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 /人教版 /必修1《分子与细胞》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生物必修1第五章第三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同步...

更新时间:2015-09-25 浏览次数:479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细胞中,其无氧呼吸过程会以乳酸为主要产物的是(    )

    A . 密闭塑料袋中苹果的细胞 B . 用于制作酒精的酵母菌 C . 剧烈奔跑时的马骨骼肌细胞 D . 浇水过多的青菜根部细胞
  • 2. 葡萄糖的无氧分解过程中,选项中各产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酒精 ②CO2   ③H2O ④ATP ⑤乳酸 ⑥H ⑦丙酮酸

    A . ⑥⑦⑤① B . ③②①⑤ C . ④⑦②① D . ③④②⑤
  • 3. 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CO2的释放量

    O2的吸收量

    a

    10

    0

    b

    8

    3

    c

    6

    4

    d

    7

    7

    A . a条件下,没有[H]和乳酸的产生 B . b条件下,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 . 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 D . d条件下,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 4. 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 , 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 B . 有氧条件下,过程①、②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 C . 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 D . 18O标记C6H12O6 , 在物质丙中可检侧到18O
  • 5. 一个不经常锻炼身体的同学在校运动会上,参加完5000米比赛后,第二天双腿肌肉酸痛,这是因为其腿部的肌肉细胞(    )

    A . 只进行了有氧呼吸 B . 进行了无氧呼吸 C . 产生了乙醇 D . 产生了酒精
  • 6. 图3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中加NaOH是为了清除空气中CO2 B . ②的葡萄糖是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底物 C . ②中酵母菌只能在有氧条件下生存 D . ③中加Ca(OH)2用于检测②中是否有CO2产生
  • 7. 呼吸作用产生的主要能量物质是(    )

    A . ATP B . CO2 C . O2 D . 葡萄糖
  • 8. 下列关于微生物呼吸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醋酸杆菌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B . 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需提供无氧的环境 C . 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CO2 D . 硝化细菌的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 9.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

    A .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C .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D . 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
  • 10. 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的物质是(    )

    A . 丙酮酸 B . 乳酸 C . 酒精 D .
  • 11. 有甲乙两组等量的酵母菌,甲组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组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消耗的氧气总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的比为(    )

    A . 1:1 B . 1:2 C . 3:1 D . 3:4
  • 12. 下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气浓度为a时(    )

    A . 需氧呼吸比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 B . 需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多 C . 需氧呼吸比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多 D . 需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相等
  • 13. 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①中耕松土   ②果蔬保鲜   ③贮存种子   ④汛期农田及时排水  

    ⑤合理密植   ⑥糖渍、盐渍食品    ⑦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  

    ⑧移栽幼苗时尽量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进行

    A . ②③④⑤⑥ B . ①②③④⑦ C . ②③④⑦⑧ D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14. 下列反应在细胞溶胶中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    )

    A . 葡萄糖 丙酮酸 B . 丙酮酸 酒精+CO2 C . ADP+Pi+能量 ATP D . H2O 「H」+O2
  • 15. 下图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绿色器官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氧浓度为a时,该器官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相等 B . 氧浓度为b时,该器官只进行有氧呼吸 C . 曲线Ⅰ也可表示酵母菌的细胞呼吸与氧浓度的关系 D . 曲线Ⅲ细胞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
  • 16. 下图是外界对植物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图。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从甲图中可知,细胞呼吸最旺盛时的温度对应B点。AB段可说明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细胞呼吸加快 B . 乙图中曲线Ⅰ表示无氧呼吸类型,曲线Ⅱ表示有氧呼吸类型 C . 如果乙图中曲线Ⅰ描述的是水稻根细胞的呼吸,那么在DE段根细胞内积累的物质是乳酸 D . 曲线Ⅱ表示的生理过程所利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曲线II 最终趋于平衡,可能是受到温度或呼吸酶数量的限制
  • 17. 如图是生物氧化分解葡萄糖过程中氧分压与呼吸熵RQ(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为描述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供应状态的一种指标)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呼吸熵越大,细胞有氧呼吸越强,无氧呼吸越弱 B . b点有氧呼吸强度大于a点 C . 为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最好将氧分压调至c点 D . c点以后细胞呼吸强度不随氧分压变化而变化
  • 18. 把青蛙(变温动物)和小白鼠(恒温动物)从25℃的温室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生物的耗氧量变化是(    )

    A .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减少 B . 两种动物的需氧量都增加 C . 青蛙的需氧量减少,小白鼠的需氧量增加 D . 青蛙的需氧量增加,小白鼠的需氧量减少
  • 19. 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 . 2n/5m B . m/5n C . n/5m D . 2m/5n
  • 20.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 B . 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 C . 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 D . 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二、非选择题
  • 21.

    下图所示为某同学为“探究物质X对植物细胞的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所组装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 (1) 甲乙装置烧杯中的Y溶液为溶液。


    2. (2) 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排除的干扰。


    3. (3) 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应另设一组甲装置中用的大豆种子进行对照实验。


    4. (4) 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连接甲乙装置玻璃管中有色液滴慢慢往(左/右)移动。实验结束时将注射器活塞往(上/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注射器活塞移动距离可量出气体的变化量。注射器量取到的气体变化

      体积(mL)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浸泡大豆

      种子的物质X溶液浓度(mol/L)

      0

      10

      20

      30

      40

      50

      0

      0

      1.1

      2.2

      3.3

      4.4

      5.5

      10-12

      0

      6.5

      13.0

      19.5

      26.0

      32.5

      10-10

      0

      8.0

      16.0

      24.0

      32.0

      40.0

      10-8

      0

      7.5

      15.0

      22.5

      30.0

      37.5

      分析数据可知:

      ①未浸泡物质X的大豆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mL/小时。

      ②物质X对大豆种子有氧呼吸速率的影响可概括为

  • 22. 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CO2的释放量与O2的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解回答以下问题。

    1. (1) O点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类型是

    2. (2) 在O2浓度为b%以下时(不包括O点),该器官的呼吸类型是,因为

    3. (3) 该器官CO2释放与O2吸收两条曲线在Q点重合,其呼吸类型为,因为

  • 23.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 (1) 甲、乙两组的实验变量是,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 (2) 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3. (3) 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a.如果,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b.如果,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c.


  • 24. 两个课外活动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

    1. (1) 甲组想探究的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实验装置,如图1(A-- 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依次是:____。

      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代替。

    2. (2) 乙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若想达到实验目的,还必须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设计为(装置编号为Ⅲ)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

  • 25. 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 (1) 分析图中数字代表的含义:

      1-- ;2-- ;4-- ;6--

    2. (2) 图中的8代表能量,其中(大量或少量)贮存在ATP中。

    3. (3) 物质1→2的变化场所发生在。催化反应2→CO2的酶分布在

    4. (4) 图中的物质6 来自于(填“叶绿体”、“外界”或“叶绿体和外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