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数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福建省漳州市八校联考高考数学模拟试卷(3月份)

更新时间:2017-04-18 浏览次数:687 类型:高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已知集合M={0,1,2},N={x|﹣1≤x≤1,x∈Z},则M∩N为(   )
    A . (0,1) B . [0,1] C . {0,1} D .
  • 2. 已知复数 的实部和虚部相等,则|z|=(   )
    A . 2 B . 3 C . D .
  • 3. 命题p:x∈R且满足sin2x=1.命题q:x∈R且满足tanx=1.则p是q的(   )
    A .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 充要条件 D .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4. 已知点P的坐标(x,y)满足 ,过点P的直线l与圆C:x2+y2=16相交于A,B两点,则|AB|的最小值为(   )
    A . B . C . D .
  • 5. “微信抢红包”自2015年以来异常火爆,在某个微信群某次进行的抢红包活动中,若所发红包的总金额为9元,被随机分配为1.49元,1.31元,2.19元,3.40元,0.61元,共5份,供甲、乙等5人抢,每人只能抢一次,则甲、乙二人抢到的金额之和不低于4元的概率是(   )
    A . B . C . D .
  • 6. 设方程2x|lnx|=1有两个不等的实根x1和x2 , 则(   )
    A . x1x2<0 B . x1x2=1 C . x1x2>1 D . 0<x1x2<1
  • 7. 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其中 ,若输出的 ,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为(   )

    A . n<2017 B . n≤2017 C . n>2017 D . n≥2017
  • 8.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
  • 9. 为得到函数y=2cos2x﹣ sin2x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2sin2x+1的图象(   )
    A . 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B . 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C . 向左平移 个长度单位 D . 向右平移 个长度单位
  • 10. (2017·焦作模拟) 已知M是抛物线C:y2=2px(p>0)上一点,F是抛物线C的焦点,若|MF|=p,K是抛物线C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则∠MKF=(   )
    A . 45° B . 30° C . 15° D . 60°
  • 11. 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现了从三角形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三斜公式”,设△ABC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面积为S,则“三斜求积”公式为 .若a2sinC=4sinA,(a+c)2=12+b2 , 则用“三斜求积”公式求得△ABC的面积为(   )
    A . B . 2 C . 3 D .
  • 12. 若函数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A . B . C . D . [1,+∞)
二、<b >填空题</b>
三、<b >解答题</b>
  • 17. 已知数列{an}满足a1=2,an+1=2an﹣1.


    (Ⅰ)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n•(an﹣1),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 18. 某学校高三年级有学生500人,其中男生300人,女生200人,为了研究学生的数学成绩是否与性别有关,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先统计了他们期中考试的数学分数,然后按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再将两组学生的分数分成5组:[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 (1) 从样本中分数小于11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求两人恰好为一男一女的概率;
    2. (2) 若规定分数不小于130分的学生为“数学尖子生”,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数学尖子生与性别有关”?

      P(K2≥k0

      0.100

      0.050

      0.010

      0.001

      k0

      2.706

      3.841

      6.635

      10.828

      附:K2=

  • 19.

    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直角梯形,AB⊥AD,CD⊥AD,CD=2AB.点E是PC的中点.


    (Ⅰ)求证:BE∥平面PAD;

    (Ⅱ)已知平面PCD⊥底面ABCD,且PC=DC.在棱PD上是否存在点F,使CF⊥PA?请说明理由.

  • 20. 已知圆O:x2+y2=1过椭圆C: (a>b>0)的短轴端点,P,Q分别是圆O与椭圆C上任意两点,且线段PQ长度的最大值为3.

    (Ⅰ)求椭圆C的方程;

    (Ⅱ)过点(0,t)作圆O的一条切线交椭圆C于M,N两点,求△OMN的面积的最大值.

  • 21. 设函数f(x)=lnx﹣ax2+ax,a为正实数.
    1. (1) 当a=2时,求曲线y=f(x)在点(1,f(1))处的切线方程;
    2. (2) 求证:f( )≤0;
    3. (3) 若函数f(x)有且只有1个零点,求a的值.
  • 22.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ρ=2cosθ,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 (t为参数).

    1. (1) 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L的普通方程;
    2. (2) 设点P(m,0),若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且|PA|•|PB|=1,求实数m的值.
  • 23.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f(x)=2|x+1|+|x﹣2|的最小值为m.

    (Ⅰ)求实数m的值;

    (Ⅱ)若a,b,c均为正实数,且满足a+b+c=m,求证: + + ≥3.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