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物理 /人教版 /选修3 /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修3-1 1.1电荷...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39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9高二上·佛山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带电量有可能是 B . 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荷发生了转移 C . 物体所带电量可能很小,可以小于元电荷 D . 经过摩擦使某物体带正电是因为产生了额外的正电荷
  • 2. (2018高二上·临河期中) 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元电荷就是电子 B . 元电荷就是质子 C .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 D .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
  • 3. 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不带电的物体内一定没有电荷 B . 物体带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 C .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电荷移动的过程 D . 物体带电的过程就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 4. 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 ,将两小球接触之后再分开,则它们所带的电荷量分别为   
    A . B . C . D .
  • 5. 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点电荷的带电量一定是 B . 实际存在的电荷都是点电荷 C . 点电荷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D . 大的带电体不能看成是点电荷
  • 6. AB都是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A带正电荷 C ,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在摩擦前AB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 . 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A转移到了B C . A在摩擦后一定得到了 个电子 D . A在摩擦过程中一定失去了 C电子
  • 7. 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 ,两板接上 电压,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质量为 ,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上有元电荷数目是   
    A . 30 B . C . D .
二、多选题
  • 8.

    在电场线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B . A点的电势高于B点 C . 负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 D . 正电荷从B点移到A点时,电场力作正功
  • 9. 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方法是   

    A .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 B .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 C . 使甲球瞬时接地,稳定后再移走棒 D . 使棒与甲球接触,稳定后再移走棒
  • 10. 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段距离,发现两球之间相互排斥,则AB两球带电情况可能是   
    A . 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B . 带同种电荷 C . 带不等量异种电荷 D . 无法确定
  •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 一个电子,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视为点电荷 C . 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D . 一个带电体能否看成点电荷,不是看它的尺寸的绝对值,而是看它的形状和尺寸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能否忽略不计
  • 12. 下列有关起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的 B . 摩擦起电时物体带负电荷是因为在摩擦过程中此物体得到电子 C . 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D . 等量的正、负电荷可以中和,说明电荷可以被消灭
三、解答题
  • 13. 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小球A带有3×103C的正电荷,小球B带有﹣2×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先将小球C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再将小球B与小球C接触然后分开,试求这时三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
  • 14. 如图所示,通过调节控制电子枪产生的电子束,使其每秒有104个电子到达收集电子的金属瓶,经过一段时间,金属瓶上带有-8×10-12C的电荷量,求:

    1. (1) 金属瓶上收集到多少个电子?
    2. (2) 实验的时间为多长?
  • 15. 如图所示,固定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 ,高度为h , 空间充满垂直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 ,一质量为m , 电量为 的物体以某速度下滑时刚好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可以看成质点,且下滑过 程中其电量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为g , 问:

    1. (1) 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檫因数。
    2. (2) 若保持电场强度大小不变,把电场方向改为水平向左,从斜面顶端静止开始释放物体,求物体落到地面时候的速度大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