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第二课 中国抗日战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与社...

更新时间:2018-09-19 浏览次数:4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7九上·瑞安期末) 观看纪录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2017年是“七七事变”爆发80周年,了解并缅怀这段历史,下列纪录片中最合适的是(    )
    A . 《勿忘记9·18》 B . 《烽火1937》 C . 《一份报纸的抗战》 D . 《解放:人民的选择》
  • 2. 教育部提出要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这样的改变能(    )

    ①增加中华民族抵抗日本侵略的时间   ②突显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付出

    ③更全面诠释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④强调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 电视剧《亮剑》中有这样的情节:“国民党团长楚云飞约请共产党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到日军盘踞的县城喝茶晤谈,两人只带了卫士却将日军宪兵队杀得人仰马翻。”这一故事情节的发生不应早于(    )
    A . 1931年 B . 1936年 C . 1937年 D . 1945年
  • 4. 某中学拟举办题为“抗日烽火”的讲座,准备请一位亲自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教师来主讲,请你根据下面几位教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主讲人(    )
    A . 王老师-1958年 B . 张老师-1928年 C . 李老师-1946年 D . 郑老师-1956年
  • 5. (2017九上·台州期中) 2017年,收藏家张贵银发现了一日军侵华力证——《支那事变战迹の刊》。此书记录了“七七事变”爆发后一年期间,日军侵略中国的全过程。下列时间有可能被此书记录的是(    )

    ①淞沪会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九·一八事变 ④一二•九运动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6.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次合作都取得了重要的民主革命成果。其中,第二次国共合作(    )
    A .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B . 宣告了中华民族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 C . 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经济恢复的基础 D . 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 7. 位于嵊州、奉化和余姚交界的四明山被称为浙东抗日的“心脏”,是新四军抗日的重要基地之一。新四军诞生于(    )
    A . 革命统一战线旗帜下 B . 国共对峙的烽火中 C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 D . 土地革命时期
  • 8. (2017九上·台州期中) 1945年,蒋介石致电毛泽东:“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电文中的“陪都”是(    )
    A . 广州 B . 重庆 C . 成都 D . 南京
  • 9.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抗日战争期间 C . 土地革命期间 D . 国民大革命期间
  • 10. (2017九上·乐清期中)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2017年在教材中要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十四年抗战的起点是(    )
    A . 一二八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二、材料分析题
  •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那里的游击队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至此给予整个敌军敌国以精神上的不利影响,给予整个我军和人民以精神上的良好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中国共产党是东北抗战的中流砥柱》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体现出了鲜明特点:抗战期间,中国有4.74亿人口,都直接或间接地卷入战争。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有力推动下,曾经内战不休的各派系军队捐弃前嫌、相继出动,投入对日作战;曾经政见对立的各党派,结成抗战同盟。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中,中国是战争时间持续最长的国家。在战胜法西斯的战争中,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与日本法西斯在亚洲大陆较量的主要战场,中国军民是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主体力量。苏联、美国等国家先后派出军队与中国军队并肩作战。来自20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加了中国抗战。

    ——摘自《求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

    材料三:1939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成立。南方局特别重视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国民党民主派、地方实力派、著名知识分子等广泛接触,共商国是,使他们了解共产党的主张,并逐步取得他们的信任,巩固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南方局在开展国际统一战线工作方面同样取得很大成绩,争取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团结抗战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党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说说东三省的抗战与全国抗战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期间的主要贡献。
  • 12.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2014年12月13日,在一场国家公祭仪式上,七七名青少年宣读了一篇《和平宣言》,全文如下: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

    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

    举世震惊,九州同悼,雪松纪年,寒梅怒放。亘古浩劫,文明罹难,百年悲叹,警钟鸣响。

    积贫积弱,山河蒙羞,内忧外患,国破家亡。民族觉醒,独立解放,改革振兴,国运日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七十七载,青史昭彰,生生不息,山高水长。

    二零一四,国家公祭,中外人士,齐聚广场。白花致哀,庄严肃穆,丹忱抒写,和平诗章。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德曰生,和气致祥。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请回答:

    1. (1) 请问材料中的“金陵”指的是今天的哪一座城市?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这里犯下了怎样的罪行?
    2. (2) 面对“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为了保存抗战力量,国民政府将首都迁往何处?
    3. (3) 八路军115师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什么?中共领导军民深入敌后,建立了什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 (4)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华民族终于取得了抗战的伟大胜利,抗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 13. (2017九上·慈溪期中) 歌曲往往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欣赏下列经典歌曲,回答问题:

    歌曲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哪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家乡?——《松花江上》

    歌曲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大刀流行曲》

    歌曲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义勇军进行曲》

    1. (1) 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开始于哪一重大事件?东北人民是何时“回到那可爱的家乡”?
    2. (2) 歌曲二的创作与日军发动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此事件后国共两党采取了什么行动使二十九军不再是“孤军”?
    3. (3) 请举出两例中国人民血肉筑长城的典型战例?
    4. (4) 经典总是令人回味,说说这些经典歌曲传唱至今具有怎样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