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试卷预览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一第七单元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同步练习

更新时间:2016-01-29 浏览次数:66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之所以称俄国“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主要是因为他宣布(    )

    A .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B .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 C . 被解放的农奴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D . 国家直接控制的农奴也得到解放
  • 2. 根据“二一九法令”,俄国农奴为了得到份地,必须要做的事情包括(    )

    ①必须以现金支付赎金的20%—25%

    ②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和地主拟定有关契约

    ④在49年内还清本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 3. (2020高二下·应县月考) “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列宁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1861年改革( )

    ①扩大了国内市场

    ②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④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⑤建立了村社管理农民的制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③④
  • 4. 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    )

    A . 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 .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 C . 加强军事实力 D .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 5. (2017高二上·钦州开学考) 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    )

    A . 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 B . 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C . 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 D . 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
  • 6. “……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

    A . 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 B . 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C . 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 D .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 7. (2018高二上·昌吉期末) 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

    A .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 . 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 . 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 . 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 8. “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    )

    A . 林肯 B . 明治天皇       C . 威廉一世 D . 亚历山大二世
  • 9.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 )

    A . 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 . 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 . 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 . 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 10. 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农民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农民无偿地得到一块份地 B . 农民不再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C . 农民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 . 自法令颁布之日起,农民即可赎买份地
  • 11.

    下图为2011年俄罗斯发行的“斩断身上的锁链”纪念金币。此处的“锁链”是指(    )

    A . 沙皇专制度 B . 农奴制度 C . “村社”制度 D . 黑人奴隶制度
  • 12.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  )

    A . 先秘密后公开 B . 借助舆论减轻压力 C . 缓慢而谨慎 D . 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
  • 13. 彼得一世曾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客观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事实上是强化了农奴制 C .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 . 有利于俄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 14. 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B . 促进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C . 改变落后状况,成为军事强国 D . 废除农奴制度,促进经济发展
  • 15. 下列有关彼得一世改革背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改革前俄国基本上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国家 B . 受到强邻瑞典和土耳其的威胁 C . 文化教育受教会控制,学校数量很少 D . 拥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和陆军
  • 16.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A . 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B . 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C . 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D . 农民成为商品
  • 17. 下列推论属于哪种情况(    )

    大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在封建地主的主持下进行的

    小前提: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结论:农奴制改革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A .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B . 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 .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 . 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18.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 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 B . 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C . 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 . 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
  • 19. 下列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 表现的是 ( )

    ①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②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③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奴役

    ④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 20. “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属于(    )

    A . 地主 B . 国家 C . 农民 D . 资产阶级
二、非选择题
  •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关于废除奴隶制度的法令前,俄国有三个阶级分别提出解决农奴问题的方案。地主贵族的改革草案:主张只给农奴人身自由,不给他们土地所有权,并且提议减少农民的份地,坚决主张农民使用份地必须负担繁重的义务。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解放农民并让农民得到他耕种的全部土地,但农民应付给地主赎金,否则就是破坏私有权,因而要求兼顾地主和农民的利益,实现两个阶级的妥协。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改革草案:主张彻底废除农奴制度,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建立共和国。——陶惠芬《俄国近代改革史》

    1. (1) 1861年改革体现了上述哪个草案的内容?并分析此次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另外两个草案未被采纳的主要原因。

  •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上述新法令,农奴在适当的时候将获得自由农村居民的一切权利。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二一九法令”(节录)

    材料二:  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这里指“二一九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激励,正如一位热心的官员在农奴解放后不久所说的:“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科尔顿著《近现代世界史》

    1. (1) 据材料一,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立法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确定这一立法目标的主要原因。

    2. (2) 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二一九法令”是“伟大的法令”,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观点。

  • 2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俄历1861年)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在中午前拿到了一份。阅读这份珍贵的法案时,我无法表达自己的喜悦。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他媲美。所有的路口都贴有长官发布的告示,人们聚集在它周围,一个人大声念,其他人静静听。……一个伙计一边念着声明,发现有个地方说,庄园农奴对他们的主人还要承担两年的义务,愤怒地大叫:“让这个文件见鬼去吧!两年?我绝不干!”其他人都默不作声。

    一一丹尼斯•舍曼等著《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 (1) 从材料看,对“解放宣言”有哪两种态度?为什么会这样? 

    2. (2) “在俄罗斯几千年的历史中,很少有文件能和他媲美”。对于这种赞誉,你是否赞同,说明理由。

  •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尽管遭到美国和欧洲的强烈反对,但俄罗斯武装力量仍果断进驻克里米亚多处战略要地。2014年2月28日以来,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黑海舰队率先行动,随后俄军从海空同时大举增援。正如路透社所言,与160年前同英法冲突时色厉内荏的俄国相比,经过精心准备的俄军面对西方压力时,己表现得底气十足,毫不示弱。

    ——《环球时报》(2014年3月3日)

    材料二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下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③1876年,一位地主说:“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材料三  历史学家爱德华·拉津斯基这样写道:“对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

    请回答:

    1. (1) 在克里米亚问题上,相对于今天的“底气十足”,为什么160年前俄国却是“色厉内荏”?

    2. (2) 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不同的描述?你认为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扼要说明亚历山大二世“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的含义。

  • 25. 用比较的眼光看待俄国和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感受多元的文化和别样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苏联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