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河南省新乡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更新时间:2017-04-07 浏览次数:815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
  • 1. 商鞅变法图强后,出现了大量客卿效命于秦国的局面,秦人在君位继承问题上向来多是“择勇猛者立之”。这说明当时秦国(    )

    A . 保留了浓厚的部落制度残余 B . 宗法制基本得到破坏 C . 地处偏僻未受中原文化影响 D . 血缘亲疏观念淡薄
  • 2. 据史料记载,广州、博罗、四会等附近有大城市有市、官员和机构对陶瓷贸易进行管理,而且三地都处江边,四会则控制着现在的佛山、南海、高明、三水等地,是两北江的交汇处,也是货物流通的枢纽。这些史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 交通枢纽对商品集散地的重要性 B . 广东与中原的经济往来频繁 C . 官方对商品贸易进行严格管理 D . 广东瓷器经河道运输至中原地区
  • 3. 宋太祖赦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统治者(    )

    A . 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 . 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 . 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 . 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及教训
  • 4. 王阳明将“乐”看作是“心之本体”,圣人和“常人之所同有”,但是常人却不能做到“真乐”,反而很“忧苦”。这反映其心学思想是(    )

    A . ”万恶心生,苦乐天定” B .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C . “是非之心,不虑而知” D . “物由心定,事由心生”
  • 5. 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这反映出毛泽东(    )

    A . 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 B . 革命工作的重心转移至农村 C . 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 D . 肯定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6. 1942年,国民政府公布的《战时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国货税率,普通用品为5%,非必需品为10%,半奢侈品为15%,奢侈品为25%,这一规定更有利于( )

    A . 人生活必需品的生产 B . 战争物资的生产 C . 征集剩余产品抗战 D . 自然经济的解体
  • 7.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女孩子不能化妆,不敢穿裙子,更不敢烫发。若要烫发,需要单位开证明,说某某同志是文艺工作者,有烫发之必要。这表明当时( )

    A . 人受到了苏联生活方式的影响 B . 人们的生活物质非常短缺 C . “左”倾铕误困扰了经济建设 D . 人们生活受政治范围的影响
  • 8. 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昌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500次;1959年,由张效样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    )

    A . 人当时中闻科技人才大量涌现 B . 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 C . 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 D . 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
  • 9. 在古罗马,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并设立了专门审理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的外事制判官,外事制官在司法实践中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民案件的程式诉讼程序。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

    A . 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B . 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 .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D . 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 10.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人们生来就享有自然的一切同样的有利条件,能够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就应该人人平等,不存在从属或受制的关系。”洛克阐述的是(    )

    A . 天赋人权思想 B . 人类意识觉醒 C . 仰自由由论 D . 民主制度诉求
  • 11. 1969年,西德推出“新东方政策”。其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加张与东方的谅解;二是承认两个德国并存局面,加强东西之间的联系,以实现德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据此,西德推行该政策有助于(    )

    A . 推动多极格局的形成 B . 改善同社会主义国家关系 C . 德国摆脱冷战的影响 D . 调和霉素之间的关系
  • 12. 据统计,在1989年到1996年期间,仅流到俄罗斯和阿根廷的美钞就分别达到了 440亿和350亿美元。据此可以推知(    )

    A . 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建立 B . 政治格局演变助推了经济全球化 C . 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空前强化 D . 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格局的巨变
二、非选择题
  •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隋代开凿的大运河,以京都洛阳为中心,东北抵涿郡,东南至余杭,沟通了五大水系。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封建王朝的兴衰成败,也漫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深重苦难。大运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积淀了底藴深厚的运河文化,成为华夏民族强盛不衰的灵魂。中国文化中心由此往南迁移,大致上也是沿着运河的西北东南方向前进的。明清以来,繁忙的大运河更是将富庶的江南与帝国心脏紧密相连,带动了运河城市的整体兴盛,其历史意义早已超脱桨声灯影的本体。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运河浅梗,河运日益困难。宣统年间,津满铁路通车后,大运河的运输作用逐渐为铁路所代替。辛亥革命后,漕运寿终正寝。

