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人教版 /(选修2)经济学常识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作用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高二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五第一节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

更新时间:2015-11-30 浏览次数:749 类型:同步测试
一、 单选题
  • 1. 对计划经济体制特点的认识正确的有(  )
    A . 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控制人财物资源 B . 不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C . 平均分配影响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D . 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
  • 2.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年,有学者在某网站论述计划经济体制时,认为计划经济体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下列认为计划经济所起的积极作用的评价的是(  )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体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 

    ②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证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③能够稳定物价,增加了财政收入 

    ④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确保宏观调控的顺利实行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 3.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严重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进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这表现在(  )

    ①在农村,农民吃集体的大锅饭 ②在城镇,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 

    ③个人收入与工作业绩相脱离,干多干少、干好干坏、干与不干一个样 ④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效益高低无所谓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对计划经济体制下过于单一的所有制结构,认识正确的有(  )
    A . 在当时没有任何意义,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B . 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利于方便人民群众生活 C . 有利于国家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D . 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
  • 5. 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有(  )

    ①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阻碍了生产力发展       ②政府对企业管得过死,企业没有活力 

    ③国民经济条块分割,不利于社会资源合理流动   ④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 6.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农村集体劳动,按出勤计工分,按工分分配,结果社员往往出工不出力。这说明(  )
    A .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B . 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C . 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缩小了人们的收入差距,值得推广 D . 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收入差距,应该纠正
  • 7.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经济体制是属于(  )
    A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 有市场调节的计划经济体制 C .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D .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 8.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如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生产解放牌载重汽车等。这些成就的取得(  )

    ①离不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需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抑制恶性通货膨胀 

    ③需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一步发挥国家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作用

    ④需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②④
  • 9. 改革开放以前,某冶炼厂不能直接把自己的产品卖给马路对面的电缆厂,电缆厂用铜也不能直接从对面的冶炼厂购买,而要到相隔数千公里的南方去运。这是(  )
    A . 地方保护主义的体现 B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体现 C . 两厂家激烈竞争的体现 D . 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体现
  • 10. 建国初期的指令性计划在改变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作用很大。以下关于指令性计划的正确理解是         (  )

    ①国家各级计划机关从全局利益出发,向国有企业直接下达的具有约束力的计划 

    ②主要是根据社会需求制定的,纳入指令性计划的产品一般由国家直接调拨分配

    ③指令性计划一经下达,各级计划执行单位就必须坚决完成 

    ④单纯依靠指令性计划指标,难以做到充分发展商品经济,促使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A . B . 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 11. 我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原因是(     )
    A . 当时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影响 B . 发展农业的客观需求 C . 发展工业的客观需求 D .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总是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 12. 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现在(        )

    ①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②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③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独立的工业体系

    ④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 13. 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原因在于计划经济体制(   )

    ①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②直接控制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③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④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② D . ①③④
  • 14.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面临的经济状况是(    )
    A . 经济结构简单,物质基础薄弱 B . 已经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C . 已经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 D . 打破了外国对我国的经济封锁
  • 15.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我国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当时国家领导人认为(   )

    ①公有制企业规模越大越好           ②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

    ③我国已经是高度的社会化大生产     ④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越纯越好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16.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

    ①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控制人财物资源    
    ②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

    ③经济管理权限过分集中    
    ④国家包购包销,企业无权销售

    A . ①②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③④
  • 17.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对这一论断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B . 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很运用价值规律 C . 认为对企业仍然用强制性计划来指导 D . 认为适当扩大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
  • 1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彻底突破了计划体制的框架的标志是 (     )
    A .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改革目标 B . 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 C . 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十时毫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 D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
  • 19. 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
    A . 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总量 B .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C . 发展第三产业 D . 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
二、主观题
  • 20.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在稳步增长的同时,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比较混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 21. 材料一统计资料表明,1952~1979年期间,我国按可比价格计算的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达到8.3%、8.3%、7.1%,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二:同1949年相比,1978年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份额从12.6%上升到46.8%,农业所占份额由68.4%下降为35.4%,建筑业和运输业分别从0.3%、3.3%上升为4.1%、3.9%,并且具备了生产原子弹、氢弹的能力,国防力量大大增强。结合所学经济学常识的有关知识


    1. (1) 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2. (2) 分析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

  • 22. “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那么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使公有制范围扩大,公有化程度提高,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 2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在农村,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都是集体的,在城镇,除了部分集体企业以外,其他企业都是国营的。由于不允许个体餐馆存在,出门吃饭,只能在国营饭店或集体饭店。结合材料回答:
    1. (1)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2. (2) 这一社会现实与我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相适应吗?
  • 24. 我国棉花连年丰收,棉花总量供大于求的状况日益突出,但棉花的种植面积并没有减少,不少棉农仍在大量生产没有市场销路的低质棉花。国务院决定从1999年9月1日起,棉花的收购和销售价格主要由市场形成,国家不再作统一规定。遇有特殊情况,国家可在一定时期内对棉花购销价格实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简要回答:国务院为什么要对棉花购销价格作上述决定?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