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江省金华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

更新时间:2019-03-12 浏览次数:415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语文知识积累</b>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lǎn时,仰面在灯光中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cuò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ǎn

      cuó

      抑扬顿

    2. (2) 划线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piē B . piě
    3. (3) 根据上下文,填入“□”的字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 2. 古诗文默写。
    1. (1)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2. (2)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 (3)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 (4) 月下飞天镜,。(李白《渡荆门送别》)
    5.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初春美景的句子是:
    6. (6) 王维《使至塞上》描写大漠壮景的句子是:
    7. (7) 崔颢《黄鹤楼》一诗中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三峡七百里    非亭午夜分 B . 湍绿潭    可以调 C . 步于中庭    未能其奇者 D . 实是欲界仙都    水陆草木
  • 4. 名著阅读。
    1. (1) 根据要求填空。

      ①“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其中的“意见变化”具体指的是

      ②“永远流浪的天才灵魂,竟然在一个土头土脑的俄国人身上找到了简陋归宿,从这个人身上看不出有任何精神的东西,缺乏诗人、幻想者和创造者的气质。”这里的“俄国人”指的是

    2. (2) 《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不仅关注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他对“小人物”的刻画也很成功。作品中讲述的几段关于“红小鬼”的故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列举其中你印象中最深的一个情节,来说说这群“红小鬼”的性格特征。
二、<b >现代文阅读</b>
  •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小题。

    酸橙

        金华的亲戚送了我家一麻袋的橙子。橙甜,汁液淌嘴角。吃了橙,手也舍不得马上洗,用舌头舔一遍,把橙汁舔干净。村里没有人种橙。父亲说,这个橙好吃,下次来你带两棵橙苗来。

        第二年,我家后院的空地上种上了橙苗。

        又三年。橙子树高过了瓦屋,开了花。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橙子花白白的,五片花瓣,中间黄色的花芯。满树的花,绿叶白花披在树上。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橙子花。花开时节,正是雨季,雨滴滴答答,也不停歇。每下一次暴雨,花落一地,树下白白的一片。雨季结束,花也谢完了。花凋谢了,青色的黄豆大的橙子,结了出来。

        橙子的皮还没发黄,青蓝青蓝,但个头已经塞满一只手掌心了。我便跑去摘橙子吃,用刀切开,掰开肉瓤,黄白色,汁液饱胀。我塞进嘴巴,又马上吐出来,眯起眼睛,浑身哆嗦。母亲笑了起来,是不是很酸啊。我说,牙齿都酸痛了,没见过比它更酸的东西,比醋还酸。母亲说,没熟透的果子都酸不溜秋的,等皮黄熟透了,酸就变成甜了。

        皮黄了,和油菜花一样黄得澄明纯粹,可橙子还是酸得牙齿漂浮。我对这棵橙子树再也指望不上了。可父亲不死心,说,还是霜降呢,冬至以后肯定甜蜜蜜,野柿子也是冬至后甜蜜蜜的。过了冬至,剥橙子吃,还是酸。

        金华的亲戚又来了,我们这才知道原来是他给错了树苗。我们全家彻底死心了。橙子吊在树上,再也无人问津。

        橙子熟了,唯一吃它的,是鸟。鸟啄食的橙子会腐烂,掉下来。没有啄食的橙子,不落地,还吊在枝桠上,第二年又返青。

        过了几年,橙子树蓬蓬勃勃,树冠有一个稻草垛那么大。看着满树的花,我大哥不免叹气,说,这棵橙子树,像一个漂亮的女人却生怪胎。我书读不好,母亲以橙子树作例子,教育我:“你看看这棵橙子树,好看,结的橙子却难吃,是没用的。做人也一样,肚子里要有货。”

        有一次,我表哥来,他是镇里有名的厨师,看着树上黄澄澄的橙子说:“酸橙?这可是个好东西!烧鱼,用半个橙子,放点盐煮,比什么都鲜,什么佐料也不用放。做酸汤也好,不用醋不用酸菜,是做酸汤最好的料了。”我母亲说,哪有用酸橙子烧菜的。表哥掌勺,烧了鱼,烧了酸汤。我母亲吃了,说,确是好味道,一个酸橙,烧出两个好菜。

        邻居知道了酸橙可烧鲜鱼,烧酸汤,家里做喜事,提一个篮子来,向我母亲要十几个酸橙。提篮里,还拎十几个鸡蛋来。我母亲怎么也不收,说,以前觉得没用,现在可以提鲜,算是没白白种了它。

        后来,我父亲患了一种病,就是打嗝,怎么也控制不住。一次,有客人来,见我父亲不停打嗝,说,你这个病是不是好几年了。父亲说,是啊,大小医院看了十几家,没结果。客人是个医生,他说,有一样东西,可以断病根,只是很难找。父亲说,打嗝太难受了,难找也要找。客人说,用酸橙泡水喝,喝三个月,便好了。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

        有一年,村里来了一个收木料的人,对我父亲说,这棵树要不要卖呢?我出好价钱。父亲说,收它干啥?收木料的人说,酸橙木打木床,比任何木头都好,蚊子不入屋。我父亲说,钱再多,也会用完,树却年年开花,是钱换不来的。

    1. (1) 文章题目是“酸橙”,为什么在第一段却先写甜橙?
    2. (2) 种上橙苗后,“我们全家”对橙的情感有什么变化?
    3. (3) 结合下列句子的语境,按括号里要求答题。

      ①树冠伞形,圆圆的,撑开的伞一样。(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②我父亲把他拉到后院,客人满脸惊喜:“这就是酸橙,熟后不落蒂,四季有鲜果。”(客人看到酸橙时为什么会满脸惊喜?)

    4. (4) 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
  •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同样的纬度,我国为何更冷?

