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高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江苏省南京市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更新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547 类型:高考模拟
一、选择题
  • 1. (2017·南京模拟) 北宋学者指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法不立,则人不自知统系来处,……宗子法废后世尚谱牒,犹有遗风。谱牒又废,人家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该观点认为(    )

    ①宗法制度经久未衰、历代沿用

    ②家谱能够凝聚人心、维系宗族

    ③家族观念产生动摇、危害深远

    ④宗法解决继承矛盾、稳定秩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 2. (2017·南京模拟) 吕思勉先生说:“在大同之世,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远不如后来,然而人类最亲切的苦乐,其实不在于物质,而在于人与人间的关系,所以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下列与材料观点相近的是( )

    A .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天理 B . 食必常饱,然后求美 C . 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D . 食之利也,以知饥而食之者智也
  • 3. (2024高三下·开学考) 在文学发展历程中,有类作品形式上是“楚辞”式的,去掉了所有的特殊方言;内容上是“诗经”式的,内涵却在扩大;句式上,每句字数没有限制,不严格地押韵,但确实有韵。下列作品符合该特征的是(    )

    A . 《二京赋》 B . 《将进酒》 C . 《雨霖铃》 D . 《窦娥冤》
  • 4. (2017高三上·西安月考) 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表》。其中父辈有官职者,低等级的又占了半数以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 B . 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 . 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热 D . 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
  • 5. (2017高三上·城中月考) 清朝学者陈作霖《凤麓小志》中记载:“金陵商贾,以缎业为大宗……金陵机业聚于城之西南隅,开机之家,总会计处谓之账房。机户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谓之讐货(验货)。小户无甚资本,往往恃账房为生。各机户复将丝发交染坊染色,然后收回,织成锻匹,再售与绸缎业。四者层层相因,休戚相关。”材料说明(    )

    A . 丝织业社会分工细致 B . 南京成为丝织业的中心 C . 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 D .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 6. (2017·南京模拟) 19世纪末,民族资本家办厂时为筹集资金往往要付出高达8%的利率。1912年,在农商部登记的全国钱庄和典当业资本为1.6亿多元,而全国工业资本仅有5500万元。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民族工业生存日益艰难 B . 政府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C . 金融行业影响工业发展 D . 近代经济逐渐走向复苏
  • 7. (2017高三上·东台月考)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一些传统节庆习俗,如元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20世纪初,出现了元旦(元月1日)、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等;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3月8日)、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等。节庆日变化印证了(    )

    ①近代中国发生社会转型

    ②国家政治体制出现更替

    ③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④民权平等主张得以实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③④
  • 8. (2019高二上·博野月考) 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 .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 .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 .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 9. (2017高三上·东台月考) “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相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办法,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说明(    )

    A . 淸政府主动谋求社会变革 B . 民主共和成为必然的趋势 C . 封建的专制制度行将结束 D . 袁世凯创建民国临时政府
  • 10. (2018高一上·华安月考) 某影视作品中,国民党指挥官杜聿明在指定作战计划时说:“一旦抓住共军一部,即迅速猛攻,将其包围消灭。……我们可以阻击华野(华东解放军)于微山湖以东,配合黄维部先击破刘伯承部。”这一场景发生于(    )

    A . 战略反攻时期 B . 渡江战役时期 C . 平津战役时期 D . 淮海战役时期
  • 11. (2018高二下·南京期末) 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    )

    A . 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抗衡 B . 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 . 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 . 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 12. (2017·南京模拟) 1985年上海大众汽车厂成立。德国《明镜》周刊一位记者感慨:大众汽车厂好像是在一个孤岛上生产……(它)既可能是成功的史篇,也可能是失败的研究报告”。此现点主要基于当时的中国(    )

    A . 国企改革缺乏政策保障 B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 . 城市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D . 工业发展与世界相脱节
  • 13. (2017·南京模拟) 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保证市民法适用。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处理非罗马人的民事案件,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    )

    A . 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B . 罗马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 C . 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 D . 罗马帝国自由民差异的消除
  • 14. (2020高三下·安达月考) 瑞士学者雅各布·布克哈特曾说:“一个奇怪的事实是:这个新文化的某些最热心的提倡者是最虔诚地敬上帝的人乃至是禁欲主义者……所有这些倾向的结果就是:佛罗伦萨的柏拉图学院有意识地以调和古代精神和基督教精神作为它的目标,这是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绿洲。”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    )

