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19-02-13 浏览次数:401 类型:期中考试
一、<b >基础知识</b>
  • 1.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 (2) 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3) 乡书何处达?。(王湾《次北固山下》)
    4. (4) 《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涛句是:
    5. (5) 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 根据拼音写词语

    ①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kuān  chang

    ②双腿tān  huàn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

    ③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④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gè  dé  qí  suǒ

  • 3. 下列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荒园,人迹罕至 ,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B . 今天天气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 .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D . 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 , 美不胜收。
  • 4. 下列句子的没有语病一项是(    )

    A . 今天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大家都做得很好,值得表扬。 B . 初一年级的男学生体重大多在约五十公斤左右。 C . 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与我们是很相宜的。 D . 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使他对自己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 5. 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例句: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花儿失去了营养:如果没有想象,思维就像鸟儿折断了翅膀;如果没有想象,;如果没有想象,

二、<b >阅读理解</b>
  • 6.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无方入门不顾。

    1. (1) 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

      ①陈太丘与友

      ②太丘舍

      ③相而去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 (3)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尊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家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 B . 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 . “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D .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是古代常见的敬词。
  • 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其坐/而忘操 B . 度/无自 C . 郑人有且置者/遂不得 D . 市/反归取
    2.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3. (3) 请至少写出三个带“履”的成语。
  • 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②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③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④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向前去。

    1. (1) 下面诗句中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最接近(    )

      A .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 B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 .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 . 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2. (2) 对选段②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选段以人为喻,人是喻体,春天是本体。 B . 选段文字写出了“娃娃”、“小姑娘”、“青年”三种人各种不同的特点。 C . 选段中“娃娃”是漂亮的、欢快的;“小姑娘”笑着、走着;青年是强壮的、有力的。 D . 选段文字通过人从小到大、由弱转强的成长来表现春天的动态进程,非常生动形象。
    3. (3) 选段②三个段落的次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前,有个商人有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子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得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做一个餐风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

        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不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就想,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取走了。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包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乎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

        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天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乎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拿给他修理,哪怕多起两三里路。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惟独没有他那一把。

        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乎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它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

        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找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了为扩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布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

        时隔不久,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

        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着了店门。商人立马把开伞柄,里面的一层黄蜡加封得严严实实,在撬开黄蜡,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找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天大亮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商人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

        后来,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一一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人们传说着这个故事,赞叹着商人的沉着、睿智和大气。

    1. (1) 小说以一把油纸雨伞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丢伞——得伞的过程。
    2. (2) 分析文中第三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你体会到的商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

    3. (3) 你怎样理解第八段中划线词语画线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

      ②他一下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

    4. (4) 从商人丢伞后的处理方式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三、<b >快速作文</b>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以“成长的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联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四、<b >附加题</b>
  • 11.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怕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哕。”他说。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连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相互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共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采,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

    1. (1) 选文选自文章,作者是,文章被收录到他的散文集
    2. (2) 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
    3. (3) 阅读选文联系原著你认为范爱农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