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中考专区
试卷结构: 课后作业 日常测验 标准考试
| 显示答案解析 | 全部加入试题篮 | 平行组卷 试卷细目表 发布测评 在线自测 试卷分析 收藏试卷 试卷分享
下载试卷 下载答题卡

201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牙克石市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

更新时间:2017-08-31 浏览次数:12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b >选择题</b>
  • 1. (2016七上·海南期中)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 . 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 . 焚书坑儒 C . 修筑长城 D . 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 2.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鼎立的格局的是(    )

    A . B . C . D .
  • 3.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之一,下列事件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是 (    )

    ①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②元朝设置宣政院   ③清朝设置台湾府    ④清朝设立驻藏大臣

    A . B . ①②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 4. (2015八上·阿拉善左旗期末)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 .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 C . 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 .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5. 扭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

    A .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三大战役的胜利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新中国的成立
  • 6.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C . 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 .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7.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 . 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 . 求同存异,社会注意市场经济理论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8. 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A . 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 . 台湾当局建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 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 . “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 9. 1971年,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有位美国驻联合国代表感慨地说:“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    )

    A . 中国代表出席万隆会议 B . 中国在联合国法席位恢复 C . 中日关系正常化 D . 中美建交
  • 10. (2016九上·市北区期末) 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但他的航行及其发现所带来的重大后果是他始料未及的:欧洲对美洲的征服从此拉开了序幕。“他”是(    )

    A . 迪亚士 B . 达•伽马 C . 哥伦布 D . 麦哲伦
  • 11.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制约了王权,它标志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政体是(    )

    A . 君主专制 B . 民主共和制 C . 联邦制 D . 君主立宪制
  • 12. 历史的经验表明,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明治维新与俄国农奴制改革都是世界历史上极其重要的资产阶级改革,它们最重要的意义都在于(    )

    A . 彻底铲除了农奴制 B . 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 C . 摆脱了欧美国家的殖民统治 D .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13. (2016九上·苏州期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解决交通运输工具的动力问题而作出重大贡献的技术发明是(  )

    A . 内燃机 B . 珍妮机 C . 蒸汽机 D . 发电机
  • 14.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林肯政府(    )

    A . 推行冷战政策对抗苏联 B . 领导美国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 C . 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 D . 彻底消除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二、<b >材料分析题</b>
  • 1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握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毛泽东

    材料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

    重大战役

    影响


    解放东北全境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材料三: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


    国 民 党

    共 产 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什么事件?

    2. (2) 请写出材料二表格中对应的三大战役名称及历史意义?

    3. (3) 结合材料三,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初期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4.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分析,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六国(法、西德、意、荷、比、卢)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二:《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均增长率统计图》

    材料三: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 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洲走向联合在20世纪90年代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3. (3) 结合材料三,说出二战后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在政治上产生的影响。

  • 17.

    近代以来,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结束及各种力量的消长,世界格局出现了三次大变动。结合所学知识,请完成“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归纳与思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

试卷信息