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 /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思品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二框换位思考 与人为善同...

更新时间:2015-10-15 浏览次数:24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误会,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人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我们应该受得起误会。”对待别人的误会,我们应该(   )
    ①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②理解他人,与人为善
    ③据理力争,不能吃亏
    ④换位思考,互相尊重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 2. 换位思考要求我们(   )
    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对方联系起来
    ②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
    ③对交往对象切身关注,深入对方内心世界
    ④自己喜欢的事,一定要让别人喜欢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3. 下列描述中,体现了理解他人、善待他人精神的是(   )

    A . 他今天看起来心情不太好,不是故意惹我的,不要怪他了 B . 老师总批评我,肯定是看我不顺眼,故意找我的茬 C . 他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一定要找机会报复 D . 爸爸去外地工作,两个月都没打过电话,说明他不爱我,是一个坏爸爸
  • 4. 小明发现一个被虫咬了的苹果,本想递到后面给别的同学,但他马上想到,别人肯定不想要这个苹果,于是就自己拿了。他的想法体现了_____________的道理。(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乐于助人,相互支持 C . 竞争不忘合作 D . 团结是个人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 5. 下列描述中,体现了理解至上、善待他人精神的是(   )

    A . 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B . 老师总批评我,肯定是看我不顺心,故意找我的茬 C . 他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我一定要找机会报复 D . 爸爸去外地工作,两个月都没打过电话,他不爱我,是一个坏爸爸
  • 6.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误会产生,如刘少奇所说“世界上完全不被别人误会的是没有的,而误会迟早都是可以弄清楚的。我们应该受得起误会。”我们应如何对待别人的误会(   )
    ①“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怒已之心怒人”②理解他人,与人为善③换位思考互相尊重④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 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论语》中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这句话的实质是(  )

    A .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B . 宽容他人,悦纳自己 C . 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 D .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 8. 我们都有被冒犯的时候,对此正确的做法是:(  )
    ①体察对方的内心世界,或许能达成谅解②耿耿于怀,找机会报复③与人为善,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④对方凶,我也凶,谁怕谁



    A . ①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 D . ②③④
  • 9. 王羲之为了帮一个卖扇子的老婆婆卖出扇子,就亲自在扇子上题了字。老婆婆很快卖完了扇子,王羲之也留下了助人的美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 C . 自尊自信,扬长避短 D .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10. 下列做法中,体现换位思考方法的有(  )
    ①当不理解别人时,我将心比心想一想
    ②当父母反对我看电视剧时,我不理睬父母,照样看
    ③当我捡到一个钱包时,想想失主肯定很着急,就在原地等着
    ④当父母要求我认真学习时,我听不进去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 11. “换位思考”在实际生活中的好处就在于,通过换位思考(  )
    ①你会变得宽容②你会变得善解人意③体会广交朋友的乐趣④你会心想事成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 12. 放学路上,小蓉拾到一个装满现金和许多证件的钱包。小蓉把钱包带回了家,准备明天交给老师。妈妈知道后对小蓉说:“现在失主一定很着急,我们到路口等等看,说不定失主会找过来。”妈妈的做法是(  )
    ①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行为②懂得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行为③将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为④关爱他人、值得称赞的行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13. 在发试卷的时候,小敏发现自己的试卷上破了个洞,想换一张。但她转念一想,自己不想要,别人也不会想要,于是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表明小敏(  )

    A . 乐于助人 B . 严于律己 C . 懂得换位思考 D . 善于沽名钓誉
  • 14.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他们给了我资助,并教会我用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困难,用善意关爱他人,只要一提起‘阳光’我就激动。”这是被援助的群众的一段话。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对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们,我们应心存感激
    ②我们要学会传递爱心,播种快乐
    ③关爱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④只要是关心,任何方式都可以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 15. 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如果怀着一己私利去做一些看上去善良的事情,那就不是真正的善良。这表明(  )

