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市区中考语文综合测试试卷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809 类型:中考模拟
一、积累与运用
  • 1. (2016·广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 耀xuàn     头晕目xuàn    野kuàng    恃才放kuàng B . báo     越俎代páo     拨liáo       穷愁倒liáo C . 栏shān     姗来迟shān     酝niàng    踉跄跄liàng D . kǎn    粗制造 làn      蒿péng     天衣无féng
  • 2. (2016·广州模拟)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浑身解数    张惶失措    翻来覆去     更胜一愁 B . 妇孺皆知    义愤填鹰    鳞次栉比     睡眼惺松 C . 有列可援    周道如底    天伦之乐     吹毛求疵 D . 怒不可遏    一视同仁    不言而喻     囊萤映雪
  • 3. (2016·广州模拟)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打排球要_________ , 运用多种战术,方能取得胜利。

    ②有的演员身边一些小花絮,经意不经意地一被传播,名声大振,新闻界、追星族。

    ③他擅长写像新月一样柔美的诗,她擅长勾勒雨丝一样细腻的画,他们若是合作一幅古诗配画,那真是_________啊!

    A . 随机应变   孜孜不倦   相形见绌 B . 看风使舵   乐此不疲   相形见绌 C . 随机应变   乐此不疲   相得益彰 D . 看风使舵   孜孜不倦   相得益彰
  • 4. (2016·广州模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根据2015年各省招生部门统计,目前没有发现符合高校录取标准的残疾人考生被拒收的现象 B . 有关部门应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接种、生产、流通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C . 十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D . 舞蹈作品《孔乙己》既有传统舞蹈的语汇,又有创新的现代手法,在某种意义上讲,开了一条中国古典舞创编
  • 5. (2016·广州模拟) 根据下面材料的介绍,对“创造性思维”这一定义准确表述的一项是(    )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结果对于思考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A .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且有价值的,有着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B .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且有价值的,有着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非传统性思维活动 C .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新颖而且有价值的,有着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非传统性思维活动 D . 创造性思维是以培养创造性为目标,具有新颖而有价值,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非传统性思维活动
  • 6. (2016·广州模拟) 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

    (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

    1. (1)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西游记》中关于孙悟空的两个故事情节,每个故事情节不超过10个字。

    2. (2)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英德在一次演讲中说,《西游记》善于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一些生活哲理。你从这个片段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

二、古诗文默写
  • 7. (2016·广州模拟) 根据初中课本,给下列古诗文写出上句或下句。

    ①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②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④行到水穷处,。(王维《终南别业》)

    ,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 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 8. (2016·广州模拟) 请根据上下文内容,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合适的古诗词名句。

           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但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和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②“”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尽显早春的清新优美,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

  • 9. (2016·广州模拟) 根据课本,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犬牙差互(《小石潭记》)

    ②河曲智叟以应(《愚公移山》)

    ③阡陌通(《桃花源记》)

    ④教然后知(《礼记  学记》)

    ⑤小大之 , 虽不能察。(《曹刿论战》)

三、阅读与鉴赏
  • 10. (2016·广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求之下流颠/国不以山溪之险 B . 一寺河干/表涕零 C . 当求上流/策不以其道 D . 果得于里外/扶苏以谏故
    2.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 (3) 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 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 B . 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C . 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 “上流”,是因为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D .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
  • 11. (2017九下·番禺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 (1) “对影成三人”中的“三人”是指什么?

    2. (2) 诗题名“独”,你认为诗人究竟是“孤独”还是“不孤独”?请简述理由。

四、现代文阅读
  • 12. (2016·广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霾,走进你我

    【霾是什么】

           雾霾(wù mái)是雾和霾的组合词。中国不少地区将“霾”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现象进行预警预报,统称为“雾霾天气”。实际上,“雾”和“霾”是有较大区别的。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是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多出现于秋冬季节。霾,也称灰霾,香港天文台称烟霞。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组成的。雾霾会导致能见度恶化,一般来说,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物导致的能见度恶化现象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厚,可达1~3公里左右。

    (摘自“百度百科”)

    【霾的成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指出,社会石化能源消费增多是我国近年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工业尤其是重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居民生活以及地面灰尘。

        霾的形成与污染物的排放密切相关,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它烟尘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据研究,在中国存在着4个霾天气比较严重地区: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摘自“百度新闻”)

    【霾的危害】空气污染指数与影响

    污染指数

    级别

    空气质量

    对健康的影响

    50以下

    1

    可正常活动

    51﹣100

    2

    可正常活动

    101﹣150

    3

    轻度污染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

    151﹣200

    4

    中度污染

    几乎对每个人的健康都会有危害,敏感性人群最为显著

    201﹣300

    5

    重度污染

    老人、小孩、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患者应尽量留在室内

    大于300

    6

    严重污染

    所有人的健康都会受到危害,尽量留在室内

    【雾霾袭来谈保健】

           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  近日,大范围雾霾再次笼罩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在希望雾霾“马上消失”的同时,专家提醒不要忘了做好自我防护。