    唐淼

        现在的冬天越来越暖和了,但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地区比较起来,我国的冬天仍然是最寒冷的。

        冬季,东北地区平均气温低至-20℃,其中最冷的地区,非漠河莫属。英国西海岸利物浦和我国漠河纬度基本相同,可是利物浦即使在冬季,每天清晨最低气温大都在0℃以上,港口也终年不冻,跟我国杭州、长沙温度相似,而漠河同时期气温竟然低至-30.9℃!

        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莫斯科位于北纬55度到56度,1月平

        均气温为-9.3℃,而我国沈阳位于北纬41度48分,纬度比莫斯科低得多,1月平均气温却是-11.5℃。

        北方地区是如此,那么南方地区呢?古巴首都哈瓦那与我国广州市的纬度相似,而且两地都是冬季不下雪、四季常开花。但哈瓦那基本全年都是夏天,最强寒潮来临时也都还有9℃。而广州1月平均气温比哈瓦那低了8℃左右,且还有2.8天的有霜期,最低气温可以下降到0℃。

        以此看来,我国冬季确实比世界同纬度上其他国家要寒冷。

        事实上,在同样的纬度上,世界各地的温度往往不尽相同。把全球纬圈上各点的温度加以平均,叫作纬圈平均温度。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

        18℃;黄河中下游偏低10℃~14℃;长江以南偏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偏低5℃左右。

        处在同样的纬度范围内,为何我国的冬季温度比较低呢?

        这一“祸首”就是频频南下的寒潮。冷空气最早大都来自北冰洋,然后经过西伯利亚得到加强。西伯利亚高原不但纬度高,而且海拔高,地处大陆内部,获得热量少,散热快,成为北半球寒冷中心。这里的盆地地形使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冬季,地面散热快,又处于周围山坡的环绕之中,冷气流沿着山坡下沉至盆地底部,使盆地底部更加寒冷。在高空西北气流的引导下,寒潮就会大爆发,并不断积累入侵我国。

        寒潮来临时究竟有多强,对我国影响有多大呢?以上海为例,百年来曾经有两次大的寒潮来袭。第一次是1908年的4月,24日气温还高达31.6℃,人们纷纷身着短袖出行,第二天,经过冷空气的“洗礼”,气温居然下降到7.7℃。后来,温度降至6℃,在短短的两天中,人们经历了从夏季到冬季的转换。

        第二次是1961年1月,21日气温为19.9℃,傍晚冷空气来袭,第二天气温降到10.1℃,第三天寒潮势头强劲,最低温降至-2.1℃,24日早晨,气温再创新低,达到-10.6℃。

        寒潮来临往往引发多种严重的气象灾害。可以说它对工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很大,对农业、牧业、交通、电力甚至人们的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选自《北京日报》2017年2月9日)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说明的主要内容。
    2. (2) 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3)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冬季,我国东北地区的温度比纬圈平均温度大约要低14℃~18℃。

    4. (4) 选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要分析。
三、<b >古诗鉴赏</b>
  • 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1) 这首诗以字为线索,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早春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 (2)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来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试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四、<b >文言文阅读</b>
  • 8.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胡翰传

        胡翰,字仲申,金华人。幼聪颖异常儿。七岁时,道拾遗金,坐守待其人还之。长从兰溪吴师道、浦江吴莱学古文,复登同邑许谦之门。同郡柳贯以文章名天下,见翰文,称之不容口。游元都,公卿交誉之。或劝之仕,不应。既归遭天下大乱避地南华山著书自适。文章与宋濂相上下。

        太祖下金华,召见,命之会食。后侍臣复有荐翰者,召至金陵。时方籍金华民为兵,翰从容进曰:“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糜饷耳。”太祖即罢之,后聘修史书,书成而归。爱北山泉石,筑其下,徜徉十数年而终,年七十有五。所著有《春秋集义》,文曰《胡仲子集》,诗曰《长山先生集》。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有删改)

    【注】①籍,这里指征召,下同。②糜饷:浪费粮食。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道遗金

      ②公卿交

      劝之仕,不应

      ④年七十

    2. (2)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既 归 遭 天 下 大 乱 避 地 南 山 著 书 自 适。

    3. (3) 翻译句子。

      金华人多业儒,鲜习兵,籍之,徒縻饷耳。

    4. (4) 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胡翰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b >语言运用</b>
  • 9.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材料一:在中央电视台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中,杭州快递小哥雷海为凭借其丰厚的积累及从容淡定的心态,勇夺冠军。某杂志社编辑、北大高材生彭敏因盲目抢答,频频出错,心态失衡,只能再次获得亚军,与冠军失之交臂。赛后,雷海为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获胜并不是偶然的,在走街串巷送快递的闲暇之余,就把随身携带的鉴赏辞典拿出来背诵一两首,迄今为止已积累了几千首诗词。

    材料二:经典传唱人霍尊以一曲《山居秋暝》得到了评委们的激赏。霍尊在接到央视《经典咏流传》栏目组邀约后,为更好地感悟经典,获取灵感,曾外出采风近一年时间,驻足云山雾海,聆听春雨秋风。最后,他把自己空灵的歌声,曼妙的古典乐曲合奏音与青春活力的合唱成员以虚拳叩击自己身体发出的伴奏音融合在一起,赋予经典以新的生命力。

    古典文化的“再中国化”、传统诗词的“新瓶旧酒”,让经典再次成为时尚。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为我们的人生打好底色,请综合两则材料,向你的同学介绍一下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 10. 十几年的人生经历中,你学会了说第一句话,走第一步路,背第一首诗……现在,你又慢慢地学会了尊重他人,学会了承担责任,学会了正确取舍,学会了敬畏生命……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从“尊重他人、承担责任、正确取舍、敬畏生命”这四个短语中任选其一,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