    ——摘编自《大运汗漕运的兴衰》

    材料二:英国运河的兴起时间与工业革命的兴起时间基本重合,其在天时、地利、人和政策的综合因素促进下,在短短数十年间成长为当时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是英国运河从繁荣到衰落的主要时期。—项具有良好前景的行业,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走完了兴起到衰落的全过程。……与铁路的规格统一相比,标准不一的运对竞争力处于下风。工业革命对英国运河的发展是把双刃剑。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运河的兴衰》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民大运河挖掘的特点和历史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和英国运河的共同命运,并分别分析原因。

  •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他们因此不顾孙中山的反对,情愿同袁这种毫无原则的人进行妥协。至于三民主义,他们完全抛弃了民权和民生主义,只接受了民族主义的部分内容。他们并未意识到在民国建立后,必须继续进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抗争,他们也无视孙中山三阶段的革命方略,只是乐于同遗老遗少合作,并优待废帝,这些都为以后军阀割据及复辟帝制的企图铺平了道路。WWW.ziyuanku.com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例证所提观点。(要求明确写出所提观点,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15. [历史一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问眸]

    材料:在晋文公即位之前,晋国内乱频繁发生,国内阶级矛盾积累已久。韩原之战战败后,晋国通过大量征收军赋来弥补耗费的军力,导致赋税十分沉重。很多人民被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非常尖锐,晋国迫切需要减轻奴隶债务和腹水来缓解社会矛盾。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开始按军功大小奖助人们土地、奴隶和官职,改变了传统“不劳而获”世卿世禄制的分封标准,给晋文公推行新的世卿世禄制打开了缺口,晋文公即位后,总结了惠、怀二君丧失民心的教训,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和笼络人心,确立了以“贤、能、德、义”为标准的分封原则,提拔了许多贤能义德之士,形成了新的世卿世禄制。此外,晋文公还确立了“贤、能”的用人标准,他将才华横溢的先轸升为中军元帅,还规定异姓宗族“掌其远官”。

    ——摘编自《晋国改革与社会发展》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晋文公世卿世禄制度改革的影响。

  • 16. [历史——选考二: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苏联对日参战后,大有席卷整个朝鲜半岛之势,为阻止苏军占领整个朝鲜半岛,美国提议“以北纬三十八度”为界分别在朝鲜接受日军投降,得到苏联同意,朝鲜半岛解放以后,各种政治势力未能形成合力,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思想为标杆,左右两派的分离日趋表面化、复杂化、尖锐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的建立,东北亚政治格局顷刻间失去了往日的平衡,在东北亚有着重大利益的美国立刻对东亚战略进行调整。

    在《朝鲜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之时,美韩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美国进一步将东北亚的军事同盟关系扩大到朝鲜丰岛。 1951年9月,在美国操纵下的旧金山会议上,达成《旧金山和约》,日本从法律上恢复了国家独立,迈出了重返国际社会的第一步,1961年,朝解同中国、苏联正式签订了《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周恩来曾经深刻指出朝鲜战争是局部的,但是朝鲜战争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搞编自王秀丽《朝鲜战争与东北亚格局的形成》

    1. (1) 根据材料,指出朝鲜战争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周恩来的观点。

  • 17. [历史一选考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九渊任荆门军知军。他上任后,正值金兵南侵压边境,他便主持构筑荆门城,并开挖了护城河渠。还大刀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守边防,固前沿,从此荆门有了城池,他大力阔斧地改革荆门军的税收弊端和不合理体制,以及官场的陈规陋习,重视整军习武,提拔人才。他宣讲心学,崇教化,易风俗;引导民众从内心自觉履行道德仁。他废除了荆门境内税卡,减免捐税,一时间荆门商贾云集,税收日增,民讼渐息,盗贼敛迹。

    ——摘编自(荆州地方志》等

    1. (1) 根据材料,指出陆九渊冶理荆门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结合所知识,概括陆九渊治理荆门的主要措施。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