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2017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

更新时间:2017-03-15 浏览次数:53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19八上·东莞期中) 林则徐在上道光皇帝的奏折中指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yìyì)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 . 鸦片泛滥成灾 B . 西方传教士活动猖獗 C . 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D . 国家主权不断丧失
  • 2. (2021八上·岳池期中) 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 . 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 C . 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 D . 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 3. (2016八上·相城期中)

    如图所指的战争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4. (2016八上·相城期中)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评价的是(  )

    A . 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 D .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 5. (2023八上·上杭开学考) “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当时还有一个国家和美国想法类似,你知道他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日本 D . 俄国
  • 6. (2016八上·相城期中) 历史学家黄仁宇说:“《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因“不满意”而采取的行动是(  )

    A . 向中国倾销鸦片 B .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发动甲午中日战争 D . 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2016八上·宜兴期末) 民族英雄指捍卫本民族的独立、自由和利益,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表现无比英勇的人.有人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

    A . 率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B .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C . 收复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D . 创办福州船政局 
  • 8. (2016八上·相城期中)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9. (2016八上·相城期中)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10. (2016八上·相城期中)

    如图是1900年西方国家出版的一幅“八位强人正在合力痛打一位弱者”的宣传画.据你所学历史知识推测最后的结果是(  )

    A . “弱者最终灭亡” B . “弱者”成为被控制的“木偶” C . “弱者”迅速回击,并发展壮大 D . “弱者”被肢解瓜分
  • 11. (2022八上·德江期中)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一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洋务运动 D . 新文化运动
  • 12. (2017九·钦州港开学考)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以下属于洋务派“制器”的是(  )

    A . 上海轮船招商局 B . 汉阳铁厂 C . 鞍山钢铁公司 D . 江南制造总局
  • 13. (2020·鞍山模拟)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 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 C .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 . 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 14. (2016八上·相城期中) 在戊戌变法期间,谭嗣同曾经自述:“京居既久,始知所愿者皆虚一无可冀(期望),慨念横目,徒具深悲。平时所学,至此竟茫无倚。”你认为这段话体现了谭嗣同怎样的情感(  )

    A . 脱离群众,找不到变法出路 B . 放弃了维新变法救国救民的理想 C . 对维新派不满,开始转向革命 D . 悲观失望,准备向顽固派妥协
  • 15. (2016八上·相城期中) 我们说维新变法运动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是指启什么思想之蒙(  )

    A . 封建主义思想 B . 马克思主义思想 C . 资产阶级思想 D . 无产阶级思想
  • 16. (2016八上·相城期中)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者平等以有参政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材料出自哪一政党的誓词(  )

    A . 中国兴中会 B . 中国同盟会 C . 中国国民党 D . 中国共产党
  • 17. (2019八上·岑溪期中)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

    A . 1911 B . 1913 C . 1912 D . 1927
  • 18. “孙中山在遗嘱内嘱咐曰:‘革命尚未彻底,同志仍需努力。’”下列对“革命尚未彻底”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 . 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C . 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衰世凯窃取 D . 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 19. (2017八上·东台期中) 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 . 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B . 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C . 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D . 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四、材料解析题
  • 29. (2016八上·相城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请回答: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 (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两例).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 (3) 请你为上述材料拟一个恰当的主题;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 30. (2016八上·相城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这些企业虽由官府控制,但吸收私人资本,产品投放市场。当时外商企业垄断民用工业,洋务派希望兴办民用工业同外国人竞争,“分洋商之利”,同时给军事工业提供资金、燃料。

    ——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指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目的和民用企业的特点(不得摘抄原文).洋务派如此努力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据材料二指出这场战争使日本国民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同时,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变化?此后中国人民为了改变局面进行怎样的努力?

  • 31. (2016八上·相城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 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新青年》

    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狂人日落己》

    材料三: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提到的“德、赛两先生”具体各指什么?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具体有哪些人(至少写出两位)?

    2. (2) 请你指出材料二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多写不给分)?

    3. (3) 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觉得应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