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版历史高一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同步...

更新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1056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据《镇海县志·风俗志》记载:镇海,“自欧风东渐,婚礼亦改以简易,谓之文明结婚,

    多于商埠行之,乡村尚少”。材料所反映现象的本质是      (  )

    A . 传统习俗根深蒂固 B . 社会风俗的西方化 C . 文明的交融与转型 D . 对“文明结婚”的抵制
  • 2. 近代历史上,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迁。“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的主张最先

    出现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维新变法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 3.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举行婚礼,右图是当时婚礼的照片。从这张

    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 )

    ①当时的中国社会已经有人穿西装礼服     ②当时中国已经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③中国社会已经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④当时中国的高官显贵都不愿意穿长衫、旗袍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④
  • 4. 某学生搜集了以下材料。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 . 西方风气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生活习俗 B . 封建思想仍是阻碍社会风俗西化的根本原因 C .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D . 近代妇女开始追求西方时尚化的生活方式
  • 5.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
    A . 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B . 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C . 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D . 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采用汉人装束
  • 6. 下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③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7. “洋楼层叠,大厦云连。建筑宏伟,雕刻优美。电线铁道,纵横如网。汽车马车,往来如梳(梭)。广大公园,环植四时花木。道平如砥,旁植乔树,郁郁葱葱。微妙之乐,来自空际……烟筒林立,上矗霄汉。吐气成球,漫濛如雾。机声轧轧,声闻于天……未开之民,置身斯境,目眩神迷……曰文明文明,其在是矣”。材料反映出当时部分中国人眼中“文明”的核心是( )
    A . 近代交通工具 B . 近代化的城市生活环境 C . 物质生活的近代化 D . 近代工业的发展
  • 8. 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主要反映了( )

    A . 政府法规决定风尚礼仪 B . 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 C . 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 D . 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 9. 1883年12月11日《申报》记载:上海“缫丝局开,女工之受雇者不少,其他之有需乎

    妇女者不及备述,总之至于女工亦藉通商之故,而得以自求口实,则其自利于中国人民者何

    如?”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妇女进厂做工,有伤社会风化 B . 妇女地位提高,就业前景广阔 C . 妇女自求口实,利于改善民生 D . 妇女薪酬较低,成为企业首选
  • 10. 下图是1922年《上海》一书中的弄堂大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上海居民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 . 反映了近代社会的性质 C . 中国传统民居、服饰消失殆尽 D . 英语、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 11. 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

    —《求婚尺牍》吸引了从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

    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

    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

    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

    神。”这反映了当时(    )

    A . 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 . 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 . 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 . 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 12. 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据此材料推断,错误的是(    )
    A . 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 B . 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C . 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 D . 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 13.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定军山》。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

    是( )

    A . 该剧摄制于19世纪末 B . 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 . 民国政府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 D . 世界电影开始进入有声时代
  • 14. 《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

    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

    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

    不符的是( )

    A . 该报使用白话文 B . 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 C . 维新派曾关注此报 D . 该报同情革命受民众欢迎
  • 15. 我国电影界泰斗周传基教授认为,电影的“本体是由媒材决定的”,电影的媒材是“自动化的纪录机器”,因此电影的本体是由这种“机器”提供的“光波和声波这两个元素所形成的声画系统以及由声画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所形成的时空系统”。下列影片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 . B . C . D .
  • 16. (2019高一下·通榆月考) 民国初年……各地离婚率上升,《夏津县志》云“近数年来,结婚、离婚颇尚自由,通都大邑时有所闻”。对上述材料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婚姻自由蔚然成风 B . 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 . 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 . 西式婚礼成为时尚
  • 17. 晚清时期在交易中,一些店铺所有权、经营权的转让,票股、信票、栈单的遗失等,其主人往往在报上登报声明,公告示人。仅1909年《大公报》上关于股票、信票、栈单遗失,登报“声明作废”的告示就有12条之多。这主要说明当时( )
    A . 报纸的功能有所拓展 B . 民众普遍拥有法律意识 C . 商业的环境日益宽松 D . 国家金融体系已趋完善
  • 18.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    )
    A . 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 . 生活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C . 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时尚 D . 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
  • 19. 读下表,从表中信息,我们可以看出(    )
    题材 本埠 全国 国外
    数量 57篇 80篇 37篇
    比例 33% 67%
    A . 《申报》已经成为一种政论性报纸 B . 《申报》开始关注全国及国外的时政 C . 《申报》正在摆脱乡土意识的束缚 D . 《申报》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 20. (2017高一下·舟曲期末) 在莫斯科电影展览会上,评判委员会的评语是:以其勇敢的现实主义精神,生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生活。这部获得“荣誉奖”的影片是( )
    A . 《定军山》 B . 《风云儿女》 C . 《渔光曲》 D . 《歌女红牡丹》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下是两幅反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风貌的照片:图一为20年代初的女学生打扮,图二为30年代一些上海男子在与洋人的交往中的合影。

    材料二:1939年建成的位于上海的“马勒住宅”,是挪威式建筑(图三)。当今上海的西菜馆名气最大的要数陕西南路上的“红房子西菜馆”(图四)。

    1. (1) 从图一、二人物的服饰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2. (2) 这些历史信息能说明什么?
    3. (3) 材料二涉及到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哪些方面?
    4. (4) 结合两组材料,说说近代中国出现的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
  • 22. 社会风俗和观念的变化折射社会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缠足对于旧时代的女人而言,本质上不是一个美与丑的事儿,而是生计问题。绝大多数女人之所以缠足,关键是因为如果不如此不仅不能嫁个“好人家”,而且有着嫁不出去的危险。

