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生物学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高考生物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种群和群落

更新时间:2019-06-13 浏览次数:465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24高三下·威宁月考) 如图是一种酵母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 B . b批次的接种量可能高于a批次 C . t1时两批次都会产生较多的乙醇 D . t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相同
  • 2. (2024高二下·腾冲月考) 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 . 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 . 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 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 3. (2024高二下·腾冲月考)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 B . 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 C . 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 D . 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
  • 4. (2019·北京)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

    A . 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 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 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 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 5. (2021高二下·哈尔滨开学考) 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 h、10 h、23 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B . 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 C . 在培养到23 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 D . 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 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
二、双选题
  • 6. (2019·江苏) 有些实验可以通过染色改进实验效果,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 . 观察菠菜叶肉细胞时,用甲基绿染色后叶绿体的结构更清晰 B . 在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红墨水,可用于观察白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C . 检测花生子叶中脂肪时,可用龙胆紫溶液对子叶切片进行染色 D .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时,可用台盼蓝染液区分菌体死活
三、综合题
  • 7. (2022高二下·江门期中) 图1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成分是。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营养级。
    2. (2) 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至少写出两类)等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
    3. (3) 由于乔木的遮挡程度不同,导致了不同区域地表的草本植物、真菌等生物种类和数量有一定差异,地表生物的这种区域差异分布体现了群落具有结构。
    4. (4) 下列属于该区域东亚飞蝗种群基本特征的有(填序号)。

      ①空间分布       ②迁入率      ③互利共生

      ④物种丰富度     ⑤种群密度

    5. (5) 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乙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填图2中字母)中,乙用于生长、发育及繁殖的能量值可表示为(用图2中字母和计算符号表示)。


  • 8. (2019·天津) 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中温带半干旱区,当农田连续耕作六年后,农作物产量往往下降,弃耕后土地易沙化。对三片弃耕土地分别采取围封禁牧、人工种植灌木或乔木等恢复措施,灌木、乔木成活后该地自然恢复。十五年后进行调查,结果见下表。

    样地

    指标

    土壤含水量(%)

    土壤全氮(g·kg-1)

    草本植物种数(种)

    节肢动物个体数(只·样本-1

    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

    弃耕地(对照)

    0.26

    0.09

    1.1

    3.1

    0.6

    禁牧草地

    0.66

    0.36

    2.6

    9.4

    1.7

    人工灌木林

    0.77

    0.42

    2.8

    7.4

    0.8

    人工乔木林

    1.37

    0.27

    1.6

    10.0

    1.1

    *多样性指数综合反映丰富度和均匀度

    据表回答:

    1. (1) 土壤含水量增加最明显的是样地。土壤全氮增加最明显的是样地,这是该样地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相互作用的结果,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
    2. (2) 三种恢复措施均可改良土壤,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3) 在半干旱地区,节肢动物是物种最丰富和数量最多的类群,在食物网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多样性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三种恢复措施中更适宜于中温带半干旱区的是
    4. (4) 在中温带半干旱区,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
  • 9. (2019·全国Ⅲ卷) 回答下列与种群数量有关的问题。
    1. (1) 将某种单细胞菌接种到装有10 mL液体培养基(培养基M)的试管中,培养并定时取样进行计数。计数后发现,试管中该种菌的总数达到a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由此可知,该种群增长曲线为型,且种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最快。
    2. (2) 若将该种菌接种在5 mL培养基M中,培养条件同上,则与上述实验结果相比,该种菌的环境容纳量(K值)(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5 mL培养基M中接种该菌的量增加一倍,则与增加前相比,K(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是
  • 10. (2019·全国Ⅰ卷) 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 (1) 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
    2. (2) 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
    3. (3) 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导致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