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备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

更新时间:2024-07-13 浏览次数:388 类型:期中考试
一、基础知识
  • 1. (2018八上·云安期中)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 (1) 蝉则千转不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2. (2) 南宋诗人赵师秀《约客》中“”的诗句表现了作者独坐灯下的寂寞心情。
    3. (3)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4) ,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5. (5) 请把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默写完整。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2. (2018八上·云安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bān  fā了诺贝尔奖。

    ②我西路军当面之敌纷纷kuì  tuì,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③这是八干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bǐng  xī  liǎn  shēng的一刹那。

    ④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ang  dùn  cuò的话来。

  • 3. (2018八上·云安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成绩早已发表了,同学一百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 B . 在云安六都码头下浩瀚的西江里,一个渔翁正在悠闲垂钓。 C . 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 , 青丝变白发。 D . 于是点上一枝烟,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 4. (2018八上·云安期中)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去逝了,咏迷们甚是悲伤。(把“去逝”改为“去世”) B . 数学实在是太难了,对我一点也不感兴趣。(删掉“对”) C . 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把“呼伦贝尔大草原”改为“江南原野”) D . 他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把“栩栩如生”改为“惟妙惟肖”)
  • 5. (2018八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苏州地处水乡,湖沟塘堰星罗棋布,极利因水就势造园,附近又盛产太湖石,适合堆砌玲珑精巧的假山,可谓得天独厚;苏州地区历代百业兴旺,官富民殷,完全有条件追求高质量的居住环境;加之苏州民风历来崇尚艺术,追求完美,千古传承,长盛不衰,无论是乡野民居,还是官衙贾第,其设计建造皆一丝不苟,独运匠心。这些基本因素大大促进了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

    1. (1)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50字。
    2. (2) 根据材料,以“苏州园林”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方法,写一句话。
二、阅读理解
  • 6. (2018八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巘多生怪柏

      湍绿潭

      引凄异

    2. (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 (3) 下列对文本理解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作者写景采用白描手法,寥寥数笔就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B . 本文多用四字句,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 C . 文章写春冬季,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D . 文章开篇由山势落笔,承山高江窄而写水势,再按水势的涨落安排四时顺序。
  • 7. (2018八上·云安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儋耳夜书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儋耳:今海南省儋县,苏轼于1097年被贬至此。文章写于己卯(1099)年,是他谪居儋耳第三年。②民夷:民,汉族;夷,当地土著,少数民族。③屠酤:屠,屠户;酤,卖酒者;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三鼓:三更,即半夜,今23点至1点。

    1.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予欣然之/流飘荡 B . 南舍北皆春水/归已三鼓矣 C . 小巷/历在目 D . 屠酤纷/亦笑韩退之
    2. (2) 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

    3. (3) 文中多次写到苏轼笑,他笑什么呢?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 8. (2018八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飞天”凌空

    ——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个动作“51 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1. (1) 下面是对文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篇出神入化的人物特写,把吕伟的高难动作分解成一连串特写镜头、慢镜头,描摹出吕伟精彩刹那的具体形象。 B . 这篇特写没有写整个紧张曲折的过程,但是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却在这短短五百字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 . 本文极有层次地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从“轻轻一蹬”到“凌空翔舞”,由“疾如流星”到“插进碧波之中”,跳水姑娘轻盈似箭潇洒自如的身姿就让人尽收眼底。 D . 文章有起有伏,动静穿插自如。飘浮的白云、飞鸟与吕伟的“沉静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托”字犹如“定格”在空中,与“疾如流星”形成强烈反差:“哧”地插进碧波之中的身体,夸张手法,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2. (2) 第⑧自然段可以删除吗?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可以删除,这属于侧面描写,作用是烘托吕伟跳水技艺的高超。 B . 不可以删除,这属于正面描写,作用是突出印度观众对中国的羡慕。 C . 可以删除,文章到第⑦自然段-中国姑娘赢得金牌,故事已经完美结束,再写第⑧段内容多余。 D . 可以删除,第⑧段内容与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无关。
    3. (3) 举例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 9. (2018八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已近年关,隐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县城年味渐浓。火车的汽笛声频繁地响起。一条悠长的巷道里藏着几户人家。一座陈旧的小四合院里传来清脆的电话铃声。

        妈,再过一两个小时我们就到家了,晚饭回家吃,一年没吃到您做的饭了,呵呵。

        你这孩子,咋突然就改主意了?不早讲,也好让妈提前高兴着,刚才还和苗苗念叨呢,苗苗一直想去看你们呢。

        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吗,呵呵。

        好好好,妈这就准备去。苗苗奶奶放下电话,苗苗,你都听到了吧,你爸妈一会就到家喽,自己好好玩,奶奶给你做好吃的。奶奶脸上的皱纹一下全舒展开了。

        五岁的苗苗听说爸妈要回家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冲向大门口。奶奶扶起被门槛绊倒的孙子,轻拍了下孙子的小脑瓜,乐呵呵跑进了厨房。

