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北师大版 /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 /第4单元 实现共同理想 /第12课 倾力奉献社会 /第2站 报效祖国 奉献社会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北师大版思品九年级全册第4单元第12课第二框报效祖国奉献社会...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248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分布在体育、教育等行业和系统,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工作的考验,拼搏进取,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这告诉我们()

    ①初中毕业后,应毫不犹豫地选择就业

    ②社会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③只要社会需要,能为社会作出贡献,从事任何职业都是光荣的

    ④每个人不论从事何种工作,都可以在本职工作中以不同的形式为国家作贡献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2. 恩来少年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祖国的独立、富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力量。居里夫人的理想是用毕生的精力,献身科学,让全人类获益,正是这个目标,使她大公无私,醉心于事业,才有了“三克镭”的感人故事。这说明()

    ①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和指路明灯,是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

    ②明确目标,树立理想,是保证我们成功的第一步

    ③有了理想,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④要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必须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3. “母鸡的理想是在庭院中啄食,所以它的翅膀不能再飞翔;鹰的理想是翱翔蓝天,所以有了搏击风雨的强健双翼。”这句话告诉我们(  )

    ①理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②我们在谈理想时应立足于现实③不同的理想可以造就不同的人生④我们的具体理想应该是发展变化的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生活充满选择。每个初中毕业生都将面临升学与就业的抉择。对此,我们正确的思考应该是(  )


    A . 考高中、上大学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B . 随遇而安,能考上高一级学校就上学,考不上就去找工作 C . 树立正确思想,做好继续升学或毕业后就业的两手准备 D . 只要生活安逸、经济富裕,其他问题都可以不管
  • 5. 我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但目前国内技术工人十分紧缺。某汽车厂欲招收260名数控技工,月薪达到6000元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上海市公布了四类工资最高的职业,其中有两类是高级或中级技术工种。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在选择成才目标时,要从自身实际出发②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工业发展的竞争③在选择成才目标时,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④要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6. 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的发展,为我们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确定个人的成长目标需要()
    ①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与潜能 ②了解社会对各种职业的角色期待③从家长期望出发,看准“热点”职业④从社会需要与自身的实际出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7. 女儿:“我想上职业技术学校,学我感兴趣的专业。”妈妈:“不行,上重点高中才有出息。”以下是女儿说服妈妈的理由,其中正确的有()
    ①社会发展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

    ②要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实际相结合,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

    ③学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就一定能成才

    ④只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就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8. 近年来,西部大开发为青年成才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今年有6万多名大学毕业生自愿到祖国西部去建功立业。他们的择业行为表明当代青年()①继承和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②有服务社会的精神③有崇高的社会理想④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9. 在共同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有的正确认识是()

    ①可以看到个人成长足迹与社会发展轨迹的交会②个人可以创造人类社会的历史③民族的腾飞和祖国的强大令我们感觉到责任和使命④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中学生立志报效祖国,以振兴中华为己任,落实到行动上,最重的就是()

    A . 努力学习 B . 关心个人的发展 C . 关心国家的发展 D . 参加军事训练
  • 1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法学院院长许传玺留学海外多年,在获得美国哈佛、耶鲁大学双博士学位并取得杰出成绩后,放弃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不讲报酬,不计名利,回国任教并创建中美法学院,吸引和凝聚了多位和他一样有志报国的海外归国法律人才,并多次应邀担任国家有关部门法律专家,在国际法律与政治等领域成功地捍卫了国家与民族利益。许传玺的事迹对我们在人生选择时的启示有 (  )

    ①人生选择的机会很少,必须把握好    ②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选择对人生影响很大
    ③错误的选择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④报效祖国是最明智的选择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2. 光阴似箭,初中三年一晃而过,小方走进了中考考场。面对人生选择,小方无比自信。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他找到了成功的钥匙()

    ①远大理想是成功的灯塔②热爱祖国、报效祖国是成功的基石③采取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一切权利是成功的保障④艰苦奋斗是成功的桥梁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3.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级各类人才,作为一个有志气的青年,面对人生机遇,把握自己成才目标的前提和标准应该是()

    A . 是否与自己的兴趣相一致 B . 是否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 C . 是否能让自己迅速成为名家 D . 是否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 14. 作为中学生,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投身现代化建设,但是仍然可以为全面小康的实现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我们(  )

    ①关注国家的发展②抓住机遇,迎接挑战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现代化服务的本领④关键是学好习,其他的不用管

    A . ②③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②④
  • 15.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志愿者自愿把人生最美好的一段年华,留给西部大地那些贫困闭塞、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亮丽的人生风采。从他们身上我们深深感受到,作为青少年一代(    )

    ①要勇于放弃自己的个人理想    ②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③要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④要具有艰苦创业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6. 一位中学生的“青春格言”是:所有成功的门都是须掩着的,不过这虚掩着的门不会自动打开,而是要靠你的双手才能把它推开。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理想的实现需要靠艰苦奋斗    ②成才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
    ③只要付出就能成功    ④个人努力使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A . ①②④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③
  • 17. 小明生在农村,深知农民不懂技术的苦衷。初中毕业后,他不顾父母的反对,报考了农业技术学校。可见,小明同学(    )
    A . 只有社会理想,没有个人理想 B . 理想不远大,层次较低 C . 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 D . 只顾自己而不顾家庭
  • 18. 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来拥抱美好的未来()

    ①树立切实可行的理想②能够科学地选择自己的人生③要富有创新精神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9. 进入2011年,“用工荒”现象再次凸显的同时,“就业难”的问题仍困扰着大学毕业生。出现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之一是供求的不平衡,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但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学历高,一线技术工人不是他们就业的首要选择。这启示我们()

    A . 要注重自己的学历,不能轻易就业 B . 只要挣钱,什么职业都可以考虑 C . 择业时既要正确认识自我,又要适应社会需求 D . 要避开就业竞争,完全走自主创业之路
  • 20.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成就什么事业,要想使自己的活动有意义,使自己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有个人荣誉感 B .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C . 投身到历史前进的大潮中 D . 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材料分析题
  • 21. 2008年是最特别的一年,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悲怆和喜悦;从抗击冰雪灾害到奥运会的成功展现,从抗震救灾到“神七”飞天,中国人用坚韧、勇敢、智慧向中国和世界交出了满意的答卷。感动中国组委会将特别奖授予全体“中国人”。期间,志愿服务始终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志愿者的崇高精神一直在感动着周围的人、感动着中国。学生张帆收看完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后说:“我是中国人!我该如何去塑造自我,将来也能感动中国?”请你帮他支招。

  • 22. 初中毕业考试就要到了,李龙云说:“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离开了学校,我的学习也就结束了。”杨红英却说:“不,在学校里是学习,到社会上也要学习,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学习。”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说你的理由。

  • 23. 正在接受教育的你,一定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请说出来与你的同学一起分享。
  • 24. 在“研究性学习”课上,某小组就“初三学生面临毕业和升学,在想些什么?”为题作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的心态比较正常,但也有两种情况值得引起注意。第一种情况是,个别同学厌学情绪严重。他们认为,学习没多大意思,不学习现在照样能做好工作。第二种情况是,部分同学思想压力很大,他们一心想进名牌高中,好在将来再进名牌大学。在他们看来,名牌大学出来的人就是人才,就能从事高贵的职业,获得更多的收入,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以上认识中有不少是不对的。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中的有关知识,分别对这两类同学的认识发表你的意见。
    1. (1) 对第一类同学的认识,我的意见是:
    2. (2) 对第二类同学的认识,我的意见是: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