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浙教版 /七年级下册 /第3章 运动和力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 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4-01 浏览次数:840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甲乙两辆汽车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上的乘客看乙车在向北运动。乙车上的乘客看到甲车和树木都向南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甲乙车可能都向南运动 B .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北运动 C . 甲车向北运动 乙车向南运动 D . 甲车一定在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 2.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物体接触时一定会产生力 B . 单独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 C .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一定受力的作用
  • 3. (2016·滨江模拟)

    在汽车中悬线上挂一个小球,当汽车运动时,悬线将与竖直方向成某一固定角度,如图所示,若在汽车底板上还有一个跟其相对静止的物体M,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和物体M的受力情况正确的是(   )


    A . 汽车一定向右做加速运动 B . 汽车一定向左做加速运动 C .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一定受到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 . M除受到重力、底板的支持力作用外,还可能受到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 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 B . 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 C . 运动员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 . 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不等
  • 5. 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会飞出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飞出的棋子相对于其它棋子是静止的 B . 打击棋子时,打击力对棋子做了功 C . 上面的棋子落到原来位置下方的过程中,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 如果所有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在空中飞行的棋子将保持静止状态
  • 6. 用轻质细线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悬挂起来,如右图所示。今对小球a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对小球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最后达到平衡。平衡后状态可能是图(   )

    A . B . C . D .
  • 7. 小敏到商场购物,她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台面上匀速上楼(如图),对于小敏受到的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B . 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 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D . 她对踏板的压力和踏板对她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8. 2018年4月2日,我国第一个实施空间交会对接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它在空中翱翔了2377天之后,终于重新投入地球的怀抱,“天宫一号”在穿越大气层时绝大部分器件烧蚀销毁,少量碎片落入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天宫一号穿越大气层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地球是静止的 B . “天宫一号”坠落时受到了地球的吸引 C . “天宫号”坠落时与大气摩擦,内能减小 D . “天宫一号”坠落的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 9. 一瓶未开封的500mL矿泉水所受到的重力接近( )
    A . 0.5N B . 5N C . 10N D . 50N
  • 10. 如图所示,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放在长木板上,砝码放在木块上。现用2N的力F水平拉木块,木块、砝码、长木板均保持静止,此状态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木块对砝码的摩擦力为2N B . 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2N C . 长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为0N D . 桌面对长木板的摩擦力为0N
  • 11. 如图所示,用3N水平力F拉长木板A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B相对地面静止不动,此时与B连接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2N,方向水平向左 B . 如果增大F,则物体B受到A的摩擦力也增大 C . 物体A受到的拉力F和地面对A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 . 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N
  • 12. 如图所示,将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在墙上,右端用细线与重力为20N的木块相连,木块放在上表面水平的小车上,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现用F=10N的力拉动小车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小车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与方向分别是(   )

    A . 10N,水平向右   B . 14N,水平向左 C . 6N,水平向左   D . 4N,水平向右
  • 13.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个木块,甲木块用一根细绳拴在左边固定的竖直板上,现在用力把乙木块从右端匀速地抽出来,所用的力F=15N,则甲、乙两个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是(   )

    A . 甲为零,乙受到向右的15 N的摩擦力 B . 甲、乙都受到向右15 N的摩擦力 C . 甲、乙都受到向左15 N的摩擦力 D . 甲、乙均受力15 N,甲受向右的摩擦力,乙受向左的摩擦力
  • 14. 如图所示。甲和乙是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物块,它们在丙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

    A . 乙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右 B . 甲可能不受摩擦力 C . 甲和丙所受的重力都不做功 D . 将乙拿掉后,甲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 15. 一本厚字典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现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将字典向右推,使其一部分离开桌面至图(b)所示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字典对桌面的压力F和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 . F增大,p不变   B . F减小,p不变   C . F不变,p减小   D . F不变,p增大
  • 16. 如图所示,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正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底对桌面的压力为Fa、压强为pa , 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瓶盖对桌面的压力为Fb、压强为pb , 则(   )

    A . Fa=Fb   pa<pb   B . Fa>Fb    pa=pb C . Fa=Fb  pa=pb   D . Fa<Fb    pa<pb
  • 17. 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缸中分别装满水、酒精,缸中水面分别浮着两只一模一样的玩具鸭,如图所示。设甲、乙两缸底受到水、酒精的压强分别为p、p , 两只玩具鸭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F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p>p②p<p③F>F④F=F⑤F<F⑥p=p

    A . ①③ B . ②⑤ C . ②④ D . ①④
  • 18. 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则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p大小关系为( )

    A . p<p B . p>p C . p=p   D .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19. 如图,在水平桌面上竖立着三个柱状物甲、乙、丙,它们的高度均为h,均为实心匀质,甲、乙、丙的底面分别是半径为R的圆面、边长为a的正方形、半径为r的圆面。已知:2R>a>2r,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P=P , 则甲、乙、丙材料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

    A . ρ>ρ>ρ   B . ρ>ρ   C . ρ<ρ<ρ   D . ρ
  • 20. 高度相等的柱形物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A、B底面积之比为3:2,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对地面压强分别为pA、pB . 将A沿水平方向切去 的高度,B沿竖直方向切去 的宽度,则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 pA:pB=2:1 B . pA′:pB′=2:3 C . pA:pA′=1:1 D . pB:pB′=2:1
二、填空题
  • 21. 如图是高铁列车由石家庄站开往邢台站的路程时间图象。整段运行的平均速度是km/h,相当于m/s。

  • 22. 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m/s.

