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 /冀少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 /第三章 形形色色的植物 /第四节 苔藓植物与蕨类植物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3.4苔藓植物和蕨...

更新时间:2018-10-27 浏览次数:345 类型:同步测试
一、<b >单选题</b>
  • 1. 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环境监测的指示植物是因为(  )
    A . 其植株非常矮小,容易死亡 B . 它有假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有毒物质 C . 其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毒气容易侵入 D . 它有输导组织,有毒物质容易扩散
  • 2. 下列各项中,属于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的是(  )
    A . 都生活在干旱地区 B . 都有茎、叶的分化 C . 都有输导组织 D . 种子外面都没有种皮和果皮包被
  • 3. 下列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 水绵无根、茎、叶的分化 B . 葫芦藓的根为假根 C . 贯众叶背着生有褐色的种子 D . 满江红、卷柏都属于蕨类植物
  • 4.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是清•袁枚的一首诗,这里的“苔”即是苔藓,根据你对植物类群的了解,苔藓植物的生殖方式为(  )
    A . 种子繁殖 B . 孢子生殖 C . 分裂生殖 D . 出芽生殖
  • 5. 下列哪种植物可以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  (    )
    A . 卷柏 B . 水绵 C . 水葫芦 D . 葫芦藓
  • 6. 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和“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中分别描述了两种不同植物大量繁殖后的自然景观,它们是(   )
    A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 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 C .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 藻类植物和被子植物
  • 7. 关于苔藓植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有茎和叶的分化,无输导组织 B . 无根、茎、叶的分化 C . 有根、茎、叶的分化 D . 有茎和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 8. 某同学外出游玩时采集到一些苔藓植物,你认为他应该是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采集到的(  )
    A . 清澈的溪流中 B . 树林或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C . 向阳干燥的田野中 D . 阴暗无光的山洞中
  • 9. 下列植物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茎和叶的是(    )
    A . 海带 B . 葫芦藓 C . 水绵 D . 满江红
  • 10. 畅游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倾听天籁之音,林密水清给人以无穷的享受.特别是在浓密的林间行走,我们只顾欣赏如画的风景,稍不留意就会被地面上绿茵如毯的植物所滑倒,这种植物只有茎和叶,没有真正的根,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你认为这种植物属于(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裸子植物
  • 11. 苔藓植物的植株长得十分矮小,主要原因是(   )。
    A . 叶子太薄 B . 茎太细小 C . 没有真正的根 D . 靠孢子繁殖
  • 12. (2018·绥化) 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逐渐变成煤的植物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苔藓植物 C . 蕨类植物 D . 种子植物
  • 13. (2018八下·石景山期末) 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更适于在陆地上生活的原因是(    )
    A . 蕨类植物的光合作用更强 B . 蕨类植物的呼吸作用更强 C . 蕨类植物运输水分的能力更强 D . 蕨类植物用孢子进行生殖
  • 14. 图中图甲和图乙分别代表葫芦藓和蕨的植株,据图回答。

    1. (1) 图甲中(填字母)只起固定作用,图乙中(填字母)起固定作用外,还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2. (2) 图甲中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是,(填字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填字母)
    3. (3) 图乙中A,B,C中都有组织和组织,能运输。而图甲中的A′、B′、C′中无此结构。
    4. (4) 由此可见,图中的植株长得比较高大。
  • 15. 小明在爷爷家看到了一株植物(如图甲),觉得特别漂亮,细心的他还发现叶的背面有一些褐色的隆起(如图乙)。他产生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解答。

    1. (1) 小明向爷爷要这株植物的种子带回家去种,爷爷却没有给他,为什么?
    2. (2) 爷爷把这株植物送给了小明,让他带回家去养,你认为小明应把它放在的环境中。
二、<b >综合题</b>
  • 16. 蕨类植物                                                  
    1. (1) 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环境中。
    2. (2) 形态结构:与苔藓植物相比,蕨类植物比较,有的分化,并且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用进行繁殖。
    3. (3) 蕨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蕨的嫩叶和富含淀粉的地下茎可食用;、贯众等可供药用;可作绿肥和饲料;古代蕨类可形成煤。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