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思想政治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9年高考政治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7: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更新时间:2019-06-14 浏览次数:300 类型:二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2019·全国Ⅱ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说:“2019年,有机遇也有挑战,大家还要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这个时候,快递小哥、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以及千千万万的劳动者,还在辛勤工作,我们要感谢这些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往返1208公里、平均好吧3500米以上的雪域邮路,它是沟通藏区与内地的邮政主动脉,党重要的声音和各种邮件通过邮车送上雪域高原。

        邮车驾驶员其美多吉秉持“人在,邮件在!”的敬业精神,凭借精湛的驾驶技术和丰富的出车经验,克服缺氧、“风搅雪”、孤寂等困难,驾驶邮车奔驰在白雪皑皑的“生命禁区”,服务藏区30年,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给雪域高原的人们带去美好生活的希望。“我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邮车驾驶员,但看到老百姓拆包裹的样子,心里就开心。”2018年,其美多吉带领班组的康巴汉子们安全行驶62.49万公里,向西藏运送邮件41万件,运送省内邮件37万件。他们用奉献、忠诚于生命铸就了爱岗敬业、顽强拼搏的雪域邮路精神。2018年,其美多吉所在的康定——德格邮路被交通部命名为“其美多吉雪线邮路”。

        其美多吉被评为“时代楷模”和“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1. (1) 以其美多吉为代表的雪线邮路劳动者的事迹,生动诠释了“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的道理,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加以说明。
    2. (2)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其美多吉先进事迹对我们培育和践行爱岗敬业精神的启示。
    3. (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劳动者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请写出期中两种精神的名称。
  • 2. (2020高二上·安徽月考) 清扫街巷、修剪花木等社区劳动,果蔬种植、木工制作、机床操作等学农学工实践,“医生”“博物馆讲解员”等职业体验……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同学们在不一样的学习中收获成长。开展劳动教育,旨在引导学生(    )

    ①了解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②提高劳动技能,促进劳动力市场充分竞争

    ③树立职业平等观,推动社会分工的细化

    ④树立正确价值观,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 3. (2022高二上·遵义月考) 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    )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③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 4. (2021·江苏会考) “软世代”是近年来出现的青年群体,意指在发达的消费社会,一些年轻人缺乏进取心和意志力,甚至宁愿宅在家里打游戏、啃老,也不愿意出去工作,整个人的身心都绵软无力。如果让你去劝导他们,下列道理比较合适的是(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实现的

    ③走出自我的小天地,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④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利用社会提供的物质条件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 5. (2019·天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我们致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不辜负这个伟大时代?请写出两点想法,要求体现知行统一,每点不超过20字。

  • 6. (2019·天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展现出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勇气。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巨大、传承利用质量不高、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等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宝贵遗产。2019年2月,国家出台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对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有重要作用。

    材料二  2018年8月,京津冀等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同举办了“千年韵·万象河”大运河文化之旅主题活动。活动期间,人们通过活动官方账号了解大运河文化,看直播、刷视频,参与“我的运河故事”征集评选和大运河知识竞赛。主办方通过全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挖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所蕴含的历文之化内涵,倾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向纵深发展。

    1. (1)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分析国家出台《规划纲要》的哲学依据。
    2. (2) 简要回答“千年韵·万象河”主题活动的文化价值。
  • 7. (2019·全国Ⅲ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上,风沙、盐碱、内涝肆虐,兰考民生艰难、百姓贫苦。上世纪六十年代,“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靠群众,开启治理“三害”的征程,改善了兰考自然环境,形成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贫困群众,带领群众艰苦奋斗,早日脱贫致富。

        “改变兰考贫困的面貌,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兰考县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把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提出了“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奋斗目标。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深入调查研究,找到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脱贫措施。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兰考人民团结奋斗,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建立“公司+贫困户”“经营大户+贫困户”等模式,发展温室大棚种植、畜牧业、民族乐器制作等产业,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2017年,兰考在河南省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2018年,兰考入选中国“幸福百县榜”。

    1. (1)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史观知识,说明在脱贫致富实践中兰考县委是如何贯彻群众路线的。
    2. (2) 弘扬焦裕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3. (3) 班级学习园地“如何学习焦裕禄艰苦奋斗精神”栏目征稿,请列举两个写作要点。
  • 8. (2019·北京)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定规划,谋定而动。7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合理规划,统筹安排,从建国初期的“一五计划”到正在贯彻实施的“十三五规划”,从“三步走”战略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商以求同,协以成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70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民主恳谈会”“参与式预算”等形式不断涌现,常态化、多层次、各方面有序参与的格局正进一步形成。集中力量,办成大事。70年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办成了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从“两弹一星”、神舟飞船等重大项目,到三峡工程、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从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国际活动,到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逐渐赶上了工业化进程(如图1和图2所示),这是中国经济发生的一项历史性变化。

    材料三:“歌以咏志”,歌声承载着历史,歌声礼赞着时代,歌声放飞着梦想……70年长歌未央。《我为祖国献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豪迈,《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农民心底的喜悦,《幸福在哪里》激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春天的故事》唱响了神州大地荡起的滚滚春潮,《不忘初心》情深意长、催人奋进……在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更是响彻了大江南北。

    1.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发挥政治优势凝聚中国力量的。
    2. (2) 从图3和图4中任选一幅,借助所选的图,运用经济知识,说明上述历史性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3. (3) 结合材料三,综合运用哲学与文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歌以咏志”的理解。
  • 9. (2019·江苏) 皮影、剪纸、微雕……曾几何时,这些传统手工艺不仅是乡村社会中人们的娱乐方式,而且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它们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对此,有人心怀忧虑,呼吁要对其进行扶持和保护。但是也有人认为,社会已经变化,该消亡的会消亡,该新生的会新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拯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皮影等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2. (2)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相关原理,对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进行评析。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