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备考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18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更新时间:2019-03-14 浏览次数:389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1938年初,国民党中央通过的决议规定: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实行“计划经济”,“树立重工业基础”,采取扩大国防生产能力、奖励海内外人民投资、鼓励轻工业的发展等措施。这个决议意在(  )
    A . 使国民经济向战时经济转轨 B . 强化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C . 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 D . 积极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 2. (2022高一上·霞浦期末) 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A . 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 . 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 . 促使五四爱国运动的发生 D . 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
  • 3. (2019高二下·溧水期中) 下图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

    A . 全面内战爆发时 B . 战略反攻开始前 C . 三大战役进行中 D . 渡江战役结束后
  • 4. (2024高一上·辛集期末) 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A . 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 . 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 . 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 . 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
  • 5. (2021高一上·甘谷期末) “(本次大会)向全世界与全中国的劳动群众,宣布它在全中国所要实现的基本任务,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政权所建设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次大会的召开地点位于下图中(    )

    A . B . C . D .
  • 6. (2024高一上·广州开学考) 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
    A . 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 . 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 . 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 . 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 7. (2018·北京) 图8取材于1945年一幅名为《端赖合作》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

    A . 国共联合进行淞沪会战,抵抗日军进攻 B . 《双十协定》是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成果 C . 重庆谈判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 D . 抗战胜利前后国人对和平前景充满期盼
  • 8. 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    )
    A .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 B .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 C .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 D .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 9. (2018·全国Ⅱ卷) 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 , 有地方督扰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落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自”,这说明当时(    )
    A .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 地方督扰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 10. (2018·全国Ⅱ卷) 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一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答、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持,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已决定是否减相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 . 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 .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 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 . 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 11. (2020高二下·安达月考)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A .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 .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 . 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 .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 12. (2018·全国Ⅰ卷) 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
    A . 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 . 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 . 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 . 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 13. (2018高三下·安宁期末) 1933年,留学德国专修造纸专业的钱子宁和同学一起筹资在苏州创办了“中元造纸厂”,“八一三”事变后,该厂被迫内迁,历尽艰辛,最后于1939年4月落脚水运条件相对较好的四川宜宾。结合所学知识,以下关于“中元造纸厂”及内迁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 该厂由专业技术人员创办 B . 抗战爆发是其内迁的原因 C . 使中国工业布局有所改变 D . 因交通四通八达选址宜宾
  • 14. 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的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主要经营业务是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些军费主要用于(    )
    A . 围剿红军 B . 抵御日本的侵略 C . 国民经济建设 D . 应对经济危机
  • 15.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历史书写没有必要去夸大这种“屈辱感”,因为它激发的往往是不理性的、报复性的“爱国主义”,而不是真正有意义的“强国主义”。下列选项中符合“不理性的、报复性的‘爱国主义’”的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太平天国运动
  • 16. 经济落后之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其国内统治阶级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中国的军阀只是这些乡村封建阶级的首领,说要打倒军阀而不要打倒乡村的封建阶级,岂非不知道轻重本末?材料(    )
    A . 主张全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B . 说明国民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指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 D . 找到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道路
  • 17. 某历史事件表现为以下四个统一: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    )
    A . 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 B . 主要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 C . 主旋律是爱国主义 D . 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专制的统治基础
  • 18. (2018·江苏模拟) 下面是1938年胡考创作的漫画,此漫画意在说明(    )

    A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 . 日军侵华遭到遏止 C . 灵活的战术打击了日军 D . 国民党停止了抗日
  • 19. (2018·江苏模拟) 图片是一定时期的历史符号。下图是中国共产党在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标语,其内容真实反映了当时(    )

    A . 国共两党矛盾成为时代主流 B . 国共两党斗争目标开始趋同 C . 阶级和民族矛盾交织的形势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
  • 20. (2018·江苏模拟)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三元里之战,以区区义兵,围夷酋,斩夷师,歼夷兵……”又说“广东之斩夷首,捐舰者皆义民”,“两禽夷舶于台湾,火攻夷船于南澳者亦义民。”据此可知魏源(    )
    A . 重视人民群众力量 B . 主张沿海官兵与夷人顽强作战 C . 提倡官民共同抗战 D . 践行“师夷长以制夷”的思想
  • 21. (2018高二下·南宁期中) 《北洋政府时期的史话》中涉及的目录是“武昌升起十八星旗,历史选择了黎元洪。湖南独立内幕。各省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待价而沽,清政府靠边站。”这体现出(    )
    A . 民国成立前政权纷争 B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清政府已经土崩瓦解 D . 辛亥革命取得彻底成功
  • 22. (2018·江苏模拟) 1949年元旦,章乃器在《华商报》发表《新的转折点》一文,称:“人类历史亦翻到更光荣灿烂的新页,……整个亚洲大局,将于今年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 . 国民政府在大陆统治的结束 B . 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C . 人民解放战争已由防御转入大反攻 D . 中共将取代国民党成为执政党
  • 23. (2018高二下·盐城期中)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罗店第四军溃退,但左右各部队未动摇,故未致大害。保定阵线如常,山西平型关幸获大胜,此晋局转危为安之机乎。”材料表明(    )
    A . 国共两党实现了全方位合作 B . 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始 C . 平型关大捷增强其抗战信心 D . 正面战场不再是抗战主战场
  • 24. (2022高二上·深圳月考) 1932年《浙江教育行政周刊》刊登《小学中高年级东北事件教学大纲》,提出了各学科在处理同一国耻事件时,结合学科特点各有侧重(部分如下表)。这反映出当时(    )

