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于图中器官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下面四个图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用光线来描述光的传播 | B | 通过亮度来判断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 |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 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判断磁性强弱 | ||
C | 研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 D | 研究牛顿第一定律 |
研究阿基米德原理 | 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
如图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1、R2是定值电阻,RB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磁体的出现而减小,c、d接报警器.电路闭合后,当传感器RB所在处出现磁体时,则电流表的电流I,c、d两端的电压U将( )
跳水运动员在3m长的踏板上起跳,我们通过录像观察到踏板和运动员要经历如图所示的状态,其中A为无人时踏板静止点,B为人站在踏板上静止时受力平衡点,C为人在起跳过程中人和踏板运动的最低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如图是某地区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 )
暖宝宝贴(主要成分为铁粉、木炭、食盐)的热量来源与铁粉的氧化。小涛同学设计使用暖宝宝贴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所示,实验后从量筒中流入玻璃瓶(容积为250mL)中的水的体积为45mL(铁粉生锈消耗的水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科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原理和下图装置及药品进行试验(操作规范)来测定水的组成。(假设生成的水完全被D中碱石灰吸收,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则乙酸的化学式为,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①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②水中的鱼看上去比实际的位置高,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③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④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①如果将物体靠近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必须远离凸透镜,且光屏移动
距离先大于后小于物体移动距离;
②同时移动物体与光屏,且移动距离相同,有可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缩小的像;
③换用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后,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如果只移动光屏,光屏必须靠近凸透镜;
④保持物体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凸透镜,一定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另一个清晰的像。
如图所示,AOB 为一杠杆(质量忽略不计),A端悬挂一物体,并浸没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B端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在恒温条件下蒸发烧杯中的水分(物体未露出液面),此时杠杆将(填“左端向下倾斜”、“右端向下倾斜”或“继续水平平衡”)。若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蒸馏水,若杠杆仍水平平衡,则拉力F将(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小阳利用磁敏电阻为他的自行车设计了一个速度计,磁铁固定在自行车的辐条上,磁敏电阻固定在自行车的后车架上,安装示意图如图甲,工作电路如图乙,已知电源电压为6V恒定不变。当磁铁与磁敏电阻Rs靠得最近时阻值为200Ω,磁铁与磁敏电阻Rs离得最远时阻值为400Ω,靠近或远离时的实际电阻在这两者之间变化;当R0两端电压不低于4.5V时电子计数器就能有效计数,低于4.5V就不能产生计数,车轮每转动一圈就计数一次。为保证电子计数器有效工作,电阻R0最小阻值Ω。某次行驶中,小明发现5分钟恰好完整计数了300次,车轮的周长为3m,则这段时间内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km/h。
实验室采用还原法制备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其流程如图所示:
同学们在学习“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上,仔细观察了老师所做的如图甲所示演示实验。经过反复的思考、讨论,提出了对该实验的改进意见,并动手制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A、B为两个规格相同的弹簧秤,C为重物,D为薄塑料袋(质量不计),E是用废弃的大号饮料瓶、带孔橡皮塞以及弯曲玻管自制的溢水杯,杯中加入红色的水,F是升降平台(摇动手柄,可使平台高度缓慢上升、下降),G为铁架台。实验中,同学们逐渐调高平台F,使重物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弹簧秤B的示数(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比较弹簧秤A的示数变化量FA'和弹簧秤B的示数变化量FB',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A'FB'(填“>”、“<”或“=”)。
某兴趣小组同学用甲图实验装置测量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定量事先用水浸泡过并用消毒剂清洗过的种子(不影响种子的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量出右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与讨论】①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通入氮气的目的是。②关闭K,加热至一定温度使之反应,用气囊收集气体样品。
③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剩余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下列装置中最为合理的是。
科学实验课上,同学们对中和反应做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元件,它有a、b两部分,a是—个定值电阻,b是一种特殊金属导体,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C是三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所示:
如图1所示,A的每个原子都有N、S极,相当于磁性很弱的“小磁铁”,“小磁铁”杂乱无章排列时,A对外不显磁性,当“小磁铁”按图2所示同向排列时,A具有磁性(如图3),强力磁铁不耐高温,高温加热会使磁性消失,从分子热运动的角度解释为什么高温会让强力磁铁磁性消失。
颜色、状态 | 熔点/℃ | 着火点/℃ | 密度/(g/cm3) | |
红磷 | 暗红色固体 | 590 | 240 | 2.34 |
白磷 | 白色或黄白色固体 | 44.1 | 40 | 1.82 |
①乙组同学红磷换成了白磷的优点是。
②大家用改进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时,左玻璃管内的液面上升了一段距离,此时他们应该怎样操作之后,才能读取左管液面的刻度
如图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 | 1.0 | 1.75 | 2.5 | 3.25 | 3.75 | 3.5 | 3.5 |
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 | 0.5 | 0.75 | 1.0 | 1.5 | 2.25 | 3.0 | 3.5 |
①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
②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
工业制取碳酸钠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实验探究小组欲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加入64.6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某研究性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球形物体所受空气阻力(风力)的大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CD是一段水平放置的长为40cm的光滑均匀电阻丝,电阻丝阻值为20欧,一质量和电阻均不计的足够长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悬挂小球P , 无风时细金属丝处于竖直位置,恰与电阻丝在C点接触,OC长为20cm;当风从球右侧水平吹来时,细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与竖直方向成一夹角,与电阻丝相交于一点A(如图中虚线所示,细金属丝与电阻丝始终保持良好的导电接触),此时电压表有读数。已知电源电压为4V,电压表两接线柱分别与O点与C点相连,所用量程为3V,球P的重力为1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