        就是,有钱没钱也得回家过年嘛。你们不记挂妈,不记挂苗苗,俺祖孙俩可天天伸脖子盼呢。苗苗奶奶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恨不得手脚并用地忙活。一切准备就绪,额头上竞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瞅着还算丰盛的菜肴,关键都是儿子媳妇爱吃的,喜滋滋地擦了擦汗,又捶了几下腰,却并不急着点火。天寒地冻的,等着儿子媳妇回家边炒边吃。也就在此时她才忽然想起小孙子,好像老一会没听到动静了,心里不知咋的“咯噔”一下,边喊边出了厨房,无人应答。

        苗苗奶奶翻遍了满屋满院,犄角旮旯,仍不见小孙子人影,便心慌慌地跑出院子,挨家挨户寻找。邻居们都是一样的答案,她大声的呼喊着追出巷子,走到街上,四下里飞速扫了一遍,眼里都是失望和惊恐。

        这个节骨眼上孙子要是出点啥事,这个年还咋过?我咋向他爸妈交代?老天爷啊!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天色渐晚,还飘起了雪花。

        ……

        咱这儿就巴掌大的地方,何况还报了警,他们很快就能把苗苗找到的。

        邻居们正在不住地安慰着精神几乎失控的苗苗奶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

        真悬哪!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瘫倒在地。

        邻居们急忙把苗苗奶奶搀起来,问:咋了?到底说啥了?

        孩子在车站警务室呢!苗苗奶奶带着哭腔说。

        咱咋就没想到呢?车站离这里不是很远。

        敢情这孩子是去接站了,等不及了。

        哎哟喂,你说这么点小孩,幸亏被警察发现了。

        麻烦你们帮我再守会家,我去把孩子弄回来。苗苗奶奶边说边往外走。

        让老刘守着,我们几个陪你一块去吧,天黑路滑的。几个热心的邻居前后撵了上去。

        工夫不大,一行人来到警务室。还未进门,苗苗奶奶就发现小孙子坐在沙发上伸着长长的舌头,正巴唧吧唧地舔着棒棒糖。

        苗苗奶奶气不打一处来,紧走几步,推门闯了进去,也忘了跟警察道谢,一把将苗苗从沙发上拖下来,抬手屁股上就一巴掌:你个小冤家,差点把奶奶吓死!

        奶奶不讲理,我又没做错事。反应过来的苗苗咧着嘴委屈地辩解。

        还没错呢?奶奶又举起巴掌。

        孩子毕竟小嘛,没丢就万幸了。邻居劝住苗苗奶奶。

        警察抱起苗苗,笑说:大娘,消消气,您往别处想想看,孩子今天这个举动是不是挺招人疼?他跟我们讲他爸爸电话里说给您一个惊喜,他也要给他爸妈一个惊喜呢。多乖,多懂事。

        苗苗奶奶瞅着警察怀里噘着嘴巴、抽抽噎噎的小孙子,忍不住老泪直流。

        此时,“呜——呜——”似是火车进站的汽笛响起,雪花也越发欢快起来。

    1. (1) 小说中哪些内容暗示了苗苗会去车站接爸妈?请简要回答。
    2. (2) 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①苗苗奶奶双腿如灌了铅,“扑通”瘫坐在地上。

      ②苗苗奶奶哆嗦着手听完电话,扯着电话线摊倒在地。

    3. (3) 小说两处写雪花,各有什么作用?
    4. (4) 关于小说主题,有以下三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第一种:表现苗苗一家感人至深的亲情。

      第二种:体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的人间温情。

      第三种:反映留守家庭的生存现状,引发人们的关注与思考。

三、快速作文
  • 10. (2018八上·云安期中) 按要求作文

    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有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____________也美丽”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不许抄袭,不许套作。

四、附加题
  • 11. (2018八上·云安期中)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第二天早晨护送我到周恩来的司令部去的,就是列宁儿童团的一个团员。司令部原来是一个不怕轰炸的小屋,四面围着许多同样的小屋,农民都若无其事地位在那里,尽管他们是处在战区中间,而且他们中间还有个东路红军司令。我心里不由得想,红军能够这样不惹人注目地开进一个地方,是不是红军受到农民欢迎的原因?附近驻扎一些军队似乎一点也没有破坏农村的宁静。

        蒋介石悬赏八万元要周恩来的首级,可是在周恩来的司令部门前,只有一个哨兵。我到了屋子里以后看到里面很干净,陈设非常简单。土炕上挂的一顶蚊帐,是唯一可以看到的奢侈品。炕头放着两只铁制的文件箱,一张木制的小炕桌当作办公桌。哨兵向他报告我的到来的时候,周恩来正伏案在看电报。

        “我接到报告,说你是一个可靠的新闻记者,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并且说可以信任你会如实报道,”周恩来说。“我们知道这一些就够了。你不是共产主义者,这对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任何一个新闻记者要来苏区访问,我们都欢迎。不许新闻记者到苏区来的,不是我们,是国民党。你见到什么,都可以报道,我们要给你一切帮助来考察苏区。”

    1. (1)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
    2. (2) 结合选段内容说说作者刻画周恩来形象运用了怎么样的手法
    3. (3) 联系原著说说斯诺眼中的周恩来是个怎么样的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