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新课标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同...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29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
  • 1. “中国加入世贸,就好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 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 . 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B . 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C . 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D .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 2. (2019高一下·汪清期中) 在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居于“龙头”地位的是(  )。
    A . 沿海开放城市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经济特区 D . 内地开放城市
  • 3. 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由此做出的决策是(  )。
    A . 设立海南岛经济特区 B . 开放天津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 .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 . 环渤海湾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 4. 浙江是中国对外开放度较高的沿海省份之一,也是投资环境较好的省份。其中国家最早批准浙江对外开放的是(  )。
    A . 经济特区 B . 沿海经济开放区 C . 沿海港口城市 D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5. (2018高一下·綦江期末)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 . 开放港口城市 B . 开辟经济开放区 C .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 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 6. (2021高二上·沾益月考) 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血路”是指(  )。
    A . 率先建立经济特区 B . 率先实行改革开放 C . 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体制 D . 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7. 用“春意盎然”来形容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十分恰当的:枯木可见,但万物复苏,各行各业充满生机。下列情景与那个年代无关的是( )。
    A . 浦东新区,高楼四起,跨国公司的招牌引人注目 B . 日新月异的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振奋人心 C . 春播的田野上,父子兄妹聚在自家的责任田上精耕细作 D . 充满希望的海南省,各地客商、民工来去匆匆
  • 8. (2021高一下·桂林期中)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当时“先行一步”的政策是(  )
    A . 设立经济特区 B . 试点家庭联产承包 C . 实行市场经济 D . 扩大企业经营权限
  • 9. (2020高三上·四子王旗期中)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
    A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 决定在广东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C . 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D . 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10. 对于人口迁移现象,英国学者雷文斯但提出了“推拉理论”,其含义是指“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
    A .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 B . 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 .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 . 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 11. 下表为《1972年至1985年中美贸易状况表》,对下表内容解读不当的是(  )

    时间

    美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 755

    1 059

    1985年

    3 855

    3 840

    A . 1980年之前中美贸易总体呈现低水平增长趋势 B . 1980年中美贸易总额大幅增长与中美建交有关 C . 80年代中国实施对外开放致对美出口增长迅猛 D . 8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致对华出口几无增长
  • 12. (2019高一下·宁德期中) 2001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只有35.6亿美元,2010年在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增加到259.1亿美元。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的比重达到54%和26.7%,外资和民营企业出口增加18.8%和7.1%。对这些现象评价最合理的是( )
    A . “入世”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B . 改革开放扩大了国内市场需求 C . “入世”促进了外贸结构和体制优化 D . 经济危机削弱了西方国家的竞争力
  • 13. 下列关于我国经济特区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1980年设立的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 B . 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 C . 经济特区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D . 中国政府对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 14. 过去是一个边陲小镇,“一条街,一栋楼,一个警察看两头,一个公园一只猴,不用几分钟,这头到那头”是它落后的写照,但改革开放的春风让它“一夜崛起”,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应该是(  )
    A . 深圳 B . 上海浦东 C . 珠海 D . 汕头
  • 15. 在一次知识竞赛中,主持人给出了以下提示语:中国近代历史上最早被迫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之一;改革开放后,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根据提示,最佳选择是(  )
    A . 上海 B . 厦门 C . 广州 D . 汕头
  • 16.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被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有(  )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 ②珠江三角洲地区 ③闽东南地区 ④环渤海地区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7. 原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计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 . 浦东开发开放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 . 浦东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 D . 中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 18. “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过去上海市民常说的一句话,而现在早已成为上海人茶余饭后的笑谈了。产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 全国实行改革开放 B . 浦东地区的开发和开放 C . 在沿海地区创办经济特区 D . 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19. 以下区域开放的先后顺序是(  )

    ①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上海浦东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③①④
  • 20.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此体系的形成标志着(   )
    A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C .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达到一个新阶段 D . 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 21. 材料一 夷货非衣食所急,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相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

    材料二 中国内地风气尚未尽开,资本又不充裕,试问舍世界各国经济互助,有何别法?互助之道无他,即合各国之利病共同,视线一致者,集一银公司,棉铁为主要……确其预算,等差其年度,支配其用数,程序其设施,检核其成绩,而又势以平等资本,公开昭布其条件,而互输产品保公司之利,以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如是十五年小效,三十年大效,可以预言。

    ——《张季子九录·实业录》

    1. (1) 材料一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出于何种目的考虑?
    2. (2) 材料二在对外方面的主张是什么?出于何种目的考虑?
  • 22. 材料: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1. (1) 依据材料看我国对外开放是发展什么经济?
    2. (2)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 23. 广州的经济发展见证了中国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时期,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过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总量的3%左右。

    材料二 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旅居南洋归侨陈启源在广州地区南海简村创建继昌隆缫丝厂。这是我国第一家商办近代化胡器(外国机器)缫丝厂。

    材料三 1979年,中央确定对两省(广东、福建)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把经济尽快搞上去。这个重大的决策,对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制定这一政策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此企业的性质。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此类企业产生的原因。
    3. (3) 材料三中的“重大的决策”是什么?简要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

    ——柯林·麦克拉期等著《1978年以来的中国

    ——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材料二 1984年初,邓小平南下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他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材料三 (开发和开放前)浦东虽然与繁华的上海外滩、南京路仅一江之隔,但经济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老城区。

    材料四 今日浦东景象

    1. (1) 中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选择在此处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
    2. (2) 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成功创建有什么意义?
    3. (3) 材料三、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年份

    人民币(亿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1978

    355

    167.6

    187.4

    -19.8

    1985

    2 066.7

    808.9

    1 257.8

    -448.9

    1988

    3 821.8

    1 766.7

    2 055.1

    -288.4

    1991

    7 225.8

    3 827.1

    3 398.7

    428.4

    1995

    23 499.9

    12 451.8

    11 048.1

    1 403.7

    1997

    26 958.6

    15 152.8

    11 805.8

    3 347.0

    ——《中国统计年鉴(1998)》

    材料二 当其他人在编写游戏规则时,一个外向型的中国决不能袖手旁观。一个拥有越来越重要的出口利益的中国决不能没有可靠地、更多地进入全球市场的机会,而这种可靠性只有在多边体制中才能找到。

    ——世贸组织总干事雷纳托·鲁杰罗在

    北京大学的演讲词

    材料三 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郭楚《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代中国是如何“进入全球市场”的?
    3. (3) 当代中国对发展城市群也在进行实践与探索,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的重大举措说明。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