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3课 祖国统一大业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华东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祖国统一大业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1066 类型:同步测试
一、 选择题
  • 1. 虽然“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但它首先被运用于解决哪一问题(   )


    A . 深圳问题 B . 香港问题 C . 澳门问题 D . 西藏问题
  • 2. “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 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  )


    A . 香港问题 B . 台湾问题 C . 澳门问题 D . 国际问题
  • 3. 1990年,海峡两岸分别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这表明两岸(   )

    A . 达成了“一个中国”的共识 B . 政府间形成了直接对话机制 C . 直接“三通”的局面终于形成 D . 交流取得了重大进展
  • 4. 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评。其中有这样的评论:“如果说十年前无论是国际社会,还是香港 本地,都有不少人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心存怀疑,今天,所有的疑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请你给该评论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


    A . “一国两制”的实践日益丰富 B . “一国两制”——香港繁荣稳定的保证 C . “一国两制”能够解决台湾问题 D . “一国两制”,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5. 九年级(2)班同学在复习某一学习主题时,做了如下总笔2—1记,其中归类不当的一项是( )


    A . 香港回归举国庆——“一国两制”首次成功运用于实践之中 B . “水稻之父”袁隆平——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C . 太空奏响《东方红》——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 . 戈壁升起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
  • 6. 2013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时表示,希望两岸双方继续增强互信,稳步推进两岸关系全面发展,团结两岸同胞,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稳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 .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 .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 7. 2014年5月7日,习近平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时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作出的共同选择。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坚持(  )

    A . 一个中国原则 B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 . 共同富裕原则 D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 8. “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中的“两制”是指(  )


    A . 两种社会制度 B . 两种法律制度 C . 两种管理制度 D . 两种经济制度
  • 9. 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


    A .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 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C .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 10. 我国之所以能够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 .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 “一国两制”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D . 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11. 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港澳回归,洗雪国耻”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④③
  • 12.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的“MACAU”,是指什么地方? 她又是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


    A . 香港1997.7.1 B . 澳门1997.7.1 C . 香港1999.12.20 D . 澳门1999.12.20
  • 13. 邓小平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为“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国家制定了(   )

    A . 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的可能 B .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C . 维持现状,和平共处 D . 实行三通,加强联系的方针
  • 14. 在中英就香港问题谈判时,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可能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主要是指:(   )


    A .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 . 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声誉 C .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 . 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 15. “紫荆怒放,莲花添彩,港澳回归祖国了!”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B . 中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C . “一国两制”构想适合港澳区情 D . 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 16. “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


    A . 台湾 深圳 B . 香港 澳门 C . 澳门 深圳 D . 香港 台湾
  • 17. 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

    ①综合国力的体现②“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③既尊重了历史,又尊重了现实④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 18. 香港和澳门回归,其理论依据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一国两制”构想
  • 19. 1997年,我国收回了被____________殖民统治155年的香港(      )


    A . 英国 B . 美国 C . 法国 D . 日本
  • 20. 香港的回归,标志着(   )

    ①香港终于成为中国的一部分②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

    ③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④“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②④
二、 非选择题
  • 21. 读图一、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 (2) 在历史上这两个地区分别遭到了哪个国家的侵占?
    3. (3) 为解决这两个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党和中央政府采取的办法是什么?
    4. (4) 这两个地区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
    5. (5) 你对它们的回归有何感想?
  • 22.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国共两党摒弃前嫌,“求同存异”团结合作,一致对外,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当今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可以按照“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同一个国家共生、共存。

    1. (1) 请列举我国已成功地解决了不同的社会制度在同一个国家共生、共存的典例。

    2. (2) 目前我国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 2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将中国强行带入近代社会,中国从此遭受百余年耻辱;1842年、1860年、1898年,英国强行割占香港岛、九龙司、新界,并于1898年始强行租借中国香港99年。

    材料二: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中国访问,妄图推迟香港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向她阐述了中国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并说:“如果中国在 1997年还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个中国政府和领导人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那就意味着现在的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现在的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材料三:1984年12月19日,《中英联合声明》在人民大会堂正式签署。这个庄严的时刻,标志着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香港问题上蒙受的屈辱终于有了结束的日期。

    材料四: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香港,历尽百余年沧桑,终于回家了。

    1. (1) 香港岛是在哪个条约中被割占的?这个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2. (2) 通过以上中国态度的转变,你能够得出什么结论?请畅所欲言。

    3. (3) 通过香港命运的变化,你对祖国的前途怎么看?请畅所欲言。

  • 24. 1997年,在“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下,被英国侵占的澳门终于回归祖国。

    错误:

    改正:

  • 25. 你认为香港、澳门问题得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