    科目

    内容

    社会

    事件本体之研究:东北研究、东北事件之原因近果、抗救方案

    国语

    读:东北枪声、被压迫者的呼声等

    算术

    事件损失方面的计算:建筑物的损失、工商业等

    音乐

    国耻歌、义勇军歌等

    A . 教育界要求建立统一战线的愿望强烈 B . 国民政府为全面抗战进行舆论准备 C . 国耻教育始终是近代学校教育的主题 D . 学校教育对民族精神和责任的重视
  • 25. (2017高三上·漯河期中) “中华民族”概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最初只是指代汉族。但在1913年初各蒙古王公及其代表发表声明:“我蒙同系中华民族,自宜一体出力,维护民国。”“中华民族”内容的变化反映出(    )
    A . 中华民国成立推动中华民族意识形成 B . 中华民国的建立有助于现代国家认同 C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近代国家观念得到传播 D . 辛亥革命使各民族间真正实现了平等
  • 26. (2017高三上·漯河期中) “这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点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这次会议”发生在(    )
    A . 国民革命时期 B . 红军长征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 27. (2018高三上·肇庆模拟) 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养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
    A .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B . 促使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 C . 有利于团结农民共同抗日 D . 调动了农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 28. (2017·哈尔滨模拟)

    下图漫画旨在强调(    )

    A . 抗战胜利的保障 B . 中日力量对比的变化 C . 正面战场的贡献 D . 国共之间的分工明确
  • 29. (2017·黑龙江模拟) 1941年蒋介石在其著作中指出“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那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其意图是(    )

    A . 批判新文化运动的弊端 B .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稳定统治 C . 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 反对民主科学,厉行文化专制
  • 30. (2017·黑龙江模拟) 奕䜣在1861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今捻叛燃势于北而太平于南,使我军耗资疲怠。蛮夷趁虚而入以图制我,如不抑怒而奋敌,恐遭大难矣。然倘无视其害,不予应付,奈何遗悲于子孙乎……为势所迫交友求和,实为攻防之策”。材料所蕴含的奕䜣的外交思想是(    )

    A . 远交近攻 B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 . 独立自主 D . 攘外必先安内
  • 31. (2017·夏邑模拟) 1949年,美国政府发表的《白皮书》写道:(1947年)国民党军“攻占延安曾经宣扬为一个伟大的胜利,实则是一个既浪费又空虚的、华而不实的胜利”。这是因为此次“胜利”(    )

    A . 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 B . 为解放军战略决战创造良机 C . 牵制了国民党大量军事力量 D . 有利于解放军南下解放南京
  • 32. (2017·濮阳模拟) 1940年到1941年,四川警察因待遇水平急剧降低,被迫大量逃亡,逃亡率接近总编制的一半,国民政府不得不以学警甚至闲散人员补充协察队伍。这反映了国民政府(    )

    A . 保持警察体系战时稳定 B . 竭力维护一党专制局面 C . 难以有效管控社会秩序 D . 缺乏有效军事动员能力
  • 33. (2017高三下·河北模拟)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势;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 . 邓世昌 B . 关天培 C . 林则徐 D . 聂士成
二、材料分析题
  •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年)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
  • 35. (2018·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辛亥革命的纪念。除了1951年、1971年特殊的原因外,每逢辛亥革命十年纪念,党和国家都要以最高规格举行纪念活动。《人民日报》不失时机地发表一系列纪念社论:

    时间

    社论标题

    1961年

    《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

    1981年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

    1991年

    《继往开来、振兴中华——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

    2001年

    《发扬辛亥革命精神——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2011年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摘编自《张海鹏:百年辛亥的回顾、追思与展望》等

    材料二:辛亥革命本质上就是一场在特殊有利条件下偶然成功的排满民族主义革命。它摧毁了已经走向了开明专制化的清王朝,却无法建立有效地整合社会的新体制。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用严复的话来说,是“旧者己亡,新者未立,伥伥无归”的社会脱序时代。此后的府院之争,张勋复辟,直到北洋军阀混战,其根源都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临时约法体系。这样的制度安排,就只能让中国一步一步走向南北分裂与碎片化。中国从此陷入持续数十年的“弱国家”状态。

    ——摘编自萧功秦《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多灾多难时代的开端》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后党和国家重视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萧功秦关于辛亥革命的主要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材料二提出的观点加以论证并形成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20字左右)
  • 36. (2018高三下·茂名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顾维钧是民国著名的外交家,自1912年4月从美国回国后出任袁世凯英文秘书兼外交部秘书,走上外交岗位,一直到1956年辞去台湾当局驻美大使职务,共44年。他曾为废除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做出过重要贡献,为维护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奋斗终身。他认为一个负责任的外交家在外交实践中应该将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曾说:“如果是民族利益,那就是永恒的,不因时间、舆论或党派而改变,因此当国内人们批评中国的外交家没有政治头脑时,我接受了这种意见,因为如果一个外交家有了政治上的考虑,那他的外交就很危险了。”追求外交平等是顾维钧的奋斗目标,其在巴黎和会上坚持外交中各国一律平等的原则,反对弱国无外交的论调,认为弱国更离不开外交,才能使得国家在艰难环境中求得一线生机。在中华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面对帝国主义列强,他不卑不亢。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的发言理论清楚、态度坚决,在五大强国面前,敢于坚持真理,同帝国主义进行外交上的斗争,这在中国乃至于世界近代外交史上都是极少见的。在他的努力下,中国代表团最终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中国外交胜利的起点。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维钧的外交思想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