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华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政权的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师大版历史七上第四单元第十七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同步训练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278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是我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最基本原因的是(    )
    A . 反对各族统治者的斗争 B . 各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长期交往 C . 各民族之间的战争 D . 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改革
  • 2. 自孝文帝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如“孝武帝”“孝明帝”等,这与下列内容有关的是(   )
    A . 北魏迁都洛阳 B . 北魏改用汉姓 C . 北魏改穿汉服 D . 北魏学习汉族礼法
  • 3. 中国古代采取了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融合的改革是( )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王安石变法 D . 张居正改革
  • 4. 下列历史现象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的是(    )
    A . 黄河流域的统一 B . 北方政权的更迭 C . 少数民族封建化 D . 北方民族大融合
  • 5.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    )
    A . 鲜卑 B . 匈奴 C . D .
  • 6. 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
    A . 匈奴 B . 鲜卑 C . 羌族 D . 羯族
  • 7. 东汉末年到南北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的统一局面有(  )

    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②前秦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  ③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④淝水之战后,东晋统一北方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8. 《魏书》记载:“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颁发这一诏书的是(  )
    A . 汉文帝 B . 苻坚 C . 孝文帝 D . 冯太后
  • 9. 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
    A . 管仲改革 B . 商鞅变法 C .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 汉武帝改革
  • 10. 促进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采用汉姓的根本原因是(  )
    A . 汉族地主的建议 B . 南北对峙的形势 C .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D . 先进封建经济的影响
  • 11. 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 .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 . 为北魏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D . 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间的战争
  • 12. 下列内容属于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是(  )

    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②加快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③北方农民不断南迁 ④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 13. 在隋朝统一前,北方多个政权分立,其中有二个少数民族政权曾统一过黄河流域,这二个政权是( )

    ①曹魏    ②西晋     ③前秦     ④北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 14. 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
    A . 汉族 B . 氐族 C . 匈奴 D . 鲜卑
  • 15. 有一位传奇太后因为在改革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而成为顺应北方民族大融合历史潮流的杰出代表,她是( )

    A . 马太后 B . 萧太后 C . 冯太后 D . 慈禧太后
  • 16. 孝文帝为加快民族融合的进程,将都城迁至( )
    A . 平城 B . 洛阳 C . 长安 D . 建业
  • 17. 《魏书》记载:(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这里的“北俗之语”是指 ( )
    A . 匈奴语 B . 汉语 C . 鲜卑语 D . 胡语
  • 18. 北方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融合在社会生活方面成果突出,下列成果中不属于此范围的一项是( )

    A . 胡服骑射 B . 胡人汉服 C . 汉人胡食 D . 汉族改变席地而坐习俗
  • 19.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 . 促进北魏的发展 C . 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 . 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 20.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
    A . 广泛的民族大融合 B . 国家政权不断更替 C . 南北方经济得到不同的发展 D . 国家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
二、填空题
三、材料解析题
  • 24. 阅读下列材料

         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 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回答:

    1. (1) “魏主”是谁?上文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 (2)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 (3) 今天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立场上对“魏主”作一简要评价。

  • 25. 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二: “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进行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 (1) 两则材料都可能出自哪位皇帝之口?

    2. (2) 两则材料各自提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3. (3) 材料一中的“平城”指的是哪个城市?后迁都到哪里?

    4. (4) 根据材料一说出迁都的原因有哪些?

    5. (5) 材料二中“北语”和“正音”分别指什么?

    6. (6) 鲜卑族不再作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存在,请分别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和鲜卑族拓跋部的立场上对这位皇帝的改革进行评价。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