    A . 主张信仰得救,倡导王权至上 B . 追求民主法制,反对禁欲苦行 C . 体现新旧交替,彰显人性价值 D . 抨击君主专制,提倡信仰自由
  • 15. (2017高三上·东台月考) 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第一届议会选举中,真正参加投票的选民占全部选民的51%,宰相俾斯麦所在的自由保守党获得议会中37个席位,占议会总席位不到10%。当议会开始运转时,皇帝身边簇拥的亲王和将军们都穿着华丽的制服,与之相比,衣着普通的议员们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听众。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 选民的参政权力受到政府限制 B . 德意志政治体制有其两面性 C . 俾斯麦因竞选失败而解散内阁 D . 联邦议会立法权被皇帝控制
  • 16. (2017·南京模拟) 蒸汽机刚出现时工艺水平很差,制造和维修存在很大问题,到处找不到合格的机械师,就连瓦特也不是每次都能修好机器。因此到1830年,1/3的棉纺织厂还以水为动力,直到机械学科出现,这一状况才有所缓解。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瓦特蒸汽机的效率较低 B . 科技理论发展较为滞后 C . 工人阶级对机器的抵制 D . 科学研究缺乏社会认同
  • 17. 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在信中敦促罗斯福将NRA.(全国工业复兴署)束之高阁,称NRA.为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而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对此,凯恩斯解释说:“只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情况下,人们才会指望政府支出会不断起到主导作用。”凯恩斯旨在(    )

    A . 反对政府行政职能过大 B . 避免国家出现财政赤字 C . 强调国家加强干预经济 D . 防止盲目竞争引发过剩
  • 18. (2017·南京模拟)

    下图是一幅联邦德国的宣传海报。海报上画了一段弱不禁风的细长树干,在夹板的护持下已经茁壮成长,并开满了满树繁花。该海报意在说明(    )

    A . 国际援助效果显著 B . 德国逐渐走向统一 C . 德国经济畸形发展 D . 冷战对抗有所缓和
  • 19. (2020高一下·北京期末) 1965年,欧洲经济共同体把决策机制从全体通过改为多数投票通过。这遭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强烈反对,并连续6个月拒绝出席会议。最终,欧洲经济共同体通过了一项决议,允许共同体成员国行使否决权,阻止通过有疑义的、事关“重大国家利益”的协议。这表明( )

    A . 法国主导欧洲一体化进程 B .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共体运行 C . 欧洲进一步合作面临挑战 D . 欧共体内部各国矛盾难以调和
  • 20. (2017·南京模拟) 某作家的小说可当得起“诡异”二字,一个故事到他笔下,总有一番折腾,他像害怕孤独、恐惧、平庸一样的逃离所谓客观的描写,情结的走向常常出人意料,他是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反映现实中人的异化。下列作品和该作家风格一致的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
  • 21. (2017·南京模拟) 古代儒学家一直关注自然现象与人类社会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星队(坠)木鸣,国人皆恐。曰:是何也?曰:无何也!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衫星之党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闇(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

    ——荀子《天论》

    材料二: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

    ——董仲舒《天人三策》

    材料三:生有生之理,死有死之理,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天者,理也,其命,理之流行者也……违生之理,浅者以病,深者以死。人不自知而自取之,而自昧之……夫国家之治乱存亡,亦如此而已矣。

    ——王夫之《读通签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自然观。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主张。

    2. (2) 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并辩证认识董仲舒与荀子思想的关系。

    3. (3) 据材料三,指出王夫之认为国家治乱存亡的关键因素并归纳其思想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时期儒学家探讨的共同主题和出发点。

  • 22. (2017·南京模拟) 新中国外交秉承“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的理念,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外交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为了促进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贸易和文化交流并便利两国人民互相朝圣和往来起见,双方同意基于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缔结本协定。

