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人教版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本单元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单元测试(一)

更新时间:2019-04-08 浏览次数:202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有学者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的历史依据是(    )
    A . 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 B . 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 C . 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 D .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
  • 2.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 . 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B . 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 . 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D . 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 3. 19世纪中叶,日本民族危机加深,被迫由锁国到开国、面向世界。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重要转折点是(    )
    A . 黑船事件 B . 《日美亲善条约》的签订 C . 迁都至京都 D . 倒幕运动
  • 4. 某重大事件发生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    )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 埃及阿里改革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中国洋务运动
  • 5. 1880年,日本政府的一项教育指令称:应利用“古今之画像照片”宣传忠孝精神;与其过分关注搞深的理论和外语,不如对农商庶民施以生存的实际教育。结合所学判断,该指令(    )
    A . 试图阻止西方科技的传播 B . 旨在培养掌握现代技能的忠顺臣民 C . 旨在强化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度 D . 表明忠孝精神已在日本瓦解
  • 6.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和1861年俄国“解放”农奴的共同之处是(    )
    A . 巩固了封建地主的统治 B . 缓和了阶级矛盾 C .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 7. 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

    A . 1868年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成立 B .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 C .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 D . 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的颁布
  • 8. “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

    A . 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B . 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C . 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 D . 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
  • 9. 如图是1865—1905年日本女子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图。日本是个重男轻女的国家,1865年前,日本女子受教育率不足5%,之后某一时期突然上升,到1905年高达95%以上。日本女子受教育率突然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

    A . 幕府放松了对女子的教育限制 B . 日本文部省颁布了教育改革法令 C . 日本天皇下达了《教育敕语》 D . 日本政府确立了殖产兴业的方针
  • 10. (2020高二下·吉林月考)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
    A . 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 . 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 . 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 . 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二、非选择题
  • 11. 书籍、报刊、网络作为大众传媒往往承载着历史,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

    ——《战必胜说》

    “大抵欧美以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

    ——《康有为全集》

    材料二:《申报》大事年表(部分)

    1909年

    开始用白报纸两面印刷,初具现代报纸的形式。买办席裕福以七万五千元购进《申报》

    1918年

    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其他设备也相继更新

    1919年

    发表声明不再刊登日商广告

    1924年

    增辟《教育新闻》等栏目

    1932年

    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

    改进副刊《自由谈》的内容,使其大众化

    1934年

    史量才被蒋介石派遣特务暗杀后,《申报》言论又趋保守

    1937年

    《申报》正式形成股份公司。不久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而停刊

    1938年

    《申报》香港版出刊

    ——据宋军《申报的兴衰》整理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国人对日本态度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 (2) 充分挖掘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概括1912年—1938年间《申报》的发展特点。
  • 1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和日本两国近代化过程比较表

    类似事项

    中国

    日本

    相差年数

    事项

    事项

    开办外语学校

    购买轮船

    设立工场

    开设电信设备

    派遣留学生

    发行报纸

    建设铁路

    改革文字运动

    民众政治运动

    发行杂志

    创始师范教育

    近代学校制度

    设立国立大学

    政治革新

    立宪预告

    发型开禁

    实施新历

    改革货币制

    颁布宪法

    同文馆

    商船亚丁号

    安庆军械所

    上海和香港之间

    美国留学

    《昭文新报》

    上海和吴淞之间

    《一目了然初阶》

    公车上书

    《时务报》

    南洋公学师范院

    《钦定学堂章程》

    京师大学堂

    废除科举诏书

    准备立宪上谕

    自由理发

    太阳历

    实行法币

    中华民国宪法

    1862

    1862

    1864

    1871

    1872

    1873

    1876

    1892

    1895

    1896

    1897

    1902

    1902

    1905

    1906

    1911

    1912

    1935

    1947

    洋学所

    咸海丸

    横须贺造船所

    东京和横滨之间

    荷兰留学

    《中外新闻》

    东京和横滨之间

    《汉字御废止之仪》

    建议设立民选议院

    《西洋杂志》

    师范学院

    《学制》

    东京帝国大学

    五条誓文

    设立国会诏书

    自由散发

    太阳历

    新货币制度

    大日本帝国宪法

    1855

    1857

    1864

    1869

    1862

    1868

    1872

    1866

    1874

    1867

    1872

    1872

    1877

    1868

    1881

    1871

    1873

    1871

    1889

    7年

    5年

    0年

    2年

    10年

    5年

    4年

    26年

    21年

    29年

    25年

    30年

    25年

    37年

    25年

    40年

    39年

    64年

    58年

    阅读上表,提取有关中日两国近代化异同的信息各一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其原因。

  •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论;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必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1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从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

    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教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
    2. (2) 两个材料中君主都参与了改革,分别指出他们在改革中的作用。两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