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9课 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2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它存在的时间(  )

    A . 13年 B . 15年 C . 17年 D . 19年
  • 2.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 秦的暴政 B . 陈胜吴广起义 C . 赋税的沉重 D .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3. 秦始皇专制统治在文化思想领域的集中表现是(    )

    A . 统一文字 B .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 刑罚严酷 D . 焚书坑儒
  • 4. 《史记‧秦始皇本纪》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百姓)。”此语一出,秦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

    A . 统一文字 B . 焚书坑儒 C . 兴文字狱 D . 诛尽百家学者
  • 5. 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下列四本书在焚书坑儒之后,还能阅读的是(      )

    A . 《孟子》 B . 《道德经》 C . 《周易》 D . 《论语》
  • 6. 秦末农民战争中打败秦军的决定性战役是      (      )

    A . 牧野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城濮之战
  • 7.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领导人是  (   )

    A . 陈胜、吴广 B . 刘邦、项羽 C . 李斯、蒙恬 D . 张角
  • 8. 消灭了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


    A . 涿鹿之战 B . 牧野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长平之战
  • 9. 导致秦朝“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焚书坑儒” B . 人口众多 C . 徭役繁重 D . 法律严酷
  • 10. “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餔。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支柱。”这首童谣真实的反映了秦朝(     )

    A . 加强文化专制 B . 徭役、兵役繁重 C . 法律极其残酷 D . 长城工程的宏大
  • 11. “焚书坑儒”采纳了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建议(     )

    A . 赵高 B . 李斯 C . 淳于越 D . 韩非
  • 12.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中的“沛公”是指(   )

    A . 陈胜 B . 刘邦 C . 吴广 D . 项羽
  • 13. 焚书坑儒”时,被焚书籍不包括(    )

    ①医药类  ②卜筮类  ③种植类  ④六国史书  ⑤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书籍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⑤
  • 14. 秦朝法律以严酷著称,其中“族诛”的含义是  (    )

     

    A . 一家犯法,邻里受牵连 B . 一家犯法,家族受牵连 C . 一人犯法,亲族受牵连 D . 一人死罪,亲族都处死
  • 15.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发生地大泽乡位于今天的(    )

     

    A . 安徽境内 B . 湖北境内 C . 河南境内 D . 河北境内
  • 16. 在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首先率军攻占咸阳的是 (    )

    A . 陈胜 B . 吴广 C . 刘邦 D . 项羽
  • 17.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巨鹿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楚汉之争
  • 18. 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王,既有功,也有过。下列秦始皇的做法中不值得称道的是(  )
    A .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B .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 . 开凿灵渠 D . 焚书坑儒,实行暴政
  • 19. 下列战役中与项羽有关的是(    )
    A . 长平之战 B . 城濮大战 C . 巨鹿之战 D . 马陵之战
  • 20. 与秦末农民战争有关的两个成语故事是

    ①破釜沉舟②草木皆兵③斩木为兵,揭竿而起④草船借箭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二、填空题
三、材料解析题
  • 24. 阅读下列材料: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1. (1) 上述材料出自哪一人物之口?他的主要历史事迹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他的主要历史事迹的结果和意义。
  • 2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历史学家郭沫若

    材料二:就人类文明史而言,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类似“焚书坑儒”这样的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焚书”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在商君教引下秦孝公“燔《诗》、《书》而明法令”。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严重。

                                               ——《“焚书坑儒”新说》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 (2) 当时统治者是谁?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他“烧残书籍”的目的何在?
    3. (3) 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4. (4) 材料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指的是什么局面?
    5. (5) 两则材料中,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