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物理 /粤沪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 /5 水循环与水资源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水循环与水资源同步检测卷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660 类型:同步测试
一、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水循环与水资源同步检测卷
  • 1. 夏天的早晨,扬州市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 . 0℃ B . 25℃ C . 50℃ D . 75℃
  • 2. 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的形成 C . 湿衣服晾干 D . 雾凇出现
  • 3. 今年5月份以来,据怀化市气象局工作人员统计,有近20多天的阴雨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不便,在自然界中,雨形成主要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变成小水珠,则雨形成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熔化 D . 升华
  • 4. 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 .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 仲夏,烈日炎炎土地干涸 C . 深秋,清晨草地出现白霜 D . 严冬,寒风凛冽湖水结冰
  • 5. 如图所示,是桂北猫儿山上雨后形成的美丽雾气。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 雾是雨水汽化成的水蒸气 C .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6.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由凝华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
    A .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 . 夏天,草叶上形成的露珠 C . 寒冬季节,户外的雪人变小 D . 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 7.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A . 山顶的大雾 B . 夏季的大雨 C . 冬季的霜 D . 冬天河面千里冰封的场景
  • 8. 北方秋、冬两季早晨常出现霜,下列有关霜的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是凝华现象且吸热 B . 是凝华现象且放热 C . 是凝固现象且放热 D . 是凝固现象且吸热
  • 9. 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从物理学角度看,雾是由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
    A . 液化 B . 凝华 C . 升华 D . 汽化
  • 10.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种景象中的“冰”“雪”的形成所对应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和液化 B . 升华和凝华 C . 凝固和凝华 D . 凝固和液化
  • 11. 我市保康县的山区雨后经常形成美丽的雾气。关于雾的形成,是因为发生了 (   )
    A . 液化现象 B . 升华现象 C . 凝华现象 D . 凝固现象
  • 12. (2019八上·揭西期末) 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小雪 B . 霜冻 C . D . 冰雹
  • 13. 在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 冰雪消融 B . 露珠晶莹 C . 霜满枝头 D . 冰花剔透
  • 14. (2016八上·凤庆期中) 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
    A . 下雾 B . 下霜 C . 降雨 D . 结冰
  • 15. 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 露的形成 B . 霜的形成 C . 冰的形成 D . 冰的熔化
  • 16. 小龙去鹤地水库度假,一天清晨,发现在水库水面上有一些雾气,这个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  )
    A . 液化 放热 B . 升华 吸热 C . 凝固 放热 D . 熔化 吸热
  • 17. 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此过程要(填“吸热” 或“放热”)。


  • 18. 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名称)

  • 19. 2012年3月,英国科学家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说明光具有 。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能转化为能。

  • 20. 有一则科学笑话,说的是清朝末年,洋人请清廷官员吃冰棍,官员见冰棍冒着“白气”,以为是热腾腾的食品,大吃一口,吞吐两难。官员请洋人吃炖鸡蛋,表面平静无奇,其温度接近100℃,洋人大吃一口,烫得满嘴是泡!冰棍冒“白气”的原因是:。炖鸡蛋的表面有一层猪油(猪油的沸点约为260℃),说明猪油在这里的作用是

  • 21.

    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烛蜡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图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丁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 22.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 (1) 小红观察到水中产生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此时水的温度是℃,要使此温度计的示数继续继续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2. (2) 小红同学又认真观察了家里烧开水的过程,发现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时;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在壶嘴位置却几乎看不见“白气”(如图乙).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
  • 23. 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可知:

    1. (1) 冰属于(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 (2) 在BC阶段物质处于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此过程中要吸热,温度
    3. (3) 回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
  • 24.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同时伴随着(选填“吸”、“放”)热;过程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请你谈谈自己平时是如何节约用水的(写两点)


  • 25.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 (1) 霜是由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
    2. (2) 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

      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

    3. (3) 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

      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