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历史高一必修一第六章第二十课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同步练...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8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1949年4月,周恩来说:“最跟我们接近的是工人、农民、学生和劳动知识分子,其次是小资产阶级,再次是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及其他爱国分子,我们要分别对待,争取他们,教育他们。”周恩来这一言论的目的是(    )

    A . 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 B . 团结各阶层人民共同筹建新中国 C . 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D . 协商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 2.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

    A . 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 . 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 . 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 3. 《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纪元。”对材料中“新纪元”理解正确的是(   )

    A . 在法律上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则 B . 确立了国家根本政治制度 C . 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 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 4. (2019高三上·杭州月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一些报刊评论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的含义之一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完成 B . 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被彻底清除 C . 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 5.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B . 重庆政协会议 C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6.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   )

    A . 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B . 旧的思想基础得以彻底摧毁 C .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D . 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
  • 7. (2024高一下·丽江月考)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共有副部长以上干部500名,其中非共产党员人士约1/3以上,而在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委员,及一些部委中,非共产党员人士占到1/2或1/2以上。这个高级领导干部的阵容(    )
    A . 反映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特点 B . 说明政协是协商国家大政方针的机构 C .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D . 体现了政权机构的运行机制
  • 8. 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 )
    A . 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B . 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 . 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 D . 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
  • 9.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某导演筹拍一部电视政论片《建国初期的政治建设》。下列题材可以入选该片的有:(   )
    A . 区域自治开新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成立 B . 以和平代替武力——《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C .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D . 独立自主,不结盟——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开端
  • 10. 周恩来曾说过:“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在苏联,俄罗斯民族人口多,但占的地方也大。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周恩来是在分析(    )
    A . 中苏两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复杂的情况 B . 中苏人口与所占地区比例对比 C . 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D . 中国不实行苏联式联邦制的原因
  • 11. “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旧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新型政治制度。”此制度是指(   )
    A . 基层民主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政治协商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2.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13. 自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区人大主任、区政府主席由藏族公民担任。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54年以来,中央和其他省市克服种种困难,援助西藏建设了62项工程。这表明在西藏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政策和原则是 (   )
    A . 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B . 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 C . 民族团结,各民族经济平等 D . 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政治平等
  • 14. 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说明(   )
    A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 B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 C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 D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 15.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歌曲《爱我中华》的歌词唱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但是我国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珞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个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 . 人民当家作主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 D . 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由三大制度构成,其中作为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君主专制 B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17.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地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进一步发挥统一战线应有的作用。”引发邵力子感触的是新中国实行了(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8. 毛泽东说:“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体现的新中国民主政治制度是(   )
    A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 .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19. 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政协工作时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同年12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这表明(   )
    A . 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使命结束 B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实行 C . 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统一战线组织正式建立 D . 政协与人大、政府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确立
  • 20. 下面是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表。这组数据( )

    工人

    机关

    部队

    党派

    农民

    妇女

    青年

    文化

    教育

    医务

    科技

    工商业者

    社会人士

    宗教

    少数民族

    归侨

    总数

    246

    86

    10

    50

    23

    27

    22

    54

    63

    21

    30

    11

    17

    20

    9

    3

    800

    ①可以用来研究人大代表的广泛性
    ②反映出人大代表构成的地域性
    ③是研究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④是研究当时民主政治特征的重要资料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二、综合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问题:

    1. (1) 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 (2) 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差别?

    3. (3) 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

  • 22. 民主政治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研究角度一: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如果公民大会通过了某项议案,那么这一议案就成为所有公民必须遵循和执行的法律。……其中的一些重要法律要委托大会秘书刻碑存证。碑文的开头必然是“议事会和人民决议”,或仅仅是“人民决议”,……雅典民主政权机关的运作机制和操作程序,以及不同构成单位之间的整合关系正是依赖这些法律才得以存在和运行的。

    ——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

    研究角度二:各具特色的民主政体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它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共产党宣言》

    研究角度三:法制化与民主进程

    材料一  《联邦宪法》(指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谈到1787年宪法时说:“一个向上帝要求赋予自由的民族,没有迈出同时给予非洲人自由的第一步是不应该的。”

    研究角度四:“旧邦改造”与“人民当家作主”

    近百年来,中国社会各阶层进行着“旧邦改造”的实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创了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局面。

    1. (1) 材料中的“人民决议”说明了什么?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雅典民主政体的政权机构有哪些?它们的存在和运行靠什么来维系?
    2. (2) 材料中“独占的政治统治”指的是什么?简述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的途径。
    3. (3) 上述两则材料如何看待1787年宪法?结合所学阐明其依据。
    4. (4) 列举20世纪初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旧邦改造”方面的实践。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政治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特点。
  • 23. 法制建设和进步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第三表: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第六表:凡主张缔结“现金借贷”或“要式买卖”契约的,负举证之责;缔结上述契约后又否认的,处以双倍于标的的罚金。

    ——《十二铜表法》

    材料二:“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若犯死罪,议定奏裁,皆须取决宸(“宸”借指帝王所居,又引中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衷,曹司不敢与夺。

    ——《唐律疏议》

    材料三:第二条第三款:  总统应经常向国会报告联邦的情况,并向国会提出他认为必要和适当的措施,供其考虑:在特殊情况下,他得召集两院或其中一院开会,并得于两院对于休会时间意见不一致时,命令两院休会到他认为适当的时期为止:他应接见大使和公使;他应注意使法律切实执行,并任命所有合众国的军官。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特点。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和宪法坚持的原则各是什么?  并分析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2. (2) 材料四中的“民治”在中国的近现代社会都努力去落实,请写出中国近代至建国初期关于“民治”的三部主要法律名称及每部法律的特点或原则?
  • 2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近110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危难深重,外遭帝国主义的侵略,内受封建主义的压迫,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回溯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国情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新中国成立后又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行有自己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时俱进,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民根本没有民主权利”的主要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49~1956年新中国建立了哪些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3. (3) 依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
  • 25. 阅读下列中外历史上法制建设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邢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二 “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材料三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粱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四    “法制”就是法律制度……而“法治”即法的统治( Rule of Law ),法律至上,标志着民主政治……“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其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 (1) 材料一中的“法”的职能与材料二中“法”的职能有什么区别?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罗马法”在近代世界“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的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三、四有哪些共同观点?材料四中的“法治”与材料一中的“法治”有何本质区别?
    3. (3)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为什么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4. (4) 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