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将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 BaCl2 溶液过滤后得到 5 克白色沉淀。
②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仍有 3 克白色沉淀。 ③在滤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 滴加 CuSO4 溶液的量 | 实验现象 |
① | 第 1﹣6 滴 |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
② | 第 7﹣9 滴 |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 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 Cu(OH)2 , 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 Cu(OH)2 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 CuO 和水
Ⅱ. 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Cu(OH)2 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 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 Cu(OH)2 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 可在足量 NaOH 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实验序号 | 实验方法与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③ | 将少许 Cu(OH)2 粉末加到 5mL 蒸馏 水中,充分振荡 | 猜想一错误 | |
④ | 猜想二正确 |
①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 在 NaOH 溶液中溶解反应生成Na2Cu(OH)4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根据实验可知饱和 CuSO4 溶液与饱和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 是。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
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步骤 1:取燃烧匙上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 2: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结论:
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氢氧化钠。有同学认为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步骤 3: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
是。
步骤 4:取少量步骤 1 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然
后过滤,向所得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假设成立。
②B 装置中的浓硫酸是用来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水蒸气,这是利用了浓硫酸的性。
①在锥形瓶中加入质量为 m 的海螵蛸粉末,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在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称量烧杯及氢氧化钠溶液总质量 m 1。 ②先打开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斗活塞,滴加盐酸并及时关闭活塞。 完全反应后,再次称量烧杯及其中液体的总质量 m2
③利用 m2 与 m1 的差值,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再计算海螵蛸中碳酸钙的含量。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漏斗、玻璃棒、烧杯 C.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 CO2 的密度为 1.8 克/升,求该石灰石
样品中 CaCO3 的质量分数(除不尽,保留两位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