           首先,尽量减少暴露在室外的时间,降低室外活动强度。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人,更应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因为此时容易因缺氧而诱发心肌梗塞、心绞痛等病。医学专家建议,当出现中、重度雾霾天气时,年老体弱多病者应减少外出。青少年体质专家建议,少年儿童在雾霾天气下仍应坚持符合其生长发育需要的体育锻炼。其次,注意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雾霾天气室外空气质量差,室内空气质量也不能完全幸免。专家建议,雾霾天气应保持门窗紧闭,以降低空气污染物从室外到室内的渗透速率,降低室内PM2.5浓度。可选择具有品牌信誉度的室内空气净化器,还可以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室内的飘尘和PM2.5浓度。再次,在不得不外出的情况下,注意加强自我保护,选择合适的防尘口罩。市民挑选口罩时,尽量选择材质密实的,以最大限度阻隔颗粒物。同时,要注意口罩是否有吸附层,吸附层可以将穿透口罩的颗粒物吸附。最后,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专家建议,雾霾天人们应多饮水,适当调节饮食,饮食以清淡为佳。缺乏维生素A会使呼吸道上皮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受损,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因此可多吃富含维生素A、β﹣   胡萝卜素的食物。食用莲子、百合、排骨汤、银耳羹、鸭肉粥等食物,具有养肺功能。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润肺饮食效果更好。

     (摘自“新华网”)

    【霾的治理】

           新华社报导:记者近日从辽宁省环保厅获悉,《辽宁省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暂行办法》公布以来,辽宁省首次给沈阳、大连等8个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

    1. (1)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微小水滴组成的。 B . 机动车的快速增加,是导致雾霾天气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C . 空气污染指数达到200,就是严重污染,就会危及人的身体健康。 D . 辽宁省给沈阳、大连等城市开出了每张5420万元的“雾霾罚单”。
    2. (2)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雾霾袭来的时候,少年儿童也应尽量减少外出,减少体育锻炼活动。 B . 雾霾天气心脑血管病人应少外出,因为此时容易诱发心肌梗塞等病。 C . 雾霾来袭时,大家出门时应戴上材质密实的、有吸附层的防尘口罩。 D . 雾霾来袭时,人们应多饮水,适当调整饮食结构,以润肺养肺为主。
    3.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想知道导致能见度恶化的究竟是雾还是霾,是可以通过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来判断的。 B . 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停留在大气中,当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C .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之一是在室内种植绿色植物,以降低室内的PM2.5浓度。 D . 当空气污染指数大于300时,建议所有人都应该留在室内,以躲避被严重污染的空气。
    4. (4) 文中说空气“中度污染”的情况下,“几乎对每个人的健康都会有危害,敏感性人群最为显著”。“几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 (5) 请你判断下列雾霾天气的应对措施是否正确,并分别简述理由。

      措施一:雾霾天气的时候,要多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措施二:淘汰划定区域内的810台燃煤窝炉,电厂和热电厂建成脱硫、除尘设施。

  • 13. (2016·广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圣坛

    曹文轩

          一九七七年秋,我北大毕业留校。

          要上讲坛了。半个月前,我还无动于衷,全不当回事。可是在上讲坛的头一天,我忽然紧张起来:也就是说,明天,我将开始教学生涯了。教师的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不做教师,你一辈子感觉不到,而你只要一做教师,它就会自动跳出来抓住你的灵魂。晚上,我敲开一位先生的门,问:怎么讲课?他像修炼很深的禅师面对未悟的弟子,头微微向上,少顷,说出四个字来:目中无人。我退出门外。

          我记得我的第一次课就没有失败。下面安静极了,我能清楚地听见台下动人的喘息声,这全靠那四个字给我撑着。从那以后到现在,我一直信那四个字。我对“目中无人”似乎有所悟:目中无人非牛气哄哄,非内荏而色厉,非蔑视,非倨傲,非轻浮,非盛气凌人。无就是有,有却是无。是一种境界吧?人格上的、精神上的、气势上的?是对学术观点的诚实和对真理的自信吧?……此言似乎只可意会而不可细说。但有一点,似乎又是可以说的:所谓无人,就是没有具体的人,而只有抽象的人﹣﹣具体的人则无。因此缘故,即使只给二十人的一个班上一年课,在课堂上我也往往难记住一个具体的面孔。似无人,但恰恰是把听课者看得很高的。