  • 23. 交通部门常用超声波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前后两次接收到超声波的时间间隔是s,该汽车的平均速度是m/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 24.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升空,22日与“天宫二号”太空舱顺利对接。如图甲所示,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多处向外“喷气”,调节运行姿态,此过程利用的力学知识:,也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据悉我国的“嫦娥工程三期”工程将发射一颗月球无人软着陆器,这个软着陆器不仅要采集月壤和岩石的样本,还要搭乘返回舱重返地球,若在某段时间内该软着陆器沿斜向上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在月球表面上观察到着陆器的发动机的喷气方向应该是

  • 25. 如图实验中,甲图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乙图所示用扳手拧螺钉,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有关.

  • 26.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一本静止的书上竖直放置一块橡皮,当书突然向右运动时,橡皮会;如果书表面绝对光滑,上述现象中橡皮将会(以上两空选填“向右倾倒”、“向左倾倒”或“保持静止”)

  • 27. 3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测力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起来(考虑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当在第3个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物体时,已知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2N、1.5N,第三个弹簧测力计刻度模糊不清。根据第1、2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所挂物体受到的重力为N。

三、实验探究题
  • 28. 小慧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 (1) 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方向拉动木块,并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2. (2) 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木板表面情况

      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6

      1.2

      2

      平放

      木板

      8

      1.6

      3

      平放

      木板

      10

      2.0

      4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1.8

      5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3.0

      a.分析序号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关系式是

      b.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 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 (3) 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2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分析图象可知: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如果实验时木块所受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 29. 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 (1) 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这种科学探究方法是法。
    2. (2) 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3. (3) 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所示实验。
    4. (4) 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30. 如图所示,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1. (1) 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
    2. (2) 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   (填写正确选项前字母)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A . 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B . 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水 C . 从U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
    3. (3) 比较乙图、丙图和丁图,可以得到结论:
    4. (4) 在乙图中,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 (5) 若在进行步骤(4)时,图乙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5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约为Pa.(大气压强p0=1.01×105pa,ρ盐水=1.2×103kg/m3 , ρ=1.0×103kg/m3 , g=10N/kg)
四、计算题
  • 31. 科学研究表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时,接触面上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它们之间压力的大小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为 f=kF.k 指摩擦系数,为小于 1 的正数;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均不变时,k 的大小不发生改变;当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改变时,k 的大小将改变。现有三种不同的硬质材料做成的长方体物体A(重量20N)、B(重量10N)和 C(重量100N),A、C之间的摩擦系数kA=0.3,B、C之间的摩擦系数 kB未知。将A、C如图甲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用水平推力F1恰好使A在C的表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将A、B和 C如图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用大小为8N 的水平推力F2恰好使A、B一起在 C 的表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1. (1) 如图甲,水平推力F1的大小为多少?
    2. (2) 如图乙,B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为多少?
    3. (3) 如图丙,将物体C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压力F3将 A、B重叠压在C的表面上,且 A、B一起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A、B 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水平压力F3的大小为多少?
  • 32. 嘉祥城区每天清晨都要进行洒水,若一辆洒水车空车质量为6t,水罐容积5m3 , 装满水后,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 . (g取10N/kg,ρ=1.0×103kg/m3).问:
    1. (1) 该车最多能装水的重力为多少?
    2. (2) 洒完一半水时,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 (3) 若罐内水深1.5m,则水对罐底的压强为多少?
五、解答题
  • 33. 如图所示,是小华和小明两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

    1. (1) 如甲图所示,小华将木块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两边各用一段细绳通过定滑轮悬挂一定量的钩码。小华发现,当左边悬挂三个钩码,右边悬挂两个钩码时木块A也能保持静止。请画出木块A此时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图。(每个钩码重1N)
    2. (2) 小明认为将木块A换成带轮子的小车,实验效果会更好,其原因是:
    3. (3) 换成小车后,若要使小车保持静止,应当在右侧(“增加”或“减少”)个钩码。
    4. (4) 小车处于静止后,保持两边拉力的大小不变,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选填“保持静止”或“扭转回来”).这一步骤说明二力平衡时,要满足二个力在上的条件。
  • 34. 质量为8t的卡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02倍,求卡车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对卡车的牵引力是多大?若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总共为0.2m2 , 则卡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g=10N/kg)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