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版 /(必修3)文化生活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节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步训...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8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中华文化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殷周时期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②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华文化思想基本形成

    ③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隋唐时期古代中华文化进入了全盛时期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2. 一篇题为“最牛最奇特汉字”的文章在网上引发关注,“丨gun”、“鱻xian”、“骉biao”等汉子位列其中。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我国现阶段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3.

    古人认为,羊是膳食的美味,所以羊大为“美”;美与善同义,故金文的“善”字从羊从二言,表示众口夸赞的意思,因此羊言为“善”;羊的性情温和驯顺,因此“善”又有善良、慈善之义……由此可见(   )


    A .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 . 汉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 .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 .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 4. 钱伟长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天下没有别国的文字3000年以后还能看得懂,汉字可以。”这说明(   )
    A .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基本载体 B . 汉字的使用表示人类进人文明时代 C . 汉字文化的内涵丰富 D . 汉字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见证
  • 5. (2016高二下·东莞期中) 当前,“汉字危机”现象不容忽视,由于长期使用电脑,许多人面临着提笔忘字的尴尬。必须高度重视汉字书写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因为汉字是(   )

    ①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世界上使用时间最久的文字之一

    ③中华文化的重要传播媒介                   ④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 6.

    纳西文是现今世界上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有“文字活化石”之称。对纳西文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它是纳西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它反映了纳西族的文明进程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 7. 从下边这两幅艺术化的中国汉字成语图片,我们能够领略到汉字的独特魅力。通过图片可以看出(    )

    A . 汉字是世界文化的载体 B . 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C . 汉字的文化内涵丰富 D . 汉字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 8. 探访文明的踪迹,惟有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而不竭,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其有力见证是(   )
    A . 汉字和史学典籍 B . 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 C . 中华文化推陈出新 D . 文化遗产和传统习俗
  • 9. 中国原创的文化题材最大热门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喜爱与鼓励。2014年汉字听写大会的口号是“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个口号是基于汉字(   )

    ①是中华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③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④是人类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 10. 中华姓氏源自上古,姓氏文化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之一,诞生至今已有五千年历史。可以说,姓氏文化浓缩了中华文明历史进程及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一事实,再次佐证了(   )
    A . 中华文明起源于姓氏文化 B . 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 C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 . 汉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
  • 11. “丝绸之路”是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探访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那些曾经灿烂的古老文明,只有中华文明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这充分证明了中华文化(   )
    A . 注重实用 B . 博大精深 C . 源远流长 D . 风格鲜明
  • 12.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受到观众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汉字文化的重视。这一活动(   )
    A . 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B . 是对中华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C . 标志着中华文化进入全盛时代 D .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 13. 针对生活和网络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有关专家指出,汉字是我们文化的根,是滋养我们现实生存发展的血液,汉字不能沦为“失落的文明”。我们之所以要重视汉字,是因为(   )

    ①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②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③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④汉字是各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 14. 下列对于中华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做到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应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5.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为持续1600余年的佛教文化信仰中心。同样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印度的佛教大都失传了,中华佛教却繁荣昌盛,甚至连佛教礼仪服装等细枝末节的元素都保留得非常完整。这说明(   )
    A . 我们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 我们的中华文化独树一帜 C . 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 . 我们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 16. 据载,早在周朝的时候,学校每年四季释奠于先师,以表尊师重道之意。而孔子这位中国第一位私人教师,以创立儒家学说、培育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而著称于世。在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诸侯即开始祭孔,绵延两千多年至今。这说明(   )
    A .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 . 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D . 各地文化之间不存在相同点
  • 17. (2017高二上·会宁期末) 为了维护汉语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要求一些不规范的英文生造词、直接使用英文单词或字母缩写等用法必须剔除出中文出版物。清除这种“不中不西”的词汇是有道理的,因为(   )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任何一种语言都要拒绝外来词汇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③
  • 18. 央视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2014年度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文化娱乐赛事之一。央视之所以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A . 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作用 B .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C . 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D .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 19. (2017高二上·全椒期末) 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 . 孔子的“仁政”思想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者所借鉴 B . 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多 C . 文化具有继承性 D . 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被本土化
  • 20.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是茶文化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这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 . 博大精深 B . 源远流长 C . 民族性 D . 世界性
二、非选择题
  • 21.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数字化时代,键盘上“敲字如飞”常常代替了一笔一画的汉字书写。调查显示,提笔忘字、频写错别字、写字不规范,正成为令人忧心的文化现象。

    有专家建议,书法课程应该纳入国民教育,各地各学校应多举办书法比赛、书法公益讲座、书法作品展等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学习和掌握正确的写字方法,感受汉字之美,把书法艺术发扬光大。

    简要说明材料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知识。

  • 22. 材料一 与其他世界古老文明相继衰落、消亡或中断所不同,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

    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薪火相传,一脉相承,具有源远流长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古代社会,中华文化曾经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正在续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1. (1)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
    2. (2) 结合材料一、二回答,我们作为青年学生能够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做些什么?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总理说: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 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 , 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 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温总理向中外记者展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的无穷魅力。

    请用《文化生活》 的知识分析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蕴涵着无穷的魅力?

  • 24.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播出后,引起广泛热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首期,随机选取了现场观众组成“成人体验田”进行测试。当“尥蹶子”、“貔貅”、 “攥拳头”、“桀纣”、“瓮中捉鳖”等词语出现时,“成人体验团”听写时错误频频。据不完全统计,即使“间歇”、“熨帖”、“黏稠”等较简单的词,“成人体验团”听写的正确率都不足50%。其中“熨帖”一词,只有l0%的正确率,而“癞蛤蟆”则难倒了70%的成年人。测试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当下中国人汉字书写方面的软肋。

    上述现象引发了对“汉字危机”、“文化危机”的担忧。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自己的微博发起了一次运动,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另外,电脑时代提笔忘字现象增多,很多人都说这个节目是为了拯救汉字书写文化。

    结合材料,说明开设《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的文化生活依据。

  • 25. 材料一: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创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材料二:夏代,曾有许多少数民族到夏王朝来表演乐舞。周朝设有专门掌管少数民族音乐的官吏。魏晋南北朝是各民族音乐大融合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少数民族诗歌,如《敕勒歌》等都是音乐史上的优秀作品。

    材料三: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音乐体系上,分别采用中国、欧洲和阿拉伯等不同的音乐体系。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2. (2) 结合材料三,谈谈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原因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