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组卷系统-专注K12在线组卷服务
充值中心
开通VIP会员
特惠下载包
激活权益
帮助中心
登录
注册
试题
试卷
试题
在线咨询
当前:
初中物理
小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道德与法治
初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科学
物理
化学
历史
道德与法治
地理
生物学
信息技术
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社会法治
高中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历史
思想政治
地理
生物学
信息技术
通用技术
首页
手动组卷
章节同步选题
知识点选题
智能组卷
章节智能组卷
知识点智能组卷
细目表组卷
试卷库
同步专区
备考专区
中考专区
智能教辅
在线测评
测
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
人教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
下载试题
平行组卷
收藏试卷
在线测评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答题卡下载
更新时间:2018-10-24
浏览次数:424
类型:同步测试
试卷属性
副标题:
无
*注意事项:
无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
更新时间:2018-10-24
浏览次数:424
类型:同步测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姓名:
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一、单选题
1. 一凸透镜焦距为6cm.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 李岚同学想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于是她将凸透镜沿主光轴远离点燃的蜡烛(此时物距大于焦距),在移动的过程中,凸透镜成的像将( )
A .
逐渐变大
B .
逐渐变小
C .
先变大后变小
D .
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3. 下列光学仪器中得到的实像比物体大的是( )
A .
照相机
B .
投影仪
C .
放大镜
D .
平面镜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4. 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是(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正立放大的实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5. 小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烛光移到离凸透镜16cm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f=16cm
B .
f=12cm
C .
f=8cm
D .
f=4cm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6. 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
B .
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
C .
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
D .
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7. 如图所示,人眼处在合适位置,都能观察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图①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B .
图②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C .
图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 .
图④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8. 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
A .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缩小的像
B .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放大的像
C .
光屏应向左移动,成放大的像
D .
光屏应向右移动,成缩小的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9. 大山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他把烛焰移到距透镜39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缩小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的是( )
A .
5cm
B .
10cm
C .
15cm
D .
20cm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0.
(2023·孝感模拟)
某凸透镜焦距为15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25厘米处向50厘米处移动时,则( )
A .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 .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
平面镜所成的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C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D .
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可以通过凸透镜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2. 某同学经过一节课的凸透镜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记录中不正确的是()
A .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 .
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
C .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D .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二、填空题
13. 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写焦距的范围)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4. 有甲、乙、丙三个凸透镜,小刚想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比较它们焦距的大小,实验时三个凸透镜和蜡烛火焰的距离都相等,蜡烛通过三个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记录如下表,则
透镜的焦距最大,
透镜的焦距最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要求将光具座上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
(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6. 当凸透镜成实像时,若将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它的像到透镜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7. 物体位于凸透镜前 20cm 处,此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为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8.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烛焰、透镜和光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时,光屏上得到
、
的实像;若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
.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1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如图所示,他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看到房屋
的像。(以上空格均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三、实验题
20.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
(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1. 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如图所示。
(1) 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将蜡烛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 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到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 使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2cm处,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
的清晰的实像。生活中常用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 明显还需要调整高度的是
.调整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倒立、
(选填“缩小”或“放大”)的实像,此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是
.该成像特点可作为
的原理(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
(2) 此时,小明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
(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人的眼睛的缺陷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3. 小明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
cm.
(2) 为了让像成在光屏中央,实验前要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
的位置.
(3) 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得到倒立、
的清晰的实像,
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
(4) 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果只调节蜡烛,应将蜡烛向
(选填“上”、“下”)调节.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24. 物理操作实验考试中,小明抽到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凸透镜固定在50cm位置保持不动。
(1) 实验前,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
上,其目的是使
。
(2) 实验前,小明将凸透镜正对阳光,适当移动光屏的位置,当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圆点时,小明测得圆点与凸透镜之间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3) 当蜡烛位于20cm 位置,光屏必须位于
cm到
cm之间,才能得到
立
的清晰的像。
(4) 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越来越短,可以观察到光屏上的像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
答案解析
收藏
纠错
+ 选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详情
试题分析
(总分:
0
)
总体分析
题量分析
难度分析
知识点分析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