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山东省泰安市2019年中考历史阶段测试卷

更新时间:2019-06-18 浏览次数:28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9·泰安模拟) 下面对西周分封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目的是为了巩固政权

    ②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封给诸侯让他们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③诸侯国受分封同时必须向周天子进义务

    ④分封制使周朝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 2. (2024七上·期末) 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 . 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 . 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 . 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 . 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 3. (2023七上·乐平期中) 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  )
    A . 变法措施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B . 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C . 商鞅的智慧与策略 D . 始终以“富国强兵”为宗旨
  • 4. (2022七上·长乐期中)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某一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工程是(  )
    A . 大运河 B . 郑国渠 C . 都江堰 D . 灵渠
  • 5. (2019·郯城模拟) 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
    A . 老子 B . 庄子 C . 荀子 D . 孟子
  • 6. (2022七上·大石桥期中)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 7. (2021·重庆二模) 《汉书》写到董仲舒的以下观点,由下表我们可推断(    )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

    ①董仲舒强调用儒家思想加强中央集权

    ②董仲舒强调以儒家思想教化人民

    ③董仲舒只强调儒家思想的作用,反对使用“法度”

    ④董仲舒也一定程度上强调“法治”,把儒法糅合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8. (2024七下·新丰期中) 古人这样评价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从中可以看出大运河的走向及直接作用是(    )
    A . 东西走向;巩固了隋朝统治 B . 东西走向;加强了民族融合 C . 南北走向;便利了南北运输 D . 南北走向;促进了中外交流
  • 9. (2019·泰安模拟) 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下列举措有助于形成这一局面的是(    )

    ①颁布推恩令,允许诸侯王分封弟子

    ②完善科举制,让出身低微但有才能的人有做官的机会

    ③重视农业生产,减免租赋,减少力役

    ④改变“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对各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 10. (2020七下·五莲月考) 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 B .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C .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 D .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
  • 11. (2019·泰安模拟) 这副“瓦内说书”诗配画,主要出现在下面哪个城市中?(    )

    A . 北宋东京 B . 唐朝长安 C . 元朝大都 D . 明朝北京
  • 12. (2019·泰安模拟) 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建制和名称都来源(  )
    A . 元朝 B . 明朝 C . 唐朝 D . 清朝
  • 13. (2019·泰安模拟) 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 . 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 . 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 . 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 . 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对百官的震慑极大
  • 14. (2023七下·德庆期末)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这里的“执政之府”是( )

    A . 市舶司 B . 中书省 C . 锦衣卫 D . 军机处
  • 15. (2019·泰安模拟)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①顺治时确立册封“达赖”的制度

    ②康熙时确立册封“班禅”的制度

    ③雍正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

    ④“驻藏大臣”监督“金瓶掣签”过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
  • 16. (2019·泰安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统一后,国土辽阔,最初设置36郡……后来随着疆域的开拓,又设……5郡。除內史管理的京畿地区外,秦有41郡。郡下设县……秦县的数量大约有一千个。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汉书》

    材料三  西汉疆域图

    材料四  两年之后(指1871年),明治政府又宣布新措施……将藩改为县制单位,最初共有3府302个县,后改为3府72县,1888年合并为3府42县。

    ——王新生《日本简史》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
    2. (2)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朝时西域主要是指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标志着什么?
    4. (4) 材料四中的“新措施”指的是什么?
    5. (5) 概括指出材料一、二、四所反映的制度和措施的共同作用。
  • 17. (2019·泰安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

    ﹣﹣民间谚语

    材料二  水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南方的商业尤为发达……政府鼓励对外贸易,在主要的港口设立专门机构,加以管理。……外贸所得,在政府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材料三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南宋,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那里的劳动人手,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

    ﹣﹣材料二、三摘自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

    1.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
    2. (2) 请写出材料二中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名称。根据材料一、二判断这些史实发生的朝代。
    3. (3)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我国的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 18. (2019·泰安模拟) 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遗产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举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之美)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科技之美)

    材料二: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淀的巨大创造力不仅表现在她独特的文化上,也体现在她古代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上。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艺术之美)

    材料三: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 (1)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孟子的政治理想。
    2. (2) 东汉时期,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的伟大发明家是谁?写出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数学家请再举出该人物的其他两项科技成就或发明创造
    3. (3) 中国书画艺术可谓源远流长,翰墨飘香,据下图写出书圣王羲之的作品名称和该作品的地位。依据材料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4. (4)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祖国的传统文化?
  • 19. (2019·泰安模拟) 障唐到宋元时期是中国的繁盛时期。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

    (制度篇)

    材料一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有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行省制源于魏晋时的行台,当时为中央政权处理军国大事时的临时派出机构。金朝曾在边境广置行台尚书省。蒙古族入主中原时仿金制······尚书省并入中书省,地方机构也改称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经济篇)

    材料三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候政府的财改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外交篇)

    材料四

    1. (1) 说出材料一、二两种制度分别是哪位皇帝时期创立的?创立这两种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总结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两点即可)
    3. (3) 根据材料四,说出A、B、C的内容。
    4. (4) 根据所学知识,简单介绍宋朝时期海外贸易的情况。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