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一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09-22 浏览次数:47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长期在中国流行的老爷、大人等称谓在辛亥革命后被取消,主要因为这种称呼(   )


    A . 不时尚 B . 野蛮粗鲁 C . 有损人格 D . 与西方差别太大
  • 2. 近代人们的生活比以前要丰富得多。当时极少数有钱的上海人可以做到的是(   )

    ①去电影院看电影②到照相馆合影留念③将文章投到报社发表

    ④男子留短发⑤妇女可以不再缠足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⑤
  • 3. 电视剧《闯关东》中曾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政府颁布“剪辫令”是在(   )


    A . 洋务运动期间 B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 . 戊戌变法期间 D . 辛亥革命后
  • 4. 下列哪些流行于老百姓中的歌谣是属于改革开放前的(   )

    A . 吃不愁,住无忧,无事花钱去旅游 B . 吃安全,重营养,绿色食品重健康 C . 乘火车,坐飞机,出门办事不发愁 D . 中山装,铁饭碗,粮食布匹凭票买
  • 5. 2010年上海世博会使上海成为全球瞩目的城市。回顾历史,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的事情有(   )

    ①江南制造总局的设立 ②轮船招商局的成立 ③《申报》的创刊 ④商务印书馆的创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6.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通过当时这份报纸,我们可能看到的内容有(   )

    ①谭嗣同英勇就义②《马关条约》的评论③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④某照相馆刊登一则广告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7. 1896年,上海市民的社会生活已深受西方的影响。对他们的生活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旅游景点照相留念②在戏院里看电影③剪掉长长的发辫④在茶馆里阅读《申报》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
  • 8. 你认为孙中山的部下见到他时所行的礼节,不可能的是(    )

    A . 鞠躬 B . 握手 C . 点头 D . 跪拜
  • 9. 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女士、小姐等。这种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   )

    A . 平等观念 B . 民主观念 C . 自由观念 D . 等级观念
  • 10. 1919年春,胡老太爷从绍兴到上海探亲。此时,他不可能看到(   )

    A . 西式洋楼里,身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 . 轮船往来于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南京路上 C . 报童在大街上叫喊:“卖报!卖报!《申报》头条新闻——巴黎和会召开了” D . 大孙子正在为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
  • 11. 下列关于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火车、轮船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交流 B . 在近代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 C . 辛亥革命后开始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使用“先生”“君”等称呼 D .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开始在上海等城市创办报纸,主要给中国人看
  • 12. 20世纪初,在中国能办到的事情有(   )

    ①坐轮船、火车②使用洗衣机③照相、看电影④男子剪辫子、女子可以不缠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3. 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京张铁路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运营的铁路 B .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 C .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D . 电影《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 14. 马小虎的曾祖父是一名中国早期摄影爱好者。他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其中一张由于年代久远变得非常模糊,只能依稀看见“某某于广东某某”的字样,马小虎的同学各抒己见,其中不可能的是(   )

    A . 林则徐 摄于虎门销烟时 B . 孙中山 摄于国民党“一大”会址 C . 周恩来 摄于黄埔军校校址 D . 叶挺 摄于北伐战争前夜
  • 15. 下列有关物质文明传到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中国首家出租汽车公司诞生在上海 B . 中国最早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是电车 C . 中国最早的制片公司成立于上海 D . 19 世纪40 年代,照相术传到中国
  • 16. 下列现象,在中国近代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到电影院看电影 B . 用电报、电话与亲友进行联系 C . 用电脑上网 D . 出行可以使用轮船、火车、汽车
  • 17. 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

    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18. 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 . 《定军山》 B . 《渔光曲》 C . 《歌女红牡丹》 D . 《难夫难妻》
  • 19.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

    A . 《渔光曲》 B . 《定军山》 C . 《歌女红牡丹》 D . 《马路天使》
  • 20. 为后人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的近代发明是(   )

    ①电报②电影③电脑④照相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二、非选择题
  • 21. 1912年2月,成立不久的南京临时政府正式公布了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作曲的中华民国国歌。国歌写到:“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请回答:

    1. (1) 中华民国国歌颂扬了什么时代精神?

    2. (2) 这些时代精神在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化上有何表现?

    3. (3) 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请你谈谈对此次“巨变”的理解。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洋务运动为起点,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不仅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在近代史上,交通通 讯工具开始在近代中国出现。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应用,有线电报的传入,照相和电影传入中国,新闻报纸、出版机构开始出现,中国社会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 多彩。

    1. (1) 火车、轮船的传入和应用,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2. (2)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架设有线电报?

    3. (3) 电报、照相和电影的传入,分别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4. (4) 最著名的“新闻报纸”是什么?当时最著名的出版机构是什么?

    5. (5) “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哪些?(举出一点即可)

    6. (6) 从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中,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答出一点即可)

  • 23. 试列举中国近代对文化生活影响较大的几项新成果。

  • 24.

    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我们的领土被割占、资源被掠夺。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看看下边的图,结合你所了解的情况,说说近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交通:

    通信:

    文化生活:

    社会习俗: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