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岳麓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六单元第30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

更新时间:2015-10-08 浏览次数:75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当年钱学森远行欧洲留学前,其父在一张纸条上告诫他:“人,生当有品,如仁,如智,如忠,如孝,如悌!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青然而归,灿灿然而返。”下列对这一忠告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反映“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B . 践行“实业救国”的思想 C . 印证“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古训 D . 体现“全盘西化”的主张
  • 2. (2017高二上·高明月考)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B . 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 . 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 . 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 3. “正是有这样的对夷情零碎、模糊的了解,使经世思想家们在鸦片战争之后能够正视对手即来自异邦的夷人……在西方殖民者入侵压力下开出的“外来药”,较之先前的“古时丹”无疑是变革性的进步。”文中的“外来药”在当时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
    A .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B . 推动了中国人重新认识世界 C . 为维新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D . 传播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
  • 4. 《浅析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交融》一文指出;“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吸收完全取决于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西方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文化在暴力冲撞下被迫吸收西方近代文化,不得不进行痛苦的转型与嬗变。”这说明(    )
    A . 中国的近代文明对西方具有吸引力 B . 文化的自身魅力决定其传播的程度 C . 文明的交融和汲取具有明显的差异 D . 中西文化交融和汲取的过程较相似
  • 5. 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在此基础上主张对中国文化结构进行深层次的根本改造。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他们的主张(     )
    A . 推动了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 B . 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C . 猛烈抨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D . 有利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传播
  • 6. 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     )
    A . 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B . 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 C . 正确。“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 D . 正确。白话文运动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
  • 7. 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
    A . 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 . 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 .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D . 用西方文化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 8. (2018高二下·南昌期末) 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 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A . 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 B . 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 C . 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 D . 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
  • 9. 孔子思想在17至18世纪的法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法国 1793年宪法所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及《人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宣言》都写入了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分别定义为自由的道德界限和公民义务的原则。法国推崇孔子的主要原因是( )
    A . 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 B . 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 C . 儒学与“理性”社会核心思想一致 D . 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
  • 10.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其作用的共同点是(     )

    A . 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C .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D .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 11. (2018高一上·江苏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到,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以下不属于“重新评价”表现的是( )

    A . 更新观念,学习西方 B . 民族觉醒,一致对外 C . 兴办实业,挽救危亡 D . 崇尚理性,倡导民主
  • 12. 有学者撰文指出:“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的过程,言教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确切而论,句中省略处应是( )
    A . 始而言政,继而言技,进而言教 B . 始而言技,继而言教,进而言政 C . 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 D . 始而言教,继而言政,进而言技
  • 13. 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是 (   )
    A . 各有特色 B . 扬中抑西 C . 无法相通 D . 扬西抑中
  • 14.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思潮先后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下列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先后相继独自存在 B . 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 C . 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 D . 继马克思主义思潮成为主流后,其他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
  • 15.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 . 李鸿章——蔡元培——孙中山 B . 孙中山——蔡元培——李鸿章 C .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 D . 蔡元培——李鸿章——孙中山
  • 16. 中国改革被称为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30年的实践,我们获得了三大马克思主义新觉醒。中国共产党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和创造,归根到底,都是同这三大新觉醒分不开。这里的“新觉醒”是指(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毛泽东思想     ③邓小平理论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科学发展观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②③⑤ D . ①②④
  • 17.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 .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 .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D .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 18. 李伯谦在《新中国考古学发展与贡献——追寻从未间断的中国文化》一文中说:“中国文化、文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环境中孤独进行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文化的交流,既有对外的传播影响,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中国古代文化不是排外的文化,它具有宽广胸怀,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精华,通过融合、重组不断壮大发展,以求生生不息。”下列思想成果能证明这一点的是( )

    ①早期儒家思想的形成                ②宋明理学的形成

    ③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④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19. 服装作为一种独特的物质文化载体,不仅折射出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而且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从图1到图2的服饰变化本质上是(     )

    A . 社会政治观念的变化 B . 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 C . 思想意识形态的变化 D . 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变化
  • 20.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

    A . 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 .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 . 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 .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非选择题
  • 21. 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0年~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三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 (1) 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片表现出的差异有哪些?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 (2) 材料二中的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意图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并思考王韬称魏源“师长一说,实倡先声”的原因。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约翰弥尔“实利主义”唱道于英,孔特之“实验哲学,唱道于法,欧洲社会之制度,人心之思想,为之一变。最近德意志科学大兴,物质文明,造乎其极;制度人心,为之再变。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失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周礼崇尚虚文,汉则罢黜百家而尊儒重道。——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节选自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二      1922年罗素出版了《中国问题》一书,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看法。他一反当时西方人把中国视为“东亚病夫”的藐视立场,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他说:“要判断一个社会的优劣,我们必须不仅仅考虑这个社会内部有多少善与恶,也要看它在促使别的社会产生善与恶方面起何作用,还要看这个社会享有的善较之于他处的恶而言有多少。如此说来,中国要胜于我们英国。”……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致命弱点是缺乏科学。中国的艺术、文学、风俗习惯绝不亚于欧洲人。”

     ——《罗素眼中的中国人和中国文化》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陈独秀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 (2) 依据材料二,回答罗素对中国文化大加赞赏的原因。他对中国文化弱点的认识你是否同意,说出你的理由。
  • 23. 中西两大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流泛,广绰庞繁,其中有亲和、有碰撞、更有交汇与融合。两大文化体系也在这亦抑亦蓄、共拒共融中伴随着东西方两大文化共同走向鼎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中西文化交流以“东学西传”为主。起始于西汉,中国文化传到西方去的主要是物态文化(包括科技和艺术成果);从16世纪开始,在近现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占据了主导地位,并由此产生了数百年的“西学东渐”现象。在“西学东渐”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广度上都大大的超过了前一个时期。

    ——材料综合自李翠玉《中西文明交流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   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为中西文化之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存。在此过程中,一个古老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中国。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香港版)》《原著中文版序》

    材料三   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 “东学西渐”的途径、主要特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西学东渐”出现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前期中西文明冲突与适应的重大事件?
    3. (3) 材料三中体现了怎样的史观?你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观点?
    4. (4) 和平与暴力是文化交流的基本形式。有人认为“文化交流中和平比暴力好”,也有人认为“暴力比和平来得快”。请依据所学做出评价。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一一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材料三   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一一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

    一一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分析这一时期与前两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
  • 25.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每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总能带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个运动意义重大,这不仅是因为在运动中天才辈出,灿若群星,他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文学、艺术作品,写出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方面的著作。它所宣扬的思想不啻是向长期以来在基督教神学笼罩下的社会送来一股清新的气息,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

    ——改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魏源可能是战后第一位体会到时代已开始在变与西方影响之大的中国学者。……时代在变,古代的天地人物,俱不同于今日,“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岂惟世事,物理有然。”所论激切,多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有“奇书”之称。可惜其在中国所发生的影响,远不及在日本,具有莫大的刺激。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30年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无一不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中原网《改革开放30年思想解放的三次突破》

    1. (1) 材料一中的“这个运动”指什么?该运动送来了什么“令人的精神为之一爽”的思想?
    2. (2) 材料二中的“奇书”指什么?魏源的什么思想“为时人所不能道、未曾闻”?在近代中国,该思想在实践中是如何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的。
    3.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过去30年间,在中国形成了哪些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