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新课标)历社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19世纪中后期工业文明...

更新时间:2017-04-05 浏览次数:381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百年抗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五四运动 C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 辛亥革命
  • 2. 下列关于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屈辱的描述,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B . 内容涉及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 C . 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3.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 鸦片战争的耻辱 B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 . 侵华日军的暴行 D . 八国联军侵华
  • 4. 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后来有人在北京城门写下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对联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签订了(      )

    A . 《瑷珲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 5. 台湾人民发布广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瑷珲条约》的签订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的签订
  • 6.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 . 增辟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 7. 十九世纪中国的一个王姓家族几辈人的生活经历,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王家子弟王福财的下列描述, 与那个时代不符的是(   )


    A . 1843年爷爷在海关工作,要与英国驻华官员协商关税 B . 爸爸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 C . 1896年我曾在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工作 D . 1905年儿子王有为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8. (2018八下·柯桥期中)

    下面关于下图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不言而喻; B .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目了然; C . 此图最早绘制于八国联军侵华后 D . 图中最先瓜分中国的是德国
  • 9. 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都侵略了中国的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日本  D . 俄国
  • 10. 下列有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 . 林则徐虎门硝烟是引发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C . 他编著了《海国图志》,在19世纪中期成为日本的畅销书 D . 林则徐1939年领导禁烟运动,捍卫了中华民族尊严和根本利益。
  • 11. 八国联军统帅德国人瓦德西曾写道“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与这一结论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林则徐禁烟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甲午战争 D . 义和团运动
  • 12. 小奕预习八国联军侵华这一课时,发现《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条款,她猜想有以下原因,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使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实为下策 B . 列强在华错综复杂的矛盾迫使瓜分中国计划破产 C . 美国“门户开放”政策承认各国势力范围等,平衡了列强在华利益 D . 列强在华纷纷划分势力范围,已将中国土地割让完毕
  • 13.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恐怕没有能作战的士兵,也没有充作军饷的白银”。面对鸦片的危害,他向皇帝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这位历史人物是(      )

    A . 关天培 B . 邓世昌 C . 林则徐 D . 洪秀全
  • 14. 近代中国首任驻外使臣是(      )

    A . 容闳 B . 林则徐 C . 魏源 D . 郭嵩焘
  • 15. 下列有关太平天国的论述和史实中,最能体现其性质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B . 太平军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抗的政权 C . 太平天国运动在慈溪打败了华尔的洋枪队 D . 太平天国提出了“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口号
  • 16. “船坚炮利”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最初印象,但清政府建造近代海军的过程却极不顺利。下列有关中国近代海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提议创办近代海军的可能是李鸿章、曾国藩、奕、洪秀全等人物 B . 创办近代海军发生在洋务运动后期 C . 清政府以“求富”为旗号,创办近代海军 D .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 17. 如果你要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下列途径不符合的是(      )

    A . 阅读张謇传记 B . 搜集林则徐禁烟运动资料 C . 了解发昌机器厂的兴衰史 D . 听关于“实业救国”的讲座
  • 18.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引进了大量西方的科技和机器     ②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③培养了一批对西方事务认识较为深刻的人才  ④使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 19. 严复(1854—1921)是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学贯中西、划时代意义的翻译家,也是我国首创完整翻译标准的先驱者鲜明地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下列有关严复人物活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他的译著《天演论》,把进化论引入到社会变迁认识中 B . 他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C . 他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观点 D . 他可能毕业于洋务派早期创办的新式学堂翻译馆
  • 20. 改革势必触动部分人的利益,难免遭遇阻力,困难重重。戊戌变法中有一项改革措施涉及“数百翰林、数千进士、数万举人、数十万秀才和数百万童生”的荣誉和进身之道。该措施是(      )

    A . 奖励发明 B . 废除八股文 C . 精简机构 D . 裁汰冗员
  • 21. 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被誉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 《万国公报》      B . 《中外纪闻》   C . 《时务报》 D . 《申报》
  • 22. 关于京师大学堂的认识,表述有误的是(      )

    A . 它创办于洋务运动期间,培养了大批洋务人才 B . 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高等学府 C . 它后来发展为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并誉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双子星座” D . 它是戊戌变法运动唯一保留下来的“新政”措施
  • 23.

    下图6中的人物是在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开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制        ④训练新式军队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④
  • 24.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魏源对此三点极力推崇。从中可以看出魏源(      )

    A . 救国主张是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 B .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C .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 D . 认为西方“火器”是雕虫小技,奇技淫巧
二、非选择题
  • 25. 大型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在央视开播,全方位阐释中国梦。

    近代中国百年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也是一部无数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进行的探索史。如果你为该片录制梳理资料,请归类(填序号):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中英《南京条约》 ④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⑤第二次鸦片战争  ⑥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⑦洋务运动  ⑧中日甲午战争 ⑨ 中日《马关条约》 ⑩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⑪“公车上书” ⑫义和团运动   ⑬《辛丑条约》 ⑭戊戌变法 

    1. (1) 反映近代中国屈辱史的资料:

    2. (2) 反映近代中国抗争史的资料:

    3. (3) 反映近代中国人探索史(向西方学习)的资料:

  • 26.

    根据所学的知识解析下列问题。

    【庚子之辱】1840年6月,英军乘坐47艘舰船挑起鸦片战争。47艘舰船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甲午之痛】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辛丑之殇】1900年7月英国著名的漫画杂志登载了《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同一时期,法国报纸也登载了题为《中国蛋糕》的绘画。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现状和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

    1.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并请从中英两国政治、经济差异角度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

    2. (2) “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开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甲午败于日本”与“各国租港湾之事”、“变法”之间分别有什么联系?

    3. (3) 分析【辛丑之殇】,指出西方人眼中1900年的中国“崩溃”的依据是什么?

    4. (4) 面对列强的步步侵略,清朝的统治日益腐败,假若你是当时的一名学生,为改变中国当时的命运,你最想做哪些事情?

  •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参战

    舰数

    装甲

    情况

    总排水量

    (吨)

    平均航速

    (海里/时)

    鱼雷发射

    管数

    火炮

    总数

    鱼雷

    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40840

    16.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1895年初,日军攻陷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摘自《中国历史》(岳麓书社)

    1. (1) 据材料一,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前夕日本的社会状况,并概述“国内人心转而外”的含义。

    2. (2) 创建北洋舰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黄海大战壮烈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谁?

    3. (3) 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内部原因。

  • 28.

    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

    材料一: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1898年9月)

    1. (1) 材料一提到变法指的是哪一项变法?该变法主张是什么?与洋务运动相比,该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

    2. (2) 你认为谭嗣同的血有没有白流?请说明理由。

    3. (3) 通过对谭嗣同的了解,请你提炼他的精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