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统编版(部编版)(2024)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

更新时间:2018-11-16 浏览次数:43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2018·淮安) 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重庆谈判
  • 2. (2017八上·连城月考) 九一八事变最直接的严重后果是(  )
    A . 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B . 伪满洲国建立 C . 蒋介石加紧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D . 使日本的野心进一步扩大了
  • 3. (2021八上·射阳月考) 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华北亊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亊变
  • 4.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 . 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 . 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 . 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5. (2017八上·东莞月考) 下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得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 . 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 . 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 . 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 . 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 6. (2018八下·苏州开学考) 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 . 《马关条约》的签订 B . 《九国公约》的签署 C .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7. (2017八上·顺德月考)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    )
    A . 愿以妇女的身份参加抗日战争 B . 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 . 希望政府批准她招募女兵抗日 D . 表现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 8. (2018八上·彝良期末)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这里的“时局”主要是指(    )
    A . 日本全面侵华 B . 国共分裂对峙 C . 美日争夺激烈 D . 抗日高潮出现
  • 9. (2018八上·江海期末) 针对日本侵华和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史实,我们的教科书中“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一变化与下列哪一事件关系密切(  )
    A . 卢沟桥抗战 B . 西安事变 C . 九一八事变 D . 台儿庄大捷
  • 10. (2018八上·金堂期末) 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
    A . 一二•九运动 B . 瓦窑堡会议 C . 八一宣言 D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二、材料分析题
  • 11. (2018八上·吴中期末)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请回答:

    1. (1) 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 (2) 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 (3) 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 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 (1) 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 (2) 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 (3) 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 1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1. (1) 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 (2) 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 (3) 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 (4) 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