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2024) /九年级全册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第3节 电阻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16章第3节电阻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10-15 浏览次数:58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 1. 下列所举的实验仪器中,能直接测量电阻的实验仪器是()
    A . 电流表 B . 电压表 C . 多用电表 D . 电能表
  • 2. 两条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相等的铜导线,串联在电路里,则粗的铜导线()
    A .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 B .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 C . 通过的电流要大 D . 通过的电流要小
  • 3. 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活动中,小李发现实验器材中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其中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A . 探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 B . 探究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 . 探究导体电阻与材料的关系 D . 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 4. ab和cd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端导体(Sab<Scd),将它们并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端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A . Uab>Ucd , Iab<Icd B . Uab=Ucd , Iab>Icd C . Uab<Ucd , Iab<Icd D . Uab=Ucd , Iab<Icd
  • 5. 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 . 甲导体的电阻比乙的大 B . 乙导体的电阻比甲的大 C . 甲、乙的电阻一样大 D . 无法比较甲、乙的电阻大小
  • 6. 在学习电阻时,某小组同学分别把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铜、铁、铝(ρ>ρ>ρ)长导线接在同一电源两端,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如图所示,以下假设最合理的是()

    A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种类有关 B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密度有关 C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D .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温度有关
  • 7. (2023九上·阳新期中) 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 . AB段电阻大,电流小 B . BC段电阻大电流大 C . AB段电阻大,电流与BC段相等 D . BC段电阻大电流与AB段相等
  • 8. 有长、宽不同,但材料、厚度均相同的四个矩形金属电阻,如图所示.将这四个电阻分别接在相同的电路中,则闭合开关后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A . B . C . D .
  • 9. 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根据公式R= 可知,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导体的电流决定导体电阻的大小 B . 当温度一定时,长度不同的两条镍铬合金导线,它们的电阻相等,则长度较长的导线横截面积较大 C . 忽略温度的影响,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D . 忽略温度的影响,两根长度相同的铝导线,电阻一定相等
  • 10. 一根铜导线的电阻为R,要使电路中的电阻变为4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 . 将铜导线对折起来,接在电路中 B . 将铜导线用拉丝机拉长至原来2倍 C . 将同样长,同样粗的铝导线代替铜导线接在电路中 D . 将两根相同的铜导线连起来
  • 11.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测得导体电阻为20Ω.如果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或0V时,导体的电阻为()

    A . 40Ω,20Ω B . 20Ω,0Ω   C . 20Ω,20Ω   D .  40Ω,0Ω
  • 12. (2021九上·建华期中)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B . 用不同的导体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 . 相同的电压加在电阻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D . 同一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也越大
  • 13. 一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导体的电阻是12Ω,断开电源使导体两端电压为0时,导体的电阻为()
    A . B . 12Ω C . D .
  • 14. 下列单位中,不是电阻单位的是()
    A . Ω B . V C . D .
  • 15. 一段导线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导线的电阻将()
    A . 是原导线电阻的2倍 B . 是原导线电阻的 C . 是原导线电阻的4倍 D . 是原导线电阻的
二、填空题(共5小题)
  • 16. 若将电流与电压的比值 定义为一个新的物理量.该物理量的数值越大,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选填“大”或“小”).若将新物理量取名为“电导”,符号取为“G”,则电热功率与电压的关系式可以写作:P=(用“G”和“U”表示).


  • 17. 如图所示,粗细、长短都相同的铜丝和铁丝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后,观察到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不同,这个现象说明了


  • 18. 小东同学在做课外小实验时,需要10Ω的电阻一个,但实验室里没有10Ω的电阻,实验室里有1.2m长的电阻丝,经过测量,这根电阻丝的电阻为30Ω,则他可以在这根电阻丝上截取cm长的一段就可使用.


  • 19. 1KΩ=Ω= MΩ;500Ω= KΩ= MΩ.

  • 20. 照明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把两段灯丝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则搭接后灯丝的电阻将变;接在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将变


三、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 21. 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 (1) 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 (2) 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选填“左”或“右”)端.
    3. (3) 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0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Ω.
    4. (4) 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上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表:

      L/cm

      15

      30

      45

      60

      75

      R/Ω

      2.5

      5

      7.5

      10

      12.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R与L的关系是

    5. (5) 王小强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填“是”或“不”)正确,说明理由:

  • 22. 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 (1) 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 (2) 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1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读数为I=A,此时金属丝的电阻R=Ω.

    3. (3) 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出AP段的长度l和对应的电压电流值,并计算出电阻值R,其中l和R的数据如下表:

      L/cm

      30

      40

      50

      60

      70

      80

      R/Ω

      2.1

      2.8

      3.5

      4.2

      4.9

      5.6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4. (4) 小军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的最大值,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你认为他的想法是(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 23. 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晓彤和小雪进行了类比猜想:
    1. (1) 晓彤的类比依据是:长度相同的水管,管子粗,阻力小.由此晓彤的猜想是
    2. (2) 小雪猜想:导体越长,它的电阻可能越大.小雪猜想的类比依据是

  • 24. (2022九上·高唐期中)

    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器材如图,其中1、3为锰铜丝,2、4为镍铬丝,它们中的第3根横截面积为2S,其它根横截面积为S.

    1. (1)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材料有关,应将导线和导线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2. (2)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应将导线和导线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3. (3) 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关系,应将导线1和导线先后接入电路A、B两点间.


  • 25.

    如图所示,木板上有两条长度与横截面积均相等的金属丝.AB是镍铬合金丝,CD是锰铜丝.将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通过观察比较电流表示数的大小,从而得出相对应的结论.那么这个实验装置探究的问题是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