          敢目中无人,却不敢再掉以轻心。我很景仰一位先生,既为他的人格又为他的学识。然而我想像不出,就是这样一位先生﹣﹣一位凭他的学识,上课玩儿一样的先生,却在上课之前竟对明明认识的字一个个怀疑起来,然后像小学生一样,去查字典,把字音一一校对,标注。我敢说,他的这种心理,完全是因为他对讲坛的高度神圣感引起的。这件小事使我不禁对他又景仰三分。我喜欢这份严肃,这份认真。当然,我并不排斥“名士风度”。我很钦佩有人不用讲稿,竟然雄辩滔滔,口若悬河,一泻千里。我曾见过一位先生,他空着手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然后从口袋里摸索出一张缺了角的香烟壳来。那上面写着提纲要领。他将它铺在台子上,用手抹平它,紧接着开讲,竟三节课不够他讲的,并把一个个讲得目瞪口呆,连连感慨:妙,妙!而我只能向其仰慕。我这人缺这份好脑子。我得老老实实地备课,然后一个一个字毫不含糊地全都写在稿纸上。有时看样子离开讲稿了,但所云,却几乎无一句是讲稿以外的突发灵感。我有数,像我这样做教员,是很累的。可我笨伯一个,无奈何。时间一久,我退化了,离开讲稿竟不能讲话,一讲,八成是语无伦次,不知其所云。

          我何尝不想来点名士风度,来一张香烟壳儿就侃它个三四个小时,好好潇洒它一番?可我不敢。

          讲坛是圣洁的。我认识一位外系教员,此公平素浪漫成性,情之所至,捞衣卷袖,把衣领一一扯开,直露出白得让人害臊的胸脯来,有时还口出一两个脏字,以示感叹,以助情绪。然而有一次我去听他的课,却见他将中山装的风纪扣都扣得严严实实,一举一动全在分寸上,表情冷峻、严肃得让人难以置信。课后我跟他开心:何不带一二感叹词耳?他一笑:“一走进教室,一望那讲坛,我顿时有一种神圣感。在上面站了一辈子,我从没说过一个脏字,并非有意,而是自然而然。”

          我有同感。我高兴起来,放浪形骸,并有许多顽童的淘气和丑恶。然而,在临上讲台前一刻,却完全沉浸到一种庄严的情感之中,完全是“自然而然”。我不能有一点亵渎的行为,甚至苛刻地要求我的听众。生活中的嬉皮士,我无意管他,因为人家也是一种活法。可在课堂上,我绝不容忍其混杂于我庄重的听众之中。①曾有那么一位(我估计是社会上来偷听的),穿着一件极短的短裤,一件极敞的汗衫,光着大脚丫,脚蹬一双拖鞋,“叭嗒叭嗒”就来听我讲课,我像受了侮辱似的走过去:“对不起,请出去!”他大概从我的目光中看出什么来了,便很听话地提着书包出去了。后来我又从听众席上发现了他。他穿着很整洁,极稳重地坐着。我不禁朝他感激地点了点头。

    既为圣坛,就得布道。占住讲坛者,岂敢忘记布道!既给知识,也给品质、人格、真诚和正义。

          ②其实,没有后者,一个人怕也是很难获得多少知识的。再说,一个人即使学富五车,但全然无人之骨气,又有何用?我们何必讳言布道呢?别忘了布道。当年的鲁迅不敢忘,闻一多不敢忘,我们敢忘?

          既布道,布道者自己就要有正气。他应当坚决捍卫知识的纯粹性。他应善恶分明。他只承认以自己的感受为原则。他不能油滑,见风使舵,像捏面团一般把讲稿随政治风潮变来变去。③他给他的听众是一个助教,一个讲师,一个教授的形象,也是一个人的形象。我走到教室门口,总觉得那讲坛很远,很高。我朝它走去,有一种攀登的感觉。我曾有过幻象:我被抛进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了,就像走进一座深邃的教堂。我静静地站到讲坛上,等待着铃声,宛如在聆听那雄浑的令人灵魂颤索的钟声。我喜欢这种肃穆,这种净化了的安宁。我曾多次体味到莫斯科大学一位教授先生的感觉:

          “我走上讲坛,我有一种上帝的教士的神圣感。”

          也许有一天,我会厌倦北大的讲坛,但至少现在还恋着。恋它一天,就会有一天的神圣感。

    1. (1) “圣坛”是什么意思?题目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

    2. (2) 请分别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提到的三位先生上课的事例。(每个事例不超过25个字)

    3. (3) 阅读下列句子,回答问题。

      ①“曾有那么一位(我估计是社会上来偷听的),穿着一件极短的短裤,一件极敞的汗衫,光着大脚丫,脚蹬一双拖鞋,“叭嗒叭嗒”就来听我讲课。”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展现了人物的什么个性特点?

      ②“其实,没有后者 , 一个人怕也是很难获得多少知识的。”这里的“后者”指的是什么?

    4. (4) “他给他的听众是一个助教,一个讲师,一个教授的形象,也是一个人的形象。”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5. (5) “目中无人”这一成语在文中是贬词褒用。你认同老师这种上课态度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五、作文
  • 14. (2016·广州模拟) 作文:

           曹文轩从他在北大任教的故事中,发出了这样的心声:“教师的责任感似乎与生俱来,不做教师,你一辈子感觉不到,而你只要一做教师,它就会自动跳出来抓住你的灵魂。”对于“责任”,不同年龄、身份、职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请你写一封信,跟你的父母家人或者老师、同学、朋友分享一个关于“责任”的故事。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学校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