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21-05-20 浏览次数:48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2024九下·北京市月考)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 .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 C .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 .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 2. 夏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不一会儿,她发现瓶壁上出现了小水珠,下列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
    A . 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 . 日出雾散 C . 寒冷冬天,冰冻衣服变干 D . 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气”
  • 3. 细心的小贺发现清晨的贺江江面上常出现一层薄雾,这是由于江水(    )
    A . 经过蒸发形成的水蒸气 B . 先汽化后凝华 C . 先蒸发后凝固 D . 先蒸发后液化
  • 4.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 .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 5. 目前绿色环保电冰箱采用了R600、R134a、环戊烷等制冷剂,作为氟利昂的替代品,充当热的“搬运工”,把冰箱里的“热”“搬运”到冰箱外面,因为它们可以像氟利一样即容易汽化也容易液化.有关这种电冰箱工作过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液化、吸热 B . 制冷剂进入冷冻室的管子里迅速汽化、吸热 C . 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液化、吸热 D . 制冷剂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后,会汽化、放热
  • 6.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 B . 进行消毒 C . 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 D . 防止镜框受热膨胀,致使镜片脱落
  • 7. 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  )
    A . 给墨水瓶加盖 B . 将新鲜苹果装入保鲜袋 C . 将新鲜蔬菜存放在阴凉不通风的地方 D .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 8.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图是江涛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先熔化,后液化 B . 先升华,后凝华 C . 先汽化,后液化 D . 先汽化,后凝固
  • 9. 在探究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主要用来探究

    A .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的关系 B . 蒸发的快慢与气压的关系 C . 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D . 蒸发的快慢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 10. 如图所示,下列图像能反映水沸腾过程的是(    )
    A . B . C . D .
  • 11. (2018·临沂模拟) 小丽想利用酒精灯、烧瓶、金属盘、水和铁架台等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把器材按图中所示组装好,并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A . 熄灭酒精灯 B . 听水的声音的大小 C .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D . 将金属盘斜放在瓶口的上方
  • 12. (2022八上·宜兴月考) 夏天,小雨将冰水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 . 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 . 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 . 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 13. (2017·衡阳模拟) 今年春季,株洲持续了较长时间的“回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此现象属于(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升华 D . 凝华
  • 14. 小明学习了汽化和液化后,对书本练习的第3题“用纸盒可以烧开水”感到疑问,于是他回家动手实验,发现水烧开了可纸盒却没有烧着.关于纸盒没有烧着,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 . 水的沸点高于火焰温度 B . 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 C . 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温度 D . 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
  • 15. 生活中常用的“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 . “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的止沸 C . 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的止沸 D . 扬汤止沸能彻底的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二、填空题
  • 16. 林则徐初到广州禁烟,西方多国领事特备西餐宴请.在吃冰激凌时,因为冒着“气”,林则徐以为很烫便张嘴吹了吹才吃,遭耻笑.事后,林则徐盛宴回请.端上来芋泥(闽菜一种甜食),芋泥不冒热气,乍看犹如凉菜,实则烫舌.果然众领事一见佳肴,纷纷舀起就吃,直烫得哇哇大叫.林则徐在一旁微笑不语.冰激凌周围冒着“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洋人“烫得哇哇大叫”是因为浮油阻碍了水的(填物态变化种类及伴随的吸热放热状态)。

  • 17. 冬天的早晨,爸爸开车送小明去上学.由于天冷车窗都关着,但车刚行驶一小段距离,小明就发现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出现了一层“白雾”.这层“白雾”形成的原因是

  • 18.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现象(汽化/液化);根据你的观察,在室内无风时,冰棍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甲/乙)。

  • 19.

    如图,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一个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观察到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解答题
  • 20.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房间壶嘴的上方较多,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

     

  • 21. 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经长时间加热,水总不能沸腾,根据你现有的知识与经验,猜想两种可能的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原因一:;解决办法:

    原因二:;解决办法:

  • 22. 室内温度为20℃,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 23.

    陈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对烧瓶里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通入烧杯中(烧杯中盛有15℃的冷水),温度计甲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温度计乙用于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



    1. (1)


      烧瓶内的水沸腾后,陈明观察到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水的沸点为℃,此时烧瓶内液面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整个加热过程中,甲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规律是

    2. (2) 一段时间后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了,这是因为

    3. (3) 随着实验的进行,右侧烧杯内水的质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24. 小明了解了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后.产生了疑问:“沸腾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看到,液体各处都有产生气泡的情况,能够证明内部和表面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对于蒸发现象,如何能证明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呢?“你想如何证明这个问题呢?把你的设想写出来,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