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生物学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本章复习与测试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8-2019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的...

更新时间:2019-03-27 浏览次数:312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三、综合题
  • 26. (2017七下·西双版纳期中) 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2. (2) 痰是由[]和[]内表面的粘膜所分泌的粘液,以及被粘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 (3) 体内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是[] ,它的壁由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围绕着 ,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4. (4) 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需要穿过层细胞膜。
  • 27. (2017八上·北京期中) 图1的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出图2中肺与外界气体之间的交换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在图1的装置中,玻璃罩模拟胸廓,气球模拟,橡皮膜模拟膈.
    2. (2) 向下拉动橡皮膜,相当于图2中的膈肌,膈顶部,引起胸廓的上下径,使得扩张,内部气体压力降低,于是外界气体被吸入.
    3. (3) 图1中的玻璃罩,不能模拟出胸廓的.可以体会一下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导致肺内气压,气体不易进入.
四、实验探究题
  • 28. (2018七下·达川期末) 如图表示正常天气情况下外界空气进入人体后发生的变化.

     

    1. (1) 呼吸道能够清洁和湿润空气.除此之外,根据图示呼吸道对空气还具有的作用,判断的依据是
    2. (2) 某兴趣小组想要探究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功能,他们设计了以下模拟实验:

      Ⅰ.把塑料瓶底部剪掉,将毛刷置于塑料瓶瓶颈处,纱布用水浸湿罩在瓶子底部,用皮筋固定.

      Ⅱ.设计4组不同处理,将碳粉放在塑料瓶口处;用吹风机最高档对准瓶口,每组吹5秒(如图).(注:实验人员做好安全防护)

      Ⅲ.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

       

      组号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1

      1药匙碳粉,有毛刷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

      2

      1药匙碳粉,无毛刷

      纱布上有碳粉,且比第1组多

      3

      1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少量碳粉,且比第1组少

      4

      3药匙碳粉,有毛刷(用水浸湿)

      纱布上有大量碳粉

      请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碳粉模拟的是空气中的颗粒物,1、2组作为一组实验,探究了毛刷的作用,毛刷模拟了呼吸道中的结构.

      ②该实验中浸湿毛刷的水模拟了呼吸道中分泌的,上述实验中的和3两组实验探究了其对空气的清洁作用.

      ③从第3、4组实验结果来看,当外界环境中颗粒物较多时,呼吸道处理能力是的,因此在沙尘或雾霾等不利天气外出时,要做好等防护措施.

  • 29. (2017九上·抚州月考)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操作说明:先捏紧甲管,松开乙管,向乙内呼气,再捏紧乙管,松开甲管,吸气,重复3﹣4次

    气体成分

    大气中的含量(%)

    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1. (1) 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
    2. (2) 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状态.
    3. (3) 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

      实验现象: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填结构).

  • 30. (2017七下·钦南期末)

    某小组的同学想知道花生仁和核桃仁所含能量是否一样,他们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请根据实验回答:

    1. (1) 第一次取花生仁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0℃(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能焦.

    2. (2) 第二次取核桃仁2克,燃烧前,烧杯中的水温为10℃,燃烧后,烧杯中的水温为75℃(数据为实验重复3次的平均值),则锥形瓶中的水共吸收了热能焦.

    3. (3) 如果两个操作过程科学规范,依据(1)和(2)得出的结论是

    4. (4) 怎样才能做到尽量减少花生仁或核桃仁在燃烧过程中能量的丢失?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