把螺帽卸下,取出气门芯,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他给车胎打气,仔细查看和倾听,一会儿车胎又瘪了,他想,也许是内胎的某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孔。后来,他请修车的师傅把内胎取出,把充气的内胎放到水中,只见气泡从内胎表面的某处不停地往上冒出,小明非常高兴,自行车车胎漏气的原因终于找到了。

    分析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1) 小明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 (2) 小明先后提出了哪几个假设?其中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否定?哪些假设在检验中被肯定?
    3. (3) 小明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