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反映了( )
材料一 广州十三行与东印度公司 1685年,清朝在广州设立商行——十三行。 1757年,乾隆宣布仅留广东的粤海关口对外通商。广州十三行成为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聚集于此,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 1842年,贸易特权被取消,1856年,十三行毁于大火灾。 ——《清宫档案揭秘》 |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 1670年,查理二世发布了五条法律,授予东印度公司自主占领地盘、铸造钱币、指令要塞和军队、结盟和宣战、签订和平条约和在被占据地区就民事和刑事诉讼进行审判的权利。东印度公司的敌人包括商业竞争者、敌对国家和国内的敌对势力,因此它需要更多的保护权利。 1680年,公司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力量。 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伦敦大英图书馆《东印度公司》 |
材料二 美第奇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
美第奇家族是13世纪到17世纪期间称雄于佛罗伦萨的名门望族,家族三代传人专注于银行业、羊毛加工业和贸易业;专注于用最大的财力资助文化艺术家,在美第奇家族资助的名单中,有达·芬奇、但丁、拉斐尔、薄伽丘、马基雅维利、伽利略……在美第奇家族的历史上,产生了3位教皇、两位皇后、3位大公。由于战乱,英国纺织业兴起,贸易和金融的中心也渐渐北移,美第奇家族每况愈下。 ——王巍《财经:美第奇家族传》 |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19世纪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其四个儿子分别主宰伦敦、法兰西、奥地利、德意志金融,老大在政界发展。借家族势力,五子相互扶持,据称“拥有半个欧洲”。他们在铁路、煤炭、钢铁、金属器材、石油及有色金属领域等方面投资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他们还在自己的关系网中揽入了许多作家(巴尔扎克和海涅等)、音乐家(肖邦和罗西尼等),以及建筑师和艺术家。伴随着一战和二战、美国的崛起,不可避免的衰弱了。 ——魏鸣仁《金融第一帝国:罗斯柴尔德家族传》 |
材料一 1837~1839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增长到239万镑。……从1846年起开始下降。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79万镑,比1845年降低了1/4。直到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100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同时,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往日之半耳。”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材料三 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
18~19世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期,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 269万公顷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新浪网《圈地运动》
材料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18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中描述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时写道:“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在你的茅屋之间看见暴君的手,荒凉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