    ——1954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材料二:(周恩来总理在访问亚非十三国时提出)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经济技术援助的时候,严格遵守以下原则(节选):第二,中国政府在对外提供援助的时候,严格尊重又受援国的主权,绝不附带任何条件,绝不要求任何特权。第四,中国政府对外提供援助的目的,不是造成受援国对中国的依赖,而是帮助受援国走上自力更生、经济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摘编自1964年《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

    材料三:从“上海精神”到“丝绸之路精神”,中国的主张一脉相承:“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们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奉行的内外政策,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中国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我们愿同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加强沟通和协调,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2013年《记习近平主席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的新发展。

    2. (2)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举措为例,论证“新中国走一条义利兼顾的外交道路”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字左右)

  • 23. (2017·南京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700年,英国、法国、荷兰和奥地利等国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启示这是一场诸列强借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进行的领土和殖民地的大掠夺。结果,1713年英国与西班牙签订了《乌得勒支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从西班牙取得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并获得在西属殖民地贩卖非洲奴隶的特权,为期30年。之后,英国的黑奴贸易进入高潮时期,独霸一个世纪之久,成为黑奴贸易的罪魁。

    ——摘编自陈紫华《英国的黑奴贸易》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英国人认识到,把非洲人留在非洲进行奴役,既无风险,又可得到远远超过从奴隶贸易中获得的利润。因此,资本家渐渐地对奴隶贸易失去了兴趣。19世纪初,英国殖民者欧文考察东非后,竭力主张废除奴隶贸易,就地利用当地资源,他说:“这些新的资源将为我国的企业和工业开发。”

    ——葛会伟《试论英国黑人奴隶贸易的状况和废除》

    材料三:一小群改革者大力从事废奴运动。1787年,他们在英国成立了废除奴隶贸易协会。……1807年通过的一项法令标志着废奴主义者的首次成功,它规定英国船只不得参与奴隶贸易,并禁止向英国殖民地运送奴隶。……英国政府进而说服欧洲其它国家以它为榜样允许英国军舰捕捉挂别国国旗的贩奴船。有一个时期,英国动用了海军四分之一的力量,即56艘船只、9000名水兵,在非洲、古巴和巴西沿海巡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乌得勒支条约》的签订为英国发展带来了哪些利益?指出西欧各国冲突的实质。

    2. (2) 材料二中英国对待黑奴贸易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3) 据材料三,概述英国废除黑奴贸易的历程,这一历程体现哪些特点?

    4. (4) 综合上述材料,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评价英国黑奴贸易政策的变化

  • 24. (2017·南京模拟) 商鞅法律观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保证变法得以全面贯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贤者而后知之,不可以为法,民不尽知。……故圣人之为国也,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为之治,废俗而为之法。

    ——《商君书》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

    材料三:商鞅进步的法律观还表现在充分发挥的广泛社会功能,不断扩充法律内容,扩大法律调整的范围,将秦国社会生活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使社会成为有组织有序、结构严整的有机整体。

    ——刘树林《商鞅变法的历史启示》

    请回答:

    1. (1) 据材料一,概括商鞅的法律观。

    2. (2) 材料二中商鞅是如何推动法制实施的?概括其效果。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社会转型的角度认识商鞅法律观的价值。

  • 25. (2017·南京模拟) 华盛顿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独立宣言》发表后,华盛顿立即派遣大陆会议代表秘密前往法国寻求财政和军事援助,取得了大量的贷款和价值达600万英镑以上的武器,并运回美国,对大陆军在萨拉托加的胜利和转变战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778年美国同法国在巴黎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和反英军事同盟条约。此后不久,法国即派出陆海军开赴北美与美国并肩作战。

    ——方庆连《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我国独处一方,远离它国,为什么要摒弃这种特殊环境带来的优越条件呢?为什么要放弃我们自己的立场而站在外国的立场上去呢?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同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交织一起,以致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或反复无常的罗马之中呢?

    ——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三:华盛顿作为开国领导人并没有自己什么独特的外交观念……他并不是根据机敏的计算,而是由于机智的领导以及在欧洲出现的新问题的时候从综合他的主要顾问们的不同的看法中做出的正确的判断。

    ——比尔斯《美国外交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的外交活动及作用。这体现了他的外交策略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华盛顿的外交主张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其目的和地位。

    3. (3) 上述材料体现了华盛顿哪些治理国家的智慧?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