    A . 与人为善就要是非分明 B . 只有伟人才有善良之心 C . 善良是无私的 D . 帮助他人能体验生命的快乐
  • 16. “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这告诉我们(  )

    A . 善良就是一颗真诚广博的爱心 B . 善良要见诸行动 C . 善良是无私的 D . 与人为善要是非分明
  • 17. 小红和小静吵架了,他俩一气之下,谁也不理睬谁,你劝他们(  )
    ①朋友应互相谅解②换位思考就能化解矛盾③顺其自然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④
  • 18. 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治水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多吗?”白圭所说的做法(  )
    ①是为了国家利益着想,值得称赞;
    ②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
    ③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
    ④没有做到将心比心,与人为善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9. 下面内容是对“换位思考”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自己的座位不合适,与别人换过来就可以了
    ②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③在思考作业题时,换位来思考
    ④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体谅他人的心意,与人为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 20. 在交往中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这就要求(  )

    A . 对人守信,对事负责 B . 主动沟通,尊重规则 C . 平等待人,取长补短 D . 思人所想,理解至上
二、非选择题
  • 21. A和B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A考了62分,他急忙问B考了多少,B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A偷偷看了B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9分。A于 是很骄傲地对B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这时,C对A说:“我考了95分,你和他差不多啊,刚刚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假如你是A,你会怎样想?怎样做?
  • 22. 罗刚和欧阳浩是好朋友,他俩的成绩一直不相上下。在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罗钢的成绩却高出欧阳浩10多分,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欧阳浩闷闷不乐, 他想:往常我们的复习资料都是公用的,这次肯定是罗刚偷偷地买了别的资料,要不然就是他通过其他渠道打听到了考试题,怪不得他这阵子好像对我躲躲闪闪的。 欧阳浩越想越气,刚好罗刚走过来问他考试失利的原因,他大吼道:“走开,我不想看到你!”
    1. (1) 欧阳浩为什么气愤?这对他会造成什么影响?
    2. (2) 如果换位思考,他应该怎么办?
  • 23. 材料一:在19世纪中叶的一个冬季里,有一个少年流浪到了美国南加州的沃尔森小镇,在那里,善良的杰克逊镇长收留了这个少年。冬季的小镇雨雪交加,镇长杰克逊家花圃旁的那条小道变得泥泞不堪,行人纷纷改道穿花圃而过,弄得里面一片狼藉。看到这些,被镇长收留下的少年心里很不忍,因此他便冒着雨雪看护花圃, 让行人仍从那条泥泞的小路上走过。此时,镇长挑来了一担炉渣,将那条小路铺好了,于是行人就不再从花圃中穿行了。镇长对少年说:“关照别人不就是关照自己么!”

    材料二:皖南山区某县有一个青年农民,他种的水稻品种好、产量高,他总是将自己的优良水稻品种无偿地送给村里的人。村民问他:“你这样做不 怕我们超过你吗?”这位青年农民回答:“我将好种子送给你们,其实也是帮助了自己。”他知道,周围的人们改良了他们的水稻品种,可以避免自己的水稻品种产 生异变,导致减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 (2) 我们为什么需要做到与人为善?
    3. (3) 怎样才能做到与人为善?
  • 24. 材料一   一个老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自己也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老人笑着回答:“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这样既方便了别人,也保护了自己。”

    材 料二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力斯。有一天,他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突然,脚边有一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绊脚。海格力斯猛踢了一脚,那袋子非但未动,反而 成倍地膨胀扩大起来。他恼羞成怒地操起一根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海格力斯无计可施,困惑不解。这时走来一位智者,智者对他说:“朋友, 快别动它,远离它,忘了它吧。它叫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1. (1) 分析材料一中盲人的话,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从老盲人身上,你是怎样理解与人为善的呢?
    2. (2) 材料二中的“仇恨袋”“你不侵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 25. 换位思考的客观要求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