    ——引自张鸣《“历史”另一面的困惑》

    材料二:在未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史上任何文明都不存在社会福利的概念,更没有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中的平民,在遭遇变故如伤残或因衰老而丧失劳动能力后,由于再没有其他可以获得经济来源的途径,基本等于完全失去了生存保障。为了抗拒这种生存风险,平民选择了繁育下一代作为个人的专属保险。这正应了一句古话:养儿防老。当养育子女成为一种规避风险的手段时,这等同于一种中长期投资。为了规避投资风险,人们还可以选择分散投资的策略,比如扩大生养数量。

    ——引自《经济视野下的历史变迁:帝国启示录》

    材料三:近代以来,中西风俗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方大多数人都懂得日蚀、月蚀这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而中国人却大多保持着恐惧心理和迷信活动;西方人立身处事以切身利害为进退,而中国人以对人的忠孝节义为立身处事之本;西方人讲平等、重竞争、交往务实、不尚空谈,而中国人讲礼乐、重亲和;西方人重视自身现实的生命,讲求今生的享乐,而中国人重视生命的延续和子孙的繁衍。

    1. (1) 在分析原因方面,材料一和材料二就“旧时代女人缠足”和“养儿防老”问题相同的分析角度是什么?此外,你觉得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探究上述问题?
    2. (2) 从戊戌变法时期到民国时期,不缠足运动持续进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不缠足运动出现的社会背景。
    3. (3) 最近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正日益淡化,请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4. (4) 材料三中体现中国近代风俗有何特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近代西方风俗主要原因。
  •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2年3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通令:“满虏窃国,易于冠裳,强行编发之制,悉以腥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流,以终余年……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

    材料二:(建国初期)受当时强劲的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人的服饰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呈现出学习借鉴苏联服饰的趋势。在当时,服装除了最基本的功能外,更承载着表达政治倾向和社会主义国际阵营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的政治使命。苏联服装成为思想进步、追求革命的象征,主导着当时人们的服饰取向与选择。列宁装、依照苏联坦克兵服装设计的“坦克服”、根据苏联款式仿制的各种“布拉吉(连衣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闪耀在民众服装中的亮丽风景。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文化大革命”兴起,在“破四旧”运动中,谁的穿戴如果被认为不符合无产阶级式样,或带有“封、资、修”的影响,就会在大街上被勒令停下来,强制剪掉头发,撕烂衣服,红卫兵拿着剪刀专干此事,小脚裤管是他们最为仇视的对象,见了就剪。

       ——彭国亮《印象中国民生记忆六十年》

    请回答:

    1. (1)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社会服饰变革的主要因素。
    2. (2) 著名历史学家冯尔糜先生曾说:“冠服、发型的形成同人们的政治意识紧密联系。”因此,在特定历史时期,相对应的服饰就成为特定的政治符号。

      请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50字左右。) 

  • 24. 西汉经学家刘向曾说过:“世异则事变,事变则时移,时移则俗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城。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东京梦华录》记载:“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

    ——《中国史•博学人》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庶民地主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对静态的传统农业社会注入了活力,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传统的人伦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对文化的批判。……明代社会消费风俗的变迁也正是明代社会内在矛盾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伤风败俗的性质,体现着封建政治的腐朽性。……文化消费的社会层次下移,市民阶层和村夫野老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文化消费群体的主体力量。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三  民国元年,迁到北京不久的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该法令对民国男女正式礼服的样式、颜色、用料作出了具体的规定……1912至1919年间,民国政府又颁发了十余项服制,发人深省的是,民初服制的选样,基本上采用西洋服式为主。虽然,其中不乏亦中亦西、不中不西的组合……当时的上海、天津、北京、南京等城市的政界、知识界率先剪辫易服,商贾亦为之推波助澜,机敏的商家则抓住了改元易服这一商机。民国元年北京《大自由报》刊登此类广告:易服者注意:启者民国共和告成国民剪发易服以壮我国气象一新。本主人有鉴于此故,由上海特聘高等裁剪名师专做西式各种改良便服并各国维新便帽无不完备。敝局非图渔利实因鼓吹易服起见,凡士商各界请一试之,方知予言不谬。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民国易服,“拿来”洋装》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北宋都城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明代的消费风俗呈现出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俗移”揭示出怎样的“世异”?
    3. (3) 民国政府为什么要在服饰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据材料三,概括推动民国时期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4.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社会习俗变迁的认识。
  • 25. 报刊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在人类思想传播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邸报”是我国最早的报纸,现存对这一封建官报作最早记载的文献,是载于唐代孙樵《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载了开元时期有一种每天条布于宫门之外的朝政简讯的讯息,孙樵将其内容与编年史《开元录》进行比较,发现每一条都有根据……,其中对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禅事件的渲染极为隆重。到了后唐和宋代,这种朝政简报被通称为“朝报”,作为中央政府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工具,直接向民众宣布,时效迅速。

    ──黄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材料二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三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邸报在当时的功用和对今天的现实意义。
    2. (2) 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
    3. (3) 据材料三,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
    4. (4) 综合上述材料,如何认识报